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封髓潛陽丹治咳嗽

封髓潛陽丹治咳嗽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6-27 10:08:11

古人的智慧是偉大的,許多的發明創造到現如今都讓人歎為觀止,甚至比如木流牛馬這一類因為沒有留下詳細的記載而至今無法仿造,還有在中醫文化裡很多不可思議之術也僅是留下隻言片語,讓現在人一直在追尋。

這些偉大的成就歸功于古代人的膽大而心細,比如有一毒物被古籍《本草備要》稱“上通腦頂,下行足膝”,可以發散風寒、通鼻竅、祛風濕,在古代被極為推崇,但因為有一定的毒性所以現如今鮮有人使用,這一物就是蒼耳子。

封髓潛陽丹治咳嗽(一毒物被稱上通腦頂)1

蒼耳子的分布很廣,各地均有,多數是野生,關于它入藥的記載最早見于《神農本草經》,原名叫做“枲耳實”,直到後來孫思邈提出“蒼耳子”之名沿用至今,民間還有牛虱子、胡蒼子、蒼子等别名。

《神農本草經》提出蒼耳子“主風頭寒痛,風濕周痹”;宋代的《日華子本草》增加“主一切風”、“暖腰膝”,可用于“癬癢”等用途;明代的《本草蒙筌》認為“善通腦頂,追風毒任在骨髓”;清代的《本草備要》概括為“善發汗,散風濕,上通腦頂,下行足膝,外達皮膚”。

封髓潛陽丹治咳嗽(一毒物被稱上通腦頂)2

直到現今,蒼耳子的藥用價值被總結為“散風寒、通鼻竅、祛風濕、止癢痛”,并作為常用的藥材一直被沿用,說它鮮有人用是因為它有很好的養生價值卻有小毒,被極少數人誤食而造成傷害之後更多人對它敬而遠之。其實蒼耳子不論是藥用還是養生有5大益處。

1.蒼耳子發散風寒。

大家都知道“風”與“寒”是健康的大敵,而蒼耳子的5種益處均是圍繞“散風寒”這一基本的特點而來,《本草備要》記載稱“善發寒”。但它直接發散風寒的能力不強,很難與麻黃、羌活之類相提并論。但是它通竅、通鼻塞的能力首屈一指,因此可用蒼耳子與羌活、防風、蒼術搭配,用于風寒伴有濕氣重的人群。

封髓潛陽丹治咳嗽(一毒物被稱上通腦頂)3

2.蒼耳子通鼻竅。

通鼻竅是蒼耳子的一大特點,古籍有“鼻淵、鼻瘜,斷不可缺”的評價,還被視為“鼻塞不聞香臭的要藥”,尤其是流濁涕顔色發黃而黏稠,或者發白而黏稠,并伴有腐臭氣味。這是因為風熱或者風寒日久化火,一般單用即可有用,也可以與辛夷、白芷、薄荷搭配,如果風寒較重也還需要麻黃、桂枝與生姜。

鼻淵而不通屬于風熱、肺熱、膽熱、濕熱的人很多,而蒼耳子溫而不熱,燥而不烈,所以均為适用所以風熱的人養生用蒼耳子搭配桑葉、薄荷、蘆根;膽熱的人養生适宜蒼耳子搭配龍膽草、夏枯草、栀子、柴胡;肺胃熱的人養生用蒼耳子搭配升麻、魚腥草、蒲公英;濕熱的人使用蒼耳子搭配黃芩、車前子以養生。此外肺氣不足的人适宜用蒼耳子與益氣、健脾、活血之品搭配。

封髓潛陽丹治咳嗽(一毒物被稱上通腦頂)4

3.蒼耳子"下達足膝“而祛風濕。

蒼耳子祛風濕之功最受古代本草類學者的重視,《本草彙言》稱“上中下一身風濕痛不可缺也”;《本草求真》認為蒼耳子“苦能燥濕,溫能通,為祛風濕之聖藥”;《本草正義》說它是“風寒濕三氣痹痛著之最有力而馴良者”。

古代諸家言論雖有過度美譽的嫌疑,但它祛風濕之力還是得到肯定。多本古代書籍均有單獨用蒼耳子打碎适宜關節疼痛之人養生的記錄,也可以與仙靈脾、威靈仙同用。還有一簡便的方法是在陽溪穴、曲池穴、昆侖穴、陽陵泉穴每處4枚炒過的蒼耳子,用膠布固定保留8小時。

封髓潛陽丹治咳嗽(一毒物被稱上通腦頂)5

4.蒼耳子“上通腦頂”。

《神農本草經》、《本草蒙筌》等書籍均記載蒼耳子散頭部的風寒,《本草備要》又記載它可用于牙齒的疼痛,因此古籍有“上通腦頂”之說,但是因為蒼耳子有小毒,一般用得較少。

5.蒼耳子“外達皮膚”。

古籍中說蒼耳子“外達皮膚”主要是因為它祛風止癢,搭配方法比如用植物蒼耳的花、葉、子各等份,也可以與防風、荊芥、薄荷一起祛風止癢,但是随着現代各種更為方便的止癢之物出現,一般很少用到蒼耳子。

封髓潛陽丹治咳嗽(一毒物被稱上通腦頂)6

值得注意的是,蒼耳子雖好,但也有很多弊端,比如熱證的人不能單獨用蒼耳子,血虛而非風寒頭痛的人也不适宜。除此之外,蒼耳子是有小毒的,誤食或者多吃會引起毒性反應,尤其是小孩子更為嚴重,所以還望各位家長朋友們需要重視,大人吃10顆或者小孩吃5顆就反應非常嚴重。

古人膽大心細在科技條件不發達的古代也是盡其所能地為了更優越的生活,因此諸如蒼耳子、附子、細辛之類的有毒草藥在古人手中也能發揮最大的用處,直至今日都在沿用,但是這些帶有一定毒性的東西如果不要輕易嘗試,因為我們沒有神農那種嘗百草的本領。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