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華米和小米有關系嗎

華米和小米有關系嗎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2-12 03:38:58

華米和小米有關系嗎(撕去小米标簽華米)1

  編輯 | 于斌

  出品 | 于見(ID:mpyujian)

  一月初的時候,2020美國拉斯維加斯國際消費電子展(CES)在美國内華達州拉斯維加斯拉開了序幕,在這場為期4天的展會上,有來自16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約4500多家企業參與會展。

  在此次展會上,華米科技舉辦了“Leap over Limits躍過山丘”Amazfit全球新品發布會,帶來了包括真無線運動心率耳機Amazfit PowerBuds、戶外智能手表Amazfit T-Rex、智能家庭健身房Amazfit HomeStudio、家用全折疊智能跑步機Amazfit AirRun、智能睡眠耳塞Amazfit ZenBuds和基礎智能手表Amazfit Bip S在内的六款全新産品。

  通過Amazfit系列全新産品的發布,特别是首次推出的智能跑步機産品,這些舉措意味着華米科技已經不再滿足于智能手表、智能手環等可穿戴産品市場,而逐漸探索健康生态場景的智能化覆蓋。根據有關專家表示,華米科技新産品的發布将是構築全球生态健康目标的重要一步。

  根據官網介紹,華米科技創立于2013年12月,是專注于智能可穿戴領域的小米生态鍊企業。作為小米生态鍊企業中第一家在美股上市的公司,華米科技的每一步都備受關注。

  需要指出的是,曾經的華米依靠小米手環的熱銷而迅速搶占了智能穿戴的高地,然而随着穿戴市場的競争進一步加劇以及華米内部與小米“欲斷難斷”的“愛恨糾葛”,華米的下半場正愈發惹人質疑。

  華米高舉“去小米化”,卻難掩“巨嬰”屬性

  在華米科技的成長曆程中,小米充當了“伯樂”的角色。2013年,彼時的小米風頭正旺,在手機市場迎來大爆發後,小米有意涉足智能穿戴領域,當雷軍信誓旦旦地向華米科技CEO黃汪承諾,手環至少會賣出100萬個的時候,黃汪将信将疑的接受了小米的合作邀約。

  另黃汪沒有想到的是,智能穿戴市場的東風會來的這麼快且“風力”如此強勁。根據有關數據顯示,2017年第一季度小米手環的出貨量已經達到360萬,一舉超過蘋果和Fitbit成為全球銷量最高的智能穿戴品牌。

  小米手環的熱銷為華米打開了通往成功的大門,但同時也埋下了“隐患”。一方面,小米素以“性價比”著稱,低價幫助産品迅速打開市場但利潤稀薄成了企業不得不面對的現實問題。根據有關數據顯示,2015年、2016年華米淨利潤僅為-0.38億、0.24億。另一方面,用戶對于小米手環的品牌認知是小米,背後的華米卻鮮有人知,這也是為什麼華米被打上了“小米代工廠”的烙印。

  基于此,随着企業的不斷壯大,華米開始不甘心隻作為小米代工廠而存在,從2016年開始,華米就開始着手“去小米化”,當年華米推出了自有品牌手表Amazfit,原本Amazfit走的是華米與小米合作的路線,但是最終卻獨立的出現在了華米的産品列表中,這無疑是為這場獨立戰役打響了第一槍。

  從近幾年來小米手環在華米營收中的占比也可以看出,華米正在加速獨立的步伐。2015-2018年,小米手環為華米貢獻的收入占比分别達到97.1%、92.1%、82.4%和59.7%,華米一方面正在減少小米手環的代工量,另一方面,華米開始加大對其自主品牌Amazfit的投入。

  華米的“野心”顯而易見,但不得不說,失去了小米“溫室”的滋養,華米并沒有堅實的羽毛來抵禦嚴寒和風霜。

  首先是産品定位問題,華米急于要擺脫小米的标簽,所以在Amazfit推出時定位的是時尚智能手表,但從最新的發布會來看,華米轉而投入到了醫療健康領域,或許華米自己也沒搞清楚到底要走一條什麼樣的路。

  另外從華米天貓旗艦店可以看到,在200元到2000元的價位之間,華米有多達十多款的手表、手環産品,不僅是價位可選多,在款式上也充分考慮了男性、女性的審美差異。不過這也從另外一個側面反映了華米的“焦慮”——沒有一款像小米手環一樣銷量常青的産品。

  于是它隻能廣撒網多撈魚,但這樣的策略對品牌積累毫無裨益。經驗證明,爆款能夠直接影響品牌的知名度,如果按照華米現在的打法,則必然會需要投入更多的銷售、研發成本。

  其次,華米的獨立運營能力顯然是不足的。它無法建立起像小米一樣龐大、豐富的銷售渠道,另外作為維系老客的售後服務也成了用戶诟病最多的方面,産品質量不過關、售後服務不及時的聲音不絕于耳。

  所以,即使華米急于與小米“分道揚镳”,但以目前華米的情況來看,華米仍然無法擺脫對小米的依賴。很“不幸”的是,這個主動權似乎在小米手上,根據有關消息顯示,小米最新推出的首款智能手表的代工方換成了“龍旗”而非華米,這也讓華米未來的發展畫上了一個巨大的問号。

  可穿戴市場競争激烈,華米慘遭華為圍獵

  可穿戴市場從來不缺熱鬧,随着智能手機市場逐漸飽和,越來越多的手機廠商也開始加入可穿戴市場的角逐,這時候華米的缺陷就顯露出來了。

  不管是從有關專業人士的分析還是普通用戶的使用習慣來看,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逐漸以健身為主導将可穿戴設備作為智能手機的“附件”來使用。之前的華米或許可以依靠小米手機來彌補這個競争劣勢,但随着華米、小米越走越遠,華米的劣勢也被逐漸放大。

  而華米的短闆卻為華為帶來了發展機會。雖然在進入可穿戴市場之初,華為推出的價格昂貴的watch産品有些“水土不服”,但畢竟華為的知名度與品牌影響力不容小觑,這都給華為智能穿戴帶來了關注度和銷量,而後華為加大對可穿戴産品的研發與策略調整,憑着性價比、高品質圈了“一大波粉”。

  根據有關數據顯示,至2018年第四季度,華為的智能穿戴設備出貨量達到了438.8萬部,同比增速高達206.1%。僅次于小米,位列全球第二。很顯然,華為正在加速對可穿戴市場的布局。而失去了小米強有力的支持,華米又如何與華為進行抗衡?

  更不用提,除了華為這位強勁的對手,可穿戴市場早已“熙熙攘攘”,蘋果、三星、360、索尼、咕咚這些舉足輕重的對手們都在持續發力,對于勢單力薄的華米來說,前路并不樂觀。

  曾經,有媒體就華米轉型、獨立化問題對黃汪進行過采訪,對此黃汪曾表示:“華米要學會獨立行走,小米生态鍊隻是幫助我們孵化”。但随着銷售渠道不足、質量問題頻發、行業競争加劇等等問題逐漸爆發,華米的局限性也日益凸顯,“獨立行走”的道路似乎不太好走。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