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知識

 > 二年級語文古詩二首教案43頁

二年級語文古詩二首教案43頁

知識 更新时间:2024-12-21 22:08:55

18.古詩二首

夜宿山寺

二年級語文古詩二首教案43頁(二年級語文呢上冊古詩二首教案)1

教學目标

1.認識8個字,會寫6個字。朗讀并背誦古詩。

2.了解詩句的意思,想象詩中描繪的情景,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認識8個字,會寫6個字,掌握會寫字的音、形、義。

教學難點

能正确、端正地書寫6個字。

教學過程

一、導課

同學們,李白曾望月抒懷,留下了《靜夜思》這首千古佳作,他也曾在另一個群星璀璨的夜晚,寫下了使人驚歎的詩行,那就是《夜宿山寺》。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首詩。(闆書課題)

二、新授

(一)初讀古詩。

1.設計問題:“夜宿山寺”是什麼意思?(此處為空白點,讓學生自己理解)

2.教師播放多媒體畫面,創設情境,讓學生欣賞感悟,請學生談談看了此畫面後有什麼感受。(留空白,讓學生暢所欲言。教師點撥強調一點:山上寺院裡的樓很高)。

3.請學生打開書,自由讀古詩,體會詩人作詩時的感受。

(本環節意在使學生整體把握古詩内容)

(二)理解詩句。

1.學生研究、合作、體驗。

(1)讓學生邊讀古詩邊試着理解詩句的意思,遇到難以理解的詞語、詩句,查字典解決。

(2)讓學生小組内交流。

(3)各小組彙報詩中關鍵詞語及詩句的意思。

2.小組彙報。

(1)通過小組學習,知道哪句詩的意思了?(指名說)

(2)在小組學習的過程中,你還有不懂的地方嗎?

(請學生質疑,請會的同學幫助解答,老師加以引導。)

(3)請四個同學每人說一句詩的意思。

(4)請同學們用一個字來形容詩中所描寫的這座樓。(高)

(5)你從哪些句子看出樓很高,請你讀給同學們聽一聽。想象一下當時的情景。體會作者當時的心情。

(三)誦讀欣賞,品讀古詩。

1.通過學習,我們對這首詩有了更深的了解,你能加上動作、語氣自己讀讀這首詩嗎?注意要讀出你自己的感受。(學生采取個人誦讀,合作誦讀,分組誦讀,加動作誦讀等形式練習誦讀古詩)

2.教師配樂範讀,然後引導學生配樂朗讀,進一步體會這首詩所描繪的意境,想象這首詩所描繪的畫面。(尊重學生,以學生評析為主,教師适當點撥、指導)

三、練習

1. 齊讀古詩,加強記憶。

在朗讀的基礎上,教師播放音樂,全體學生起立,根據詩意加上動作背誦古詩。

2.利用課外資料,請同學們把已經查找好的李白的其他詩,讀給大家聽聽。

四、總結

詩人用誇張的藝術手法,描繪了山寺的高聳,給人以豐富的聯想。山上的這座樓好像有一百尺高,站在樓山就可以用手摘下月亮和星星。我不敢在這兒大聲說話,恐怕驚動了天上的仙人,全詩語言樸素自然,卻十分生動形象。

這裡,詩人發揮大膽想象,渲染山寺之奇高,從而将一座幾乎不可想象的宏偉建築展現在我們面前。

五、作業

回家後請你把這首古詩背給你的爸爸媽媽聽。

也可以把這首詩畫成一幅畫。

六、闆書

夜宿//山寺

[唐]李白

危樓//高/百尺,

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聲/語,

恐驚//天上/人。

二年級語文古詩二首教案43頁(二年級語文呢上冊古詩二首教案)2

敕勒歌

教學設想:

本篇課文是首民歌,僅僅有27個字,卻有極大的藝術感染力,給我們描繪了一幅壯闊,富饒,幸福安康的草原生活,本課從語言到意境可謂渾然天成,它風格樸素、意蘊真淳,語言淺近明快。所以本課以閱讀欣賞為主,以課件為輔助給學生美的的體會進而美的教育。

教學目标:

1讀懂詩句,體會詩中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的朗讀這首詩,感受詩中所描繪的景色;學習用動靜結合來體現草原美的寫法。

3引導學生展開想象,體會大草原的富饒、廣闊和美麗,體會敕勒族幸福安康的美好生活,感受作者那種對大草原那種無比喜悅和熱愛之情。

4學生會背誦這首民歌。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上課後,讓學生閉上眼睛,創造一個甯靜的氛圍,利用多媒體課件播放《美麗的草原我的家》,把學生帶入一個美麗的夢景。

2利用課件展示課文内容,教師在黑闆上闆題目:敕勒歌。

二初讀全詩,字詞釋義

1自由讀詩歌,要求讀正确、讀通順。

2指名朗讀古詩。聽聽是否讀得既正确又通順。(讀準詩中“見”的音。)

3讀後借助課文注釋,試着說說詩的大概意思。

4全班齊讀古詩。

二、分步解讀,把握詩境

1解題意。 讀詩題,看注釋了解題意。敕勒是一個遊牧的民族,生活在現在的山西、内蒙一帶。這首詩就是敕勒人所唱的牧歌。

2讀通詩句,理解詩意。

① 讀一讀,想一想:這首詩描寫的是什麼地方的景色

“敕勒川,陰山下。”這一句寫了敕勒川的位置。敕勒川,在陰山的腳下?

②“天似穹廬,籠蓋四野”表現了大草原的什麼特點?包含了草原牧民的什麼情感?

了解“穹廬”指的是敕勒人生活的氈帳,就是現在的蒙古包。

表現了天高地闊,草原遼闊無邊,地之四邊與天之四垂相接,天空像巨大的蒙古包。用自己日日相伴的最為親近的生活居所來比喻,飽含了草原牧民熱愛自己的家園的情感。

③天蒼蒼,野茫茫, 風吹草低見牛羊。詩中為什麼不寫人,而是強調、渲染天地蒼茫,上下一片?在這樣的背景下,“風吹草低見牛羊”帶給你怎樣的感覺?

詩中不寫人,而是強調、渲染天地蒼茫一片,正是要突出表現大草原的這種天地曠遠、浩瀚自然的特點。雖然詩中沒有寫人,但詩中并非無人,風吹草低見牛羊,有牛羊的地方就有人,或者說有一雙發現這些牛羊的牧民的眼睛出現在詩裡。在這樣“天蒼蒼,野茫茫”的背景下,就可能給我們如下的感覺:(1)油然湧起的生機感、喜悅感;(2)尤感這些生機、活力、生命信息的寶貴;(3)在這樣草原遼闊、水草豐美之處的牛羊、牧民的怡然自得,自由自在。

三、再讀本詩品悟詩意

1讓學生再讀課文,由詩入畫。

這是一幅圖畫,遠遠的是雄偉的陰山,向天空看藍天白雲,美麗的草原無邊無際,天地相接,輕風一來,牛壯羊肥,若隐若現,這是多麼自然的和諧圖呀,我們經常講,要創造一個和諧的世界,那不正是我們追求的生活嗎?

2教師有感情地描述詩境: (課件展示草原風景,教師配樂朗讀)

“在一望無垠的大草原上,滿眼青綠,無邊無際地延伸開去,隻有那同樣遼闊的天宇,如同蒙古包一般從四面低垂下來,罩住浩瀚的草原。在蒼蒼茫茫的天地之間,風吹拂着豐茂的草原。時而在這裡,時而在那裡,露出遍地散布的牛群和羊群。”

3.交流:看到這樣的景色,你有什麼感受?

(引導學生體悟詩情,感受草原風光的遼闊壯美,激發學生的向往和熱愛之情。)

四、學生背誦本詩。

1給學生讀背時間。

2教師利用課件練習,給下列紅色的字注音或根據拼音寫漢字。

chì lè( ) qióng( )廬 見( )牛羊

天似( ) 籠( )蓋

3全班學生齊背本詩。

4觀察課件展示風景,配樂背誦。

五、總結

《敕勒歌》把草原的清新、遼闊,把敕勒川所散發的山野草地的特殊氣息盡收詩中,宛如一幅草原放牧的美麗畫卷,可謂“詩中有畫”。它具有北朝民歌所特有的明朗豪爽的風格,境界開闊,音調雄壯,語言直白如畫,藝術概括力極強。宋代詩人黃庭堅說這首民歌的作者“倉卒之間,語奇如此,蓋率意道事實耳”。這首民歌風格奔放、雄健質樸,寥寥幾句就十分生動地勾勒出内蒙古獨特的壯麗景色,反映了敕勒族人民的生活,表現了他們對生活、對家鄉的熱愛。這不正是人們向往的人類生活的天堂。

六、用課件播放《天堂》這首歌,在歌聲中結束本課。

闆述設計:

敕 勒 歌

(北朝民歌)

草原美景

背景: 陰山下

全景: 天似穹廬,籠蓋四野

特寫:風吹草地見牛羊

教學反思: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知識资讯推荐

热门知識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