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曾子曰士不可弘毅任重而道遠

曾子曰士不可弘毅任重而道遠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0-04 03:15:41

荊轲刺秦,想以一己之力力挽狂瀾拯救燕國,奈何秦王也不是等閑之人,荊轲在最後一步失敗讓人歎息,但荊轲的勇氣讓人佩服,特别那種是視死如歸不屈的精神,可謂是傳統文化中的“義士精神”,但荊轲并不是曆史上第一個義士,曆史上的“士”從何而來?

義士精神給我們留下了震撼和感動,但身有“義士精神”之人,難道就是士?

曾子曰士不可弘毅任重而道遠(重義氣兄弟讓位)1

最早的“士”

司馬遷的《史記.伯夷列傳》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

商朝的孤竹國君有兩個兒子,分别是兄長伯夷和弟弟叔齊。自古以來曆史都是立長子,但是國君卻喜歡小兒子,于是就立叔齊當了繼承人。

孤竹國君死後叔齊不肯坐國君之位,希望自己的哥哥讓位。但是他的哥哥伯夷說這是父命,于是選擇逃走。叔齊覺得自己做君主有失大義,于是也跟着哥哥逃走了。

這兩兄弟逃出孤竹國以後,聽說西伯姬昌是一位賢君,于是決定到西岐生活。但是他們到了西岐的周部落,周文王姬昌已經去世。

曾子曰士不可弘毅任重而道遠(重義氣兄弟讓位)2

此時周武王繼承了父親的王位,準備發兵讨伐商纣王,他們得知這個消息後,趕快上前進谏,對周武王說:“您的父親才去世不久,就立刻起兵打仗,這是孝道嗎?您是商朝的臣子,卻起兵攻打纣王,這是仁義之道嗎?”

周武王身邊的士兵聽到以後非常生氣,沖上去要殺了兄弟二人,姜太公阻止了周圍的士兵,然後說:“他們都是義士!”兩人聽了揚長而去。後來周武王推翻了商朝建立了周朝,他們覺得吃周朝的糧食是一種恥辱,于是就在洛陽的首陽山尋找野菜吃,不久後雙雙餓死。

這是在《史記》中記載有關“士”的最早記錄,如果我們将故事進行剖析,會發現義和士之間的關系。

曾子曰士不可弘毅任重而道遠(重義氣兄弟讓位)3

“士”文化

他們感歎以暴制暴的悲哀,喜歡清新淡雅的祥和,這也造成儒家非常推崇伯夷和叔齊,孔子在《論語》中多次提到這兄弟二人,說他們“不降其志,不辱其身”。

伯夷叔齊互相讓國是仁的行為,其實這裡隐隐體現了孔子的一種政治理想,孔子深知世襲君主的缺陷,兒子的能力可能遠遠低于父親,那麼像堯、舜一樣的禅讓制,不失為一種完美的權力轉移模式。隻是孔子把大量的注意力,放在自我道德的修行上,對政治制度的設計顯得很淡漠。

從奴隸制到封建制度,隻有一種禅讓制的參考模式,沒有給孔子提供其他擴大想象力的素材。因此“讓國”除了在個人行為上是仁的表現外,在政治上的仁更是孔子所贊譽的。

曾子曰士不可弘毅任重而道遠(重義氣兄弟讓位)4

不食周粟以至于餓死首陽山是義的表現,這是一種不屈的人格,無論面對什麼樣的環境,不降低自己的志向,不低眉折腰地以求生存,這是義土的行為,同時也是孔子贊歎的。

這種人生價值觀成為後來知識分子的内在要求,陶淵明的“不為五鬥米折腰”,更是打造了一個獨特的精神家園。孔子曾給士下了定義:“士志于道”,也就是有理想有大義者才被稱為“士”。

春秋戰國是義士縱橫天下的黃金時代,很多義士都在各君國中做門客,齊國的孟嘗君、魏國的信陵君、趙國的平原君、楚國的春申君是門下士者最多的四位人物。他們動辄收養數千人,而且這些人都不是為了滿足口足之欲當門客,更多的是人為了實現自己的理想。

曾子曰士不可弘毅任重而道遠(重義氣兄弟讓位)5

縱觀曆史當中,在這個時期湧現出衆多能人志士,知識和能力有了一定的地位,士者幫助國君解決問題,而士者獲得尊重和地位,這是最早的“知識”置換,在此情形下,很多國君為了能夠得到士者的幫助,甚至免去了君臣之禮。

如秦王對範唯,“敬執賓主之禮”;梁王對鄒更是在城門外迎接,“适梁,惠王郊迎,執賓主之禮”;魏公子信陵君屈身拜請侯赢、毛公、薛公也是人所熟知的禮賢下土的典型。

在謀略和知識面前,君臣的關系降到次要地位,士者的地位不斷提高,在此之下出現了“士”者變得高傲起來,這是這段曆史士者必然經曆的過程。

曾子曰士不可弘毅任重而道遠(重義氣兄弟讓位)6

不屈,仁義,高傲,這是“士”在曆史初期最為直觀的表現,當曆史不斷發展,在秦始皇一統天下後,士者的地位又發生了變化。

魏晉後期“士”文化向扭曲轉化

郡縣制和中央集權的建立,徹底改變了士的作用,君主不再注重于外部的鬥争,而是拼命加強一家一姓的政權鞏固,士不再具有施展才能的空間。

從帝王角度的立場上考慮,有才能的士為我所用尚可,一旦不能為我所用就變成了對政權的威脅,這種隻能為帝王服務的狹隘空間,極大的限制了士的發展。因此從秦漢開始,士的内涵發生了變化,這個時期主要活動的是名士和方士,名士注重内心道德的修養,方士則把希望寄托在成仙上。

曾子曰士不可弘毅任重而道遠(重義氣兄弟讓位)7

到了魏晉時期由于九品中正制的影響,士的稱謂被一些家族所把持,成為進身之階,漸漸形成士族勢力,士的含義已經完全扭曲。

“士”的出現推動了曆史的進步,正是因為在諸多“士”的影響下,秦國才能夠一統六國,從單個人為“士”到後來的“士族”,也是曆史改變了士的表象,但士的内在還是寄希望于實現自我價值,“士”在曆史上所發揮的作用不可忽視。

謝謝觀賞,關注我,了解更多曆史。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