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聞法師勸衆,修諸功德之後應當回向。然而何謂“回向”?為何“回向”?又該如何“回向”呢?
今天讓我們一起來了解關于回向的相關内容,讓修行的功德更圓滿。
什麼是回向
佛教常鼓勵我們“自利利他”,而“回向”便是讓自己和他人都能獲益的極好方法。
那為什麼把自己修行的功德分享給大衆,叫做“回”向,而不是“去”向呢?依佛門之言,衆生煩惱的根源在于心中的“我執”與“法執”,因為有這兩種錯誤的執着觀念,所以把自己與他人對立起來,在與人攀比的過程中追求虛假的快樂。
而“回向”就是幫助我們降低執着、建立自他一體的正知正見。
《六祖壇經》裡面講到“自性能生萬法”,一個人執着越重他就越難見到自性,而當我們把功德回向給一切衆生,并且不将此“功德回向”一事放在心上的時候,實際上功德并沒有遠離我們,但我們的心量打開了、執着降低了,自他均能受益。
若将修行比作黑夜中點燈,功德回向就是以此燈點燃彼燈,此燈光明不失分毫,且因衆燈互照,光明更勝從前。願将一切善業功德與大衆,而最終回歸自性,此是“回”義。
向,是指向,明确對象和目标。我們願将功德分享給哪些衆生?希望自己和衆生達成何等目标?
若是佛弟子,應當回向一切衆生速成佛道,或者跟自己所修學法門結合起來,做更具體的回向,如回向報盡生西等。
如果對“回向一切衆生”感到不真切,發不起廣大的菩提心來,那麼也不能省略,可以在廣大回向之後加一個分别回向。
有時候也會因當前的特殊因緣而臨時加一個回向的目标,比如有眷屬生病,可回向他身體早日康複;有人逝世,則回向他往生西方等。
如果能夠至誠地對那些與自己關系不好、乃至于惱害自己的衆生也進行回向,那就更加殊勝難得,這樣的回向能夠解冤釋怨,一定程度上消除障礙。
總之,隻要自己做了善業功德,一定不要忘記将此功德回向給大衆。
回向,看似沒有做什麼實際的事情,但其實也是非常重要的修行。
菩薩是在救度一切衆生的過程中獲得成就佛道的資糧,而我們凡夫因為能力有限,隻能力所能及地幫助一部分衆生,很難對更廣範圍的衆生提供即時的幫助,但是發起“願意幫助一切衆生”“願意分享一切美好”的意願是菩薩修行的起步,每一次修行的至誠回向,就是一個發菩提心、鞏固菩提心的重要過程。
隻有我們發心明确、目标堅定,在修行的道路上才會更有動力,也不會半路偏航。
如何功德回向
通常在修行後,我們會加念回向偈或回向文将功德回向給自己、親友或衆生。
祖師大德多勸我們發廣大心,回向給衆生,但如果過去世的“悭貪”習氣依舊牢固,不願回向大衆,可先念回向文,再補充回向偈,逐漸從小向大,培養自己的心量。
示例如下:
完成誦經、念佛、布施、放生等善業功德後,念回向偈:
願以此功德,供養十方佛,遍及一切衆,惟願大衆離苦得樂,早證菩提。
再以此功德回向_____(人名),祈願諸佛垂慈、龍天護佑,令其_____(祈願内容)。
祈願的内容不必太顧慮行文規範,意思表達清楚即可。但須注意,祈願内容不得違害他人,佛菩薩不會去成就惡願。
常用的回向偈還有其他不同版本,大家可自行選擇合适的來念。
常用回向偈
回向偈(一)
法會功德殊勝行,
無邊勝福皆回向。
普願沉溺諸衆生,
速往無量光佛刹。
十方三世一切佛,
一切菩薩摩诃薩。
摩诃般若波羅蜜。
這首出自《華嚴經》的回向偈是最為常用的回向偈之一,大家可根據所做的具體功德代入其中,例如:抄經/誦經/放生功德殊勝行等。
回向偈(二)
願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
我等與衆生,皆共成佛道。
這首回向偈出自《法華經·化城喻品》,也是較為泛用的回向偈,參加法會、誦經、禮佛、念佛、持咒後都可加念。
回向偈(三)
願以此功德,平等施一切。
同發菩提心,往生安樂國。
這首回向偈是唐朝善導大師所作,也是可以通用的回向偈之一。
回向偈(四)
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
這首是淨土法門常用的回向偈,誦持《地藏經》《藥師經》《普門品》等經文或參加超薦、祈福等佛事後都可以加念這首。
回向偈(五)
願生西方淨土中,
九品蓮花為父母。
花開見佛悟無生,
不退菩薩為伴侶。
這首也是淨土法門常用的回向偈,可以普遍适用。
回向偈(六)
願消三障諸煩惱,
願得智慧真明了。
普願罪障悉消除,
世世常行菩薩道。
在誦持各部經典後,可以加念這首回向偈。
回向偈(七)
文殊師利勇猛智,
普賢慧行亦複然。
我今回向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學。
三世諸佛所稱歎,
如是最勝諸大願。
我今回向諸善根,
為得普賢殊勝行。
願諸世界常安穩,
無邊福智益群生。
所有罪障并消除,
遠離衆苦歸圓寂。
這首回向偈出自《華嚴經·普賢行願品》,在持誦《文殊心咒》《普賢行願品》及其他經典後都可加念。
内容來源丨廣州光孝寺
圖片來源丨十願百科
攝影丨丹珍旺姆、妙傳、重影、李保華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