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視圖片
文|閑撰奇俠
編輯|閑撰奇俠
中國古人都講究入土為安,但是大名鼎鼎的關羽的墓室在挖開之後,發現竟然不是落在黃土之上,而是懸挂在空中,這是為什麼呢?
湖北關羽墓竟有懸空棺“還我頭來,還我頭來。”
這是湖北當陽的關陵中傳出的聲音,當然這僅僅是一個曆史傳說。關陵原稱“大王冢”,是武神關羽的墓穴。
傳說關羽墓穴中擁有大量的金銀财寶,關羽生前常用的兵器青龍偃月刀也随關羽埋葬在這裡。
還有赤兔馬的遺骨,甚至有人說,不知所蹤的貂蟬遺體也被埋入了關羽的陵墓裡。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可怕的傳說:當年關羽下葬之後,附近的老百姓半夜時常聽到有冤魂索命的聲音:
“還我頭來,還我頭來。”
後來,經過得道高僧的化解,才漸漸沒有了這種可怕的呼喊。
網絡圖片
然而,雖然夜晚的瘆人呼喊聲不見了,關陵附近的樹林卻又發生了異常:
所有樹木都保持着相等的高度,每一顆樹木的樹梢樹杈都被雷齊齊劈掉了。
這一年兩年的倒也沒什麼,可曆朝曆代居住此地的老百姓都目睹過這一奇異現象。
大家認為這是沒有頭顱的關羽遺體在顯靈,讓周圍的樹木也跟他一樣都變成無頭之木。
1966年,一村民幹農活,偶然發現關羽墓穴旁有盜墓人挖的洞,沿着洞走進裡面後,村民被吓了一跳:
墓穴深處是一口棺木,這棺木不是放在地上或者埋在土中,而是用4根鐵鍊懸高高懸挂在空中。
看到這一幕的村民感到非常害怕,連滾帶爬地離開了墓穴。
按理說,關羽身為武聖,墓穴又有如此多可怕的傳說,不該有盜墓賊敢盜墓才對。
網絡圖片
在此之前,關羽墓也從來沒有被人盜挖過的記錄。可見“窮壯慫人膽”,盜墓賊冒着“關公顯靈”的危險,也要挖寶。
考古專家聽聞關羽墓被盜之後,火速趕往現場,想要進一步勘測和保護關羽墓,減少損失。
考古人員進入到關羽墓穴之時,發現關羽墓室的面積十分狹小,與想象中的關羽墓穴有很大的差距:
網絡圖片
墓穴中并沒有發現傳說中的青龍偃月刀,他們也懷疑墓中的文物已經被盜賊搶先一步盜走。
然而經過仔細勘察,專家并沒有發現什麼被盜的痕迹,這也說明傳說的金銀财寶并不在關羽的墓穴之中。
那麼,這口懸挂在半空中的棺木又是怎麼一回事呢?
其實,這種用鐵鍊挂在空中的安葬方式,是仿效了古代南方的一種喪葬方式 ——懸棺葬。
古代南方非常流行這種古老墓葬模式,這與地理環境的聯系十分密切。
在鄰水的山崖之中,或者有着丹霞地貌的地區,都有很多“懸棺葬”的墓穴。
懸棺葬一般分為三種形式:一是洞穴葬,又稱“仙人居”,是利用天然的洞穴安葬死者。
一種是在懸崖上打樁架,放置懸棺;還有一種是棧格懸棺,也叫仙人木。
懸着棺材形狀一般是船形,像獨木舟一樣。
網絡圖片
古人認為小船可以把死者的靈魂載往故鄉;或者是普渡逝者靈魂,将其送往天堂。
懸棺葬也可以保護死者的屍骨,使其不受人或動物對屍骸造成破壞。
懸棺葬也顯示了墓主人的地位,許多貴族或者部落的首領為了顯示至高無上的地位,都會選擇懸棺葬。
在三國時期,雖然當時的環境氣候和地理面貌與現在都有所不同,但不可否認的是,當時吳國确實處于中國南方。
當時關羽被呂蒙殺死在吳國境内,這裡山多樹多、雨水豐沛、氣候潮濕。
采用懸棺葬或許是出于對關羽屍骸的保護,使其不受雨水侵蝕。
其次,大家都知道,孫權對于呂蒙殺害關羽的做法其實是十分震驚且不贊同的,呂蒙也因此喪命。
為避免遭到劉備報複,孫權還将禍水東引,砍掉關羽頭顱送給曹操。
所以孫權選擇對關羽進行懸棺葬的方式,可能是為了超度關羽的靈魂。
最初孫權隻是簡簡單單堆了一座七米高的土堆作為關羽的墓穴,并沒有什麼華麗的裝飾。
墓穴周圍也隻有幾棵古樹,與曹操的墓穴相比呢 ,算得上十分簡樸了。
不過,曆代皇帝都很推崇祭拜關羽。自隋唐以來,很多皇帝都為關羽擴大、修繕過陵墓。
關羽的陵墓越來越大,變成了關帝陵,帝王們對關羽追封的谥号多達13個。
或許正是如此,關羽墓遭到盜墓賊的惦記,膽大包天,在衆多關羽陵墓中,找到葬有關羽屍身的墓穴,也給後人揭開了關羽墓之謎。
武聖關羽死後竟有三個墓
關羽,是三國時期蜀漢的重要将領。
他的知名度放在國内,哪怕是個文盲也聽過他的大名,在歐美、日韓、東南亞他也是大名鼎鼎的戰神。
提起關羽,他手中的青龍偃月刀,胯下的赤兔馬和頭上的特色小帽子,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他被稱為“忠義神武靈佑仁勇威顯護國保民精誠綏靖翊贊宣德關聖帝君”。
其實,與名著小說《三國演義》相比,在正史《三國志》當中,有關“關羽”的介紹竟不足千字。
雖然關羽的故事現在人人如數家珍,影視劇也不斷在演繹,但在魏晉時期,關羽顯然不是我們所認為的英雄形象。
千百年來,随着民間傳說的流傳以及無數帝王的推崇,關羽的形象已經神化,萬人敬仰。
他“庇我黎民雨旸兮”,深受農民的朝拜;他“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又是将士們心中的英雄;綠林好漢們視關羽為武神,因他有着無人能比的勇武和忠義……
細看關羽前半生的經曆,其實并沒有什麼出彩之處,因為劉備的勢力實在是太弱了。前期的關羽幾乎是同劉備一起東奔西走、屢戰屢敗。
看到這兒,喜歡關羽的人就不願意了:溫酒斬華雄、三英戰呂布、殺顔良、誅文醜、過五關斬六将、古城斬蔡陽……這不都是關羽前半生的亮點嗎?
不得不說,《三國演義》的影響力确實是強,這裡除了“殺顔良”符合史實之外,其餘的皆為虛構。
在曆史當中,斬殺華雄的乃是時任長沙太守的孫堅,更無任何史料記載劉、關、張參加過讨董聯軍,又何來的三英戰呂布呢?
誅文醜也與關羽毫不相幹,文醜是中了荀攸的計謀,死于亂軍之中。而曹操的部将蔡陽則是死于讨伐汝南的混戰之中。
雖然曆史中确實有關羽“千裡走單騎”,但“過五關斬六将”的說法是小說虛構,是羅貫中專門給關羽增添的戰功。
這麼多的虛構情節也能夠側面反映出:羅貫中在編撰《三國演義》時,也找不出關羽前期有什麼戰功。
出于對關羽的偏愛,也為了塑造關羽“武神”的形象,他東湊西扯,現編了一些戰功。
雖然如此,但并不能夠說明關羽“武神”的名号有名無實,要不然曹操為何如此地想要得到關羽呢?
公元208年,劉表去世,劉琮降曹,關羽的人生轉折點來了。
早年無用武之地的關羽,一人抵擋曹操三路兵馬,後又有曆史上著名的“單刀赴會”。
不過,關羽作為劉備麾下的衆将之首,最終的結局卻是自傲輕敵、被俘身亡,因此還間接地導緻了楚漢集團的衰落。
羅貫中在《三國演義》對關羽前後夾擊中敗走麥城的描寫非常詳細,影視劇中更是對這一幕刻畫的入木三分,真是英雄末路,令人歎息呀!
我們都知道,關羽最終是命喪孫權之手,而孫權在殺害關羽之後,擔心遭到劉備的記恨,又将關羽的頭顱送給了曹操,并遞交投降表稱臣。
影視圖片
公元219年,孫權在将關羽的頭顱交給了曹操之後,以諸侯之禮将關羽的屍骨葬于湖北當陽,由此産生了湖北當陽關陵,又稱“大王冢”。
而曹操命工匠用名貴木材雕刻了一具身體,與關羽頭顱一起葬于河南洛陽,并以王侯之禮為關羽送葬,由此産生了河南洛陽關羽墓。
同年,劉備知道關羽被殺之後,于成都又為關羽建起了一座衣冠冢,由此産生了四川成都關羽墓。
魏、蜀、吳三國都為關羽建了墓穴,在民間更有“頭枕洛陽,身卧當陽,魂歸故裡”之說。
拜了1800年的關羽墓,居然拜錯了?
關羽其實有4處墓穴,還有一處在關羽老家山西境内,又被世人尊稱為“關廟” 。
關羽死後,“頭、身、魂、衣”4處墓穴俱全,在中國喪葬曆史中十分罕見。
除1966年,湖北當陽關陵被盜以外,1979年,洛陽關羽墓也向世人展開了全貌。
1979年,洛陽偃師市潘凹村,一場突如其來的大雨将村子中的一處墓穴沖刷出了一個很大的洞。
村民們馬上打電話給洛陽文物局,考古人員得知消息後,火速集齊專家組趕到村子進行搶救性發掘。
随後,專家們在墓中竟然發現了明朝嘉靖年間的碑文。上面赫然寫着:
“漢壽亭侯武安王協天護國大将軍關侯之墓”
影視圖片
在挖掘中,專家還發現了一顆頭骨,以及一些漢代飾品。經過在場的考古人員結合之前出土的碑文,他們認為:
這座墓應該是關羽真正的墓穴,在此前,大家都認為洛陽市洛龍區關林鎮是關羽頭顱的存放地點。
關林鎮是明朝期間建造的,乾隆在世的時候還對它進行了擴建。
專家翻閱了大量的曆史文獻資料。根據記載:當初曹操将關羽的頭顱以諸侯之禮葬在洛陽南門。
記載中還寫道:古洛陽在東漢末年期間因為戰争而被破壞,在此前提下,關羽的後世對其進行多次的遷徙和重建。
洛陽古城地址應該在洛陽市與偃師市的交界處,而洛陽市洛龍區關林鎮的關羽墓,應該是關羽後代修建的,埋葬的是關羽的後代。
一顆完整的頭骨以及一塊碑文還有若幹漢代的珍寶,這種種的現象都表明潘凹村的墓穴才是真正的關羽墓。
真正的關羽墓還未被列入國家文物保護清單名單,由于長時間未受到保護,已經破敗不堪。
這樣的結果讓人不禁感到遺憾萬分,沒想到後世朝拜1800年的關羽墓竟然拜錯了。
湖北當陽、洛陽偃師的關羽墓都略顯寒酸,在山西運城的關帝廟,還有一座關羽大墓,總面積達到了22萬平方米。
它是所有關帝廟中最大的一座:宮殿風格,裡面有着大大小小200多間房屋,是中華武廟中的典型代表。
它也是世界上僅存的規模最大的宮殿,屬于道教建築群,同時也被譽為武廟之祖。
關帝廟不僅僅是規模大,值得一提的是,裡面懸挂着中國曆朝曆代皇帝所賞賜的匾額,具有極高的傳世價值。
其中就有康熙禦筆親寫的“羲炳乾坤”,乾陵欽定的“神勇先鋒”,以及慈禧太後贈予的“威靈震疊”等匾額。
關羽受到曆朝曆代皇帝的尊崇,後世更是将他與孔子相提并論,可見他對後世的影響之深。
小結“躍馬斬将萬衆中,侯印賜金還自封。橫刀拜書去曹公,千古凜凜國士風。”
千百年來,在史記、傳奇話本、演義小說的共同作用之下,三國的這段曆史早已被構建得模糊不清。
以至于今人很難分辨哪些是正史記載、哪些是小說虛構。關羽的故事在曆史長河中慢慢被添磚加瓦,不斷被賦予新的内涵:
在唐朝,關羽憑借武勇,在他戰死之地的玉泉寺中被塑造成“伽藍神”。
而商人們從關羽故鄉山西解縣開采解鹽進行貿易,關羽又被塑造成了财神。
到元代,又出現“關雲長大戰蚩尤”的戲碼。
随着關羽影響的不斷擴大,關羽地位也水漲船高,逐漸成為與“文聖”孔子并列的“武聖”進入國家祭祀。
到了乾隆年間,關羽成為“義”的化身,成為中國人民廣泛笃信的财神。
在此期間,小說、雜劇等媒介也不斷為關羽塑造英明、神武、守财的形象。
無論是“武神”還是“财神”,幾千年來,關羽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都是無法撼動的。
他所代表的“忠義”“勇武”也是我們中國人民傳統的美德。人們對于關公的推崇,更是對于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追求。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