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二十四橋LL
朋友是做工程的,這段時間工作不怎麼忙,所以經常找我聊天。聊着的話題多了,自然會聽到一兩個有趣的故事。
去年,朋友在一個項目擔任駐場預算員的工作,日常工作中難免要跟甲方打交道。有一次,他跟公司領導一起去見甲方老大。領導見到甲方老大時,微微彎下腰雙手遞上一支煙,掏出打火機點燃。
要知道領導平時對手底下的員工很不客氣,常常要維持自己的尊嚴,有時候就算他下命令錯了,等回過神來也會把鍋甩給員工,并把他們臭罵一頓。
朋友說這個故事的時候,我腦海裡情不自禁想起了契诃夫的短篇小說《變色龍》。他的領導和小說的主人公很像,都是那種對上谄媚,對下欺壓的那類人。
當時我就在想,任文明再如何先進,隻要有社會存在,這種根植于人類劣根性而成長起來的性格就不會消失。他們畏懼着權利,也渴望着權利,自然難免成了權利的附庸。
契诃夫是俄國現實主義文學的傑出代表,他筆下的作品注重描寫人民的日常生活,通過塑造具有典型性格的小人物,嘲笑醜惡的現象或同情貧困的人民。他的作品《變色龍》自然有着這樣的特色,有力地諷刺了當時俄國在沙皇專制統治下的醜惡現象。
在契诃夫的筆下,主人公奧丘梅洛夫警官是一個虛僞逢迎、見風使舵的人。通過對他面對同一件事五次轉換态度的描寫,将其醜惡嘴臉刻畫得入木三分。
事件的起因很簡單,金首飾匠赫留金用手卷紙煙燙狗鼻子,結果狗不好惹咬破了他的手指。于是,他想讓奧丘梅洛夫警官主持公道,懲罰狗且要狗主人賠償。
奧丘梅洛夫在平民面前,表現出正義的一面,當即表示要殺掉狗,而且要讓狗主人好看。通讀小說不難發現,他并非是真心要主持公道,而是享受權利給他帶來的威風和“高人一等”的感覺。
當有人說狗是日加洛夫将軍家的狗時,奧丘梅洛夫第一次轉換态度。他将新大衣脫了下來,這代表他面對權勢時褪去了光鮮的一面,努力展現名為卑微的“保護色”,這是變色龍的生存法則。這個時候,局勢就變得人不如狗了,他轉而指責赫留金。
旁觀的人說将軍家沒有這樣的狗,而且還很笃定。奧丘梅洛夫第二次轉換态度,要為赫留金主持公道。又有人說狗可能是将軍家的狗時,他第三次轉變态度,準備讓人把狗送到将軍家。說狗是嬌弱的動物,同時斥責赫留金。
劇情到這,讀者已經對奧丘梅洛夫的見風使舵有了印象,但諷刺感還不那麼強烈,因為這狗的歸屬還沒确定下來。于是作者安排了将軍家的廚師出場,否定了這狗是将軍家養的。
奧丘梅洛夫一聽,第四次轉換态度。很是威風地說:“我既然說它是野狗,那它就是野狗……殺了它就是了。”通過這幾次态度的轉變,他沒有主見卻裝很有主見的形象躍然于紙上。
最後,廚師說這狗雖然不是将軍家的,卻是将軍哥哥的。結果很顯然,奧丘梅洛夫又一次變換了态度。他開始誇狗把人的手指給咬了,是伶俐的表現。且在離開的時候,對赫留金威脅道:“我以後再收拾你!”
奧丘梅洛夫是一名警官,這個身份具有彈性,這也是作者的高明之處。他處于權利的底層,卻高于平民。恰恰是這樣的人,才能體會到權利帶來的好處,以及明白權利的可怕。所以他會自自然然的表現出“打狗看主人”的狡猾,能毫無違和感地轉換态度。對将軍谄媚,對平民欺壓。
世界上不存在全是好人或是壞人的純粹的團體,一家公司乃至一個國家層面也是如此。這些大大小小的群體中的人,他們不可能都是道德高尚的人。因此,在這些人中出現像奧丘梅洛夫這樣的人并不令人感到意外,或者說是很正常的事。
需要注意的一點是,越是文明的社會,這類人的生存空間就越小。為什麼?
用較高的道德水準去約束人們是很難的一件事,人人如聖人般賢明的社會幾乎不可能存在。那麼,完善所有的規則去規範人們的形式準側會是一個不錯的辦法。
明确責任與獎懲,通過一整套規則去約束人們,奧丘梅洛夫這類人就會逐漸失去生存的土壤,使得這類群體難以發展壯大。而一個文明越發達的社會,它的各種規則就愈發完善。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