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去秋來,四季更替,初夏在我們心中大多代表着舒适和生機,萬物經過春的孕育後都開始了勃勃生長的景象,一切都在向着繁茂與茁壯的方向發展。
對于古人來說亦是如此,很多初夏的詩詞都在通過描寫身邊環境發生的細緻變化,蘊藏着詩人對這個季節萬物和生命的贊美。
比如家喻戶曉的“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又如表達夏夜清淨的“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再如描寫荷香與水果同在的“風蒲獵獵小池塘。過雨荷花滿院香。沈李浮瓜冰雪涼。”。
但同時,也不乏詩人借助這原本該郁郁蔥蔥的季節,對比地表達着心中的哀愁與失落。
1
深居俯夾城,春去夏猶清。
天意憐幽草,人間重晚晴。
并添高閣迥,微注小窗明。
越鳥巢幹後,歸飛體更輕。
——唐·李商隐《晚晴》
李商隐的這首《晚晴》是通過細膩描寫景物而側面表達自己内心感受的典型代表,雖然身處幽僻的城市,但是這春夏交接的季節裡,李商隐登高看到了漫天的晚霞,那份美麗讓他情有所感。在他的眼中,不起眼的一棵小草,也在沐浴着初夏晚晴中的惬意與美好,仿佛承載着晚晴的點點光輝,努力地向上生長。那透入家家戶戶窗戶的夕陽,那輕松自由飛翔着的歸鳥,此刻都是李商隐在這初夏晚晴中看到的種種美好。
彼時的李商隐,并不是什麼意氣風發、百般順遂之時,他因陷入黨争而受到排擠,被迫離開長安,在這偏遠的小城中謀一份差事。也許這樣的人生時刻,正是大多數人要抒發懷才不遇、郁悶難解之時,而李商隐卻着眼于這些生活中的一草一木,他看着、念着這麼多美麗的景色,雖然沒有特意表達自己的心境豁達,更沒有直接聯想自己是否是那一棵感恩夏季的小草,或是自在翺翔的飛鳥,但是我們依舊看得到那個本該失意卻在城樓高處贊美初夏的李義山。
是啊,對于作者來說,離開權力争鬥的漩渦也許并不是壞事,至少讓他不再需要時刻面臨鬥争失敗的打壓,也許正是這一份在不得志時依舊能想到的幸運,造就了這首《晚晴》中有心情吹着夏風、看着夕陽的李商隐。
北宋的蘇舜欽也有類似之作,他在經曆削職後,隐居至蘇州的滄浪亭,不再入仕為官的他曾這樣形容慵懶清閑的初夏:
别院深深夏簟清,石榴開遍透簾明。
樹陰滿地日當午,夢覺流莺時一聲。
——宋·蘇舜欽《夏意》
同李商隐的《晚晴》類似,這首《夏意》亦是重點描寫夏季午後的身邊環境,曲徑通幽的小院,熱烈開放的石榴花,以及濃密的樹木和樹木上叫醒午睡的黃鹂啼叫。雖然全詩并未直接表達作者的想法與對生活的态度,但是通過躍然腦海的午後小憩的舒适生活景象,又何嘗不是在說明作者隐居時認真生活、不負每一處景色的坦然心态呢。
2
錦裡煙塵外,江村八九家。
圓荷浮小葉,細麥落輕花。
蔔宅從茲老,為農去國賒。
遠慚勾漏令,不得問丹砂。
——唐·杜甫《為農》
杜甫對夏日的描寫便是多了一些個人的複雜情感。這首《為農》是杜甫在長期流浪後暫居成都後所作,此時國内多地正值戰亂,尚有一絲安甯的成都小山村内,正迎接着夏日的景象,眼前的荷葉與細麥,正昭示着一個成熟繁茂季節的到來。然而,作者雖眼看此景,卻心系着村外的紛飛炮火。
杜甫仕途不順,屢屢碰壁,又經多年的颠沛流離,此時認為自己應該“從茲老”,便是找一處務農終老。然而,作者雖然在詩中如此表達,卻讓讀者感受到他并非真正想有終老之意,即使為農,他也想着“去國賒”,他分明心心念念的還是這個已經風雨飄搖的國家,他在那麼多次失望之後憤世嫉俗地說不理國事,然而下一句卻又明顯展示出自己依舊是那個憂國憂民的杜甫。
全詩中,夏日的美好景色與作者負面的情緒形成了對比,作者的憤世之言與内心真實想法再次對比,讓讀者感受着作者情緒的沖擊:那個“國破山河在”的年代,杜甫究竟是經曆過多少次努力與失望,再有多少次打壓與掙紮,才漸漸對自己和國家的命運終感無力。
3
若耶溪傍采蓮女,笑隔荷花共人語。
日照新妝水底明,風飄香袂空中舉。
岸上誰家遊冶郎,三三五五映垂楊。
紫骝嘶入落花去,見此踟蹰空斷腸。
——唐·李白《采蓮曲》
若說杜甫的《為農》是通過“口是心非”的語言側面體現着自己的情感,李白的這首《采蓮曲》便是直抒内心的抑郁和躊躇。與大多數人描述夏日的環境和景色不同,李白描述的是少女們在采蓮活動中的歡樂景象。新妝的少女們,采蓮中的歡聲笑語,風中帶着荷香,水流清澈見底,一副充滿着生活氣息的夏日就在作者的筆下栩栩如生,更有那些透過樹縫隐隐看到三五成群的公子們,側面表現着年輕人的美好、嬌羞的狀态,在這個夏天與季節一同給詩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然而,話鋒一轉,詩中最後一句,詩人騎着馬飛快踏過落花,也飛快地告别了眼前的美好。李白頓覺失落,眼前這一副夏天的美景,仿佛如人生的那麼多燦爛一樣,短暫即逝。他也許還未沉浸其中,這些都已從眼前消失不見。作者用如此美好易逝的情形,在詩最後表達了對人生時間飛逝而過,自己卻無能為力,甚至未能在有限的時間内實現抱負的郁悶心态。在我們的印象中,李白一直是一個狂放不羁、灑脫飄逸的形象,然而殊不知這樣的詩人,也有感慨年華已逝、壯志未成的躊躇心态。
4
節物相催各自新,癡心兒女挽留春。
芳菲歇去何須恨,夏木陰陰正可人。
——宋·秦觀《三月晦日偶題》
秦觀的這首《三月晦日偶題》體現了夏日裡的樂觀、豁達心态。詩中先說明四季更替的事實,同時點明那麼多詩人傷春悲秋,對春天的逝去總是帶着悲劇色彩,好似在春的尾巴時,每個人都在表達“無計留春住”的無力和悲涼。而秦觀不同,他表明了對季節變換的順其自然之意,既然是自然規律,又何苦陷入其中傷感不能自拔,不如尊重自然界的規律,讓自己以平靜、淡然的心态告别每一個季節,迎接下一個更替。
“芳菲歇去何須恨,夏木陰陰正可人”正是本詩的點睛之筆,在如此的心态下,作者并不是被動接受着客觀的四季交替規律,更是表明其實夏季擁有與春天同樣的美好景色,樹木蔥蔥,繁茂生長,其實也是如春日百花同樣的美好景色。全詩短短四句,将詩人的樂觀、豁達表現得淋漓盡緻。同時,透過描寫春夏更替時的心态,何嘗不是在彰顯着詩人的人生觀:人生的不同階段有不同的美麗,有時不必為失去眼前的幸運,抑或是遭遇逆境感受悲傷,焉知後面的生活不會有意料之外的美麗與驚喜,所謂我們常說的“禍福相依”,也便是如此了。畢竟沒有誰的生活可以永遠身處順境,保持坦然面對得失的心境,才是在每個階段努力生活的關鍵。
其實,春時的櫻花,夏日的繁木,秋天的圓月,冬季的初雪,這些都是古人筆下的光芒來源,他們觀察着,感歎着,一如身邊的風也許會停住,但是文人内心的風,總有再起。也許一代代才子總有老去,但是四季永遠不會停止。關于夏日詩作中的情感,有人欣喜,有人惆怅,有人坦然,也有人失意,也正是如此,千百年後我們才能讀着這些,感受着詩人們乃至整個時代的喜怒哀樂。
-作者-
珮安歌,一個熱愛文字和火鍋的歡脫少女。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