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 PsyCh Journal 編輯王日出在中科院之聲開了一個雜貨鋪,鋪子裡有各種有趣的心理學百貨。歡迎大家沒事過來逛逛。
前段時間看過一段改編《大話西遊》的短片,女孩在男孩的夢裡學着紫霞仙子眨眼,卻怎麼看都有點東施效颦的感覺。wink(單眼眨)不知道什麼時候成了明星們表現俏皮的“技術”,但也有不少頻頻翻車,被嫌棄油膩。其實人在緊張的時候可能會發生不自主地出現單眼眨眼的情況,尤其是兒童和青少年。但是能夠自主地做出wink并不是每個人都能成功的,wink需要眼周一系列肌肉的配合,這部分肌肉并不常被使用。很多人不能兩隻眼睛都做wink,一般來說能閉上的眼是非主視眼。主動做出漂亮的wink也是不容易:即使能做wink,也常常是面部扭曲。能不能wink受限于身體條件,但想不想wink、向誰wink,卻帶有不少的“社交屬性”。
(圖片來自網絡)
有意為之、有目标、有方向的wink,是一種社交信号。在中文裡面,我們說“擠眉弄眼”往往不怎麼正大光明,是傳遞某種秘密信号的意思(往往也不是什麼好意思)。蹩腳的影視劇裡,經常有兩方接頭,互相wink——有眼神交流的意思,這個wink也可能是為了強調:你明白我意思吧;有時候對着一群人說話,冷不丁甩個wink,那些人馬上就可以get到,是雙方心領神會的默契。這種“心領神會”的特寫鏡頭,還有着鎖定目标的挑釁意味:就是你了。
(圖片來自網絡)
Wink也可能表示友好,為了輕松氣氛或者表示俏皮,有些wink是為了開玩笑。比如在說一句玩笑之後甩個wink,會讓人覺得前面說的不用太認真。不僅是實際生活中會用到,wink的這種意思在網絡領域裡,單眼閉的emoji也經常用到。在還沒有智能手機的時候,大家用标點符号組成emoji:西方的拼讀文字用一個分号加半個括号是眨眼,用慣方塊字的中國人和日本人更願意用 ^_- 表示眨眼(也有人認為這是因為東方人更擅長“察言觀色”,所以更容易從眼睛上獲取情緒信息)。一項2015年的研究則發現,在一條信息後面挂上表示單眼閉的 ;),會讓讀者覺得信息帶有更強的諷刺意味(即便本身并沒有諷刺含義)。這個emoji還會帶來“說反話”的效果,比如:你的衣服真好看呀 ;)看起來就像沒那麼真心。後續還有研究指出對于這個wink emoji的加工跟對反諷的文字語言,激發了類似的腦電活動。
更多的時候,人們會把wink,尤其是來自異性的wink,解釋為富有挑逗的含義。這種wink,翻譯成中文,稱為“抛媚眼”更為合适。有人從生理上解釋“wink”作為性信号:興奮的時候,眨眼次數會增加,所以wink就是向對方顯示“我對你有興趣”,久而久之就成了“兩性劇本”的一種“肢體語言”。帶有性意味的wink往往是一對一的,或者讓接受者覺得是針對自己的(愛豆的wink是給了“每個你”)。在很多約會網站上,就會有“wink”來表示對對方有好感,希望獲得更進一步的溝通機會。但這種“挑逗性”,也會讓wink看起來很油膩——wink的性意味太過明顯,讓人感覺不舒服。
人們會根據當時的環境、前言後語、人物關系、肢體語言等等,來解釋wink之下的“潛台詞”。甚至同樣的人、同樣的環境,接收者也會對wink做出不同的解釋。在一項實驗裡,演員在校園或商場裡随機問過路人時間,在得到答複之後表示感謝,然後wink一下離開。然後會有實驗者馬上上前詢問路人是否注意到了wink、是否覺得奇怪、對做wink的人有什麼想法、這個wink代表什麼意思。結果發現,多數人發現了wink,最常見的想法是:wink是為了表示感謝或者是友好的意思,當然也有些人覺得是種“挑逗”。也有少數人覺得,隻是眼睛不舒服、或者在“扮酷”。
會不會wink不要緊,表對情、領對情,才重要。
來源:PsyCh Journal 雜志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