新華社華盛頓9月11日電 國際觀察:美國假“反恐”之名發動戰争禍亂世界
新華社記者孫丁
回顧2001年“9·11”事件以來的21年,美國借“反恐”之名在全球發動戰争,令世界承受高昂代價。多國人士認為,美國的所謂“反恐戰争”不但沒有根除恐怖主義,反而釀成一系列苦果——嚴重的無辜平民傷亡、巨大的人道主義災難、無盡的社會動蕩和環境破壞,可謂贻害無窮。
這是2003年12月16日,駐阿富汗的美軍在阿富汗中部的瓦爾達克省巡邏。新華社記者王雷攝
戰争代價高昂
21年來,美國以所謂“反恐”之名發動的戰争和軍事行動從阿富汗蔓延至伊拉克、巴基斯坦、叙利亞、也門等。去年8月,美軍以從阿富汗倉促撤離為其史上“最漫長戰争”畫上句号。不過,美國總統拜登今年8月表示,美國将繼續在阿富汗等地展開“反恐行動”。
美國“反恐戰争”讓世界付出高昂代價。美國布朗大學沃森國際與公共事務研究所“戰争代價”項目數據顯示,“9·11”之後美國發動的戰争至少直接造成近93萬人喪生,更有數倍的人死于戰争造成的營養不良、基礎設施損壞、環境惡化等;在阿富汗、巴基斯坦、伊拉克、叙利亞等國家,3800萬人流離失所。而美國波士頓大學政治學教授内塔·克勞福德說,死亡數字可能大大被低估。
美國民衆也在承受戰争代價。“9·11”事件後,美國軍費進入增長軌道,聯邦政府陷入财政赤字,醫療、教育、交通等民生領域預算和經費持續受到擠壓,這加劇了美國經濟不公,同時進一步催化美國政治極化和社會撕裂。
這是2021年9月18日拍攝的在8月29日被美軍無人機襲擊的阿富汗喀布爾居民區。新華社發,塞夫拉赫曼·薩菲攝
戰争破壞安全、制造混亂
雖然美國政府宣布一些“基地”組織頭目被抓獲或擊斃,但所謂“反恐戰争”不僅沒有給相關國家帶來安全,反而導緻混亂和恐懼。
有分析說,美國為實現自身地緣政治目标而進行選擇性反恐,這導緻阿富汗境内恐怖組織數量從20多年前的個位數增加到如今的20多個,令阿富汗民衆深受其害,也危害周邊國家安全。阿富汗喀布爾大學學者納吉布拉·賈米認為,美國總是根據自己的利益需要來定義恐怖組織,對阿富汗發動的反恐戰争隻是其霸權擴張的借口。
在2003年發動的伊拉克戰争中,美國用“反恐戰争”作為煙幕,為其入侵辯護。美國以武力手段颠覆了薩達姆政權,造成該國政治、經濟和社會動蕩,為恐怖主義勢力擴張提供了空間和條件。包括“伊斯蘭國”等極端組織趁勢坐大,成為危及該地區安全的巨大挑戰。
伊拉克大學法學院教授納吉布·朱布裡指出,美國打着“反恐”“民主”幌子,實際上卻制造了恐怖和混亂,其目的是為維護全球霸權。
美國獨立組織公誼會國家立法委員會在日前發布的報告中指出,“軍事化反恐助長了更多暴力沖突”。該組織軍事和人權立法主任希瑟·布蘭登-史密斯說:“繼續以戰争為基礎、軍事優先的反恐方法永遠不會産生效果。”
這是2021年8月3日在美國弗吉尼亞州阿靈頓拍攝的五角大樓。新華社記者劉傑攝
利益集團“豐收”
“美式反恐”頻釀苦果,然而,一小部分利益集團卻成為“反恐戰争”的所謂赢家。
美國智庫國際政策研究中心軍火和安全項目主任威廉·哈通去年發布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2001年“反恐戰争”開始以來,美國軍費累計超過14萬億美元,三分之一至半數進了國防承包商的口袋。
近年來,美國軍費去向更趨集中——防務合同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被洛克希德-馬丁、波音、通用動力、雷神和諾思羅普-格魯曼五大軍工企業瓜分。
不過,在巨大軍工利益驅使下,美國軍費或将繼續膨脹。美國政治學者查默斯·約翰遜說,當戰争變得有利可圖時,戰争隻會越來越多。(參與記者:鄒學冕、董亞雷、凡帥帥)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