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锂巨星示意圖
■記者 甘曉
每當夜幕降臨時,位于河北興隆縣燕山腹地的郭守敬望遠鏡(LAMOST)慢慢打開了穹頂。在這台由中國自主創新研制、目前世界上口徑最大的光譜巡天望遠鏡中,來自遙遠宇宙中的星光經過反射施密特改正闆MA、球面主鏡MB和焦面,再通過光纖傳輸到光譜儀。
7年來,LAMOST的“巡天”獲得了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銀河系恒星光譜觀測數據庫。
自2014年起,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LAMOST銀河系研究”支持下,中國天文學家以LAMOST巡天數據為基礎,在有關銀河系的重大科學問題上取得了一系列進展。
基于千萬條光譜
“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牛郎星與織女星被銀河相隔的現象,引發了先民的豐富想象。銀河系作為一條靜靜的“天河”,是一個富有詩意的美好存在。
現代科學興起後,銀河系則逐漸成為天文學家最為關注的研究對象之一。為“看清”更多的天體、解開宇宙的諸多謎題,LAMOST在中國落成。
與印象中的望遠鏡不同,人們不是通過它直接給天體拍照,而是獲取天體的可見光波段的光譜。科學家靠光譜分析,獲得遙遠的天體信息。猶如人的指紋各不相同,不同元素都會在特定波長位置留下自己獨特的印記。隻要能夠獲取天體發出的光,就可以通過光譜分析知道這個天體到底由什麼物質構成。
其中,星系的光譜可以提供距離、化學構成和視向運動等信息,而恒星的光譜則能夠推斷化學成分、溫度、年齡、質量和演化曆史等。從大量天體的光譜觀測中還可以發現許多奇異的天體和現象。所有這些,将促進人類對宇宙演化規律、物質結構、相互作用等最基本物理規律的新認識。
LAMOST是世界上口徑最大的光譜巡天望遠鏡,也是一件普查天體“戶口”的利器。它的建成給了中國天文學家極大的鼓舞。
“我們利用LAMOST巡天獲得的光譜來研究銀河系的一些關鍵科學問題。”中科院國家天文台LAMOST運行和發展中心主任趙剛研究員告訴《中國科學報》。
2013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發布重大項目“LAMOST銀河系研究”申請指南,趙剛組織的研究團隊申請獲批。他們凝練出利用LAMOST巡天開展銀河系研究的幾個關鍵科學問題,包括銀河系質量和暗物質分布、動力學模型、年輕星團與恒星形成以及銀河系特殊天體及特殊物理過程。
“我們希望能最大程度地利用巡天光譜數據研究銀河系的一些關鍵科學問題,推動中國天文學不斷向前發展。”趙剛說。
揭開銀河系之謎
“光譜千萬條,研究第一條。”這是該重大項目研究人員經常挂在嘴邊的一句話,大家是想強調拿到光譜數據之後開展科學研究的重要性。
2019年3月27日,趙剛在該重大項目結題會上,展示了一張銀河系的幻燈片。深藍色的背景映襯着一個中央扁平的黃色亮斑,亮斑由無數顔色各異的天體組成,多種成分和結構在這張圖片上同時顯示,足見探索銀河系的複雜、高深。
“研究銀河系結構、形成和演化,需要分别對銀河系不同星族成分進行研究,也需要緊密結合銀河系恒星形成過程、初始質量函數等多種信息。”趙剛強調。
這正是該重大項目的科學目标。5年來,科學家圍繞這一科學目标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LAMOST龐大的數據量成為挖掘奇異天體的“富礦”。幾年前,在LAMOST海量的光譜數據中,科研人員發現了一條罕見光譜,确定其來自于一顆锂豐度異常高的恒星。
事實上,早在1981年,天文學家就曾利用一架小型望遠鏡首次發現了一顆特殊的恒星,它的光譜非常奇特,在本不該有譜線的地方出現了一條很強的锂線。為弄清富锂巨星的形成,科學家開始搜集這類天體樣本,但隻發現了極少數量的富锂巨星,難以為解決科學問題提供充足證據。
幸運的是,LAMOST在巡天觀測中,找到一顆攜帶罕見譜線的天體。這激發了中國科學家的極大興趣。
恒星 概念圖
經過進一步跟蹤觀測,科研人員發現,這顆奇特恒星的質量不足太陽的1.5倍,半徑約為太陽的15倍,是一顆典型的巨星。接着,他們對其锂豐度進行了精确測量,發現這顆恒星絕對锂豐度高達4.51,相當于太陽中锂含量的3000倍,是目前人類已知锂元素含量最高的巨星。
這一發現在2018年8月出版的《自然—天文》上發表。“富含锂元素的巨星十分稀有,其在揭示锂元素的起源和演化上具有重要意義。”論文第一作者、中科院國家天文台助理研究員闫宏亮介紹,這顆富锂恒星來自于銀河系中心附近的蛇夫座方向,位于銀河系盤面以北,距離地球約4500光年。
随後,研究人員對這顆恒星锂元素的來源進行了解釋。他們最終證實,這顆恒星的锂元素很可能來自恒星内部一種特殊的物質交換過程——借助一種不對稱對流,向上的流速比向下流速快得多,導緻很多恒星内部的原材料被帶到表面,最後變成锂元素。
趙剛在該重大項目結題時表示:“這一發現将國際上富锂巨星中的锂豐度觀測極限提高了一倍,同時就锂元素的合成和現有恒星演化理論提出了獨樹一幟的新觀點。”
另一顆奇特的恒星也被LAMOST發現。前不久,《自然—天文》刊發的一篇學術文章提出,中日科學家在銀暈中發現一顆銀、铕、金、鈾等重金屬含量特别高的恒星。
在該重大項目支持下,研究人員對這顆恒星的來源進行了深入研究。論文通訊作者趙剛接受媒體采訪時解釋,由于被銀河系“吃掉”的矮星系與目前“幸存”的矮星系具有相近的質量分布,因此它們的成員星也具有相似的化學特征。“所以通過研究銀河系附近矮星系成員星的化學組成,我們便能獲知矮星系家族裡恒星的化學特征,從而像做DNA鑒定一樣,把銀河系内來自矮星系的恒星篩選出來。”
他們通過比對銀暈内恒星和銀河系近鄰矮星系的成員星中鎂、矽、鈣和钛等元素的含量,判斷這顆恒星屬于“外來人口”,是銀河系吞噬矮星系時擄去的“移民”。事實上,這印證了有關銀河系形成的假說:初始的銀河系不斷吞噬附近的矮星系,最終形成了今天的銀河系。
該重大項目執行5年來,研究人員在銀暈的演化與暗物質分布、銀河系動力學、銀河系中恒星形成過程以及銀河系中特殊恒星等研究領域取得了一系列顯著進展與代表性成果。這些成果在國際有影響的SCI刊物上發表了280餘篇論文。
充分展現“大科學”特點
當前,許多科學問題的範圍、規模、複雜性不斷擴大,全球科學研究已經進入“大科學時代”。對此,該重大項目成員之一、中科院國家天文台副研究員李海甯深有感觸:“不同領域、不同國家的科學家之間進行合作,成為一種必然。”
在執行該重大項目期間,科學家基于LAMOST的銀河系研究,在多維度的合作中,充分展現當今天文學“大科學”的特點。
首先,是數據科學家與天文學家之間的通力合作。“LAMOST光譜數據量非常大,需要數據科學家先将光譜數據處理成科學家能用的數據,再由天文學家進行解釋、研究。”李海甯介紹,“每一個團隊幾乎都有專門從事數據挖掘的科學家。”
同時,跨學科的合作也大有裨益。例如,在富锂巨星發現的同時,闫宏亮、趙剛和施建榮等研究人員,與來自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北京師範大學等高校院所的科學家合作,對這顆奇特恒星開展了深入的多學科專業研究。
随後,他們還結合美國“自動行星搜尋者望遠鏡”的高分辨率光譜和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最新的原子數據,通過模拟再現了其内部經曆的變化,從而對這顆恒星的锂元素豐度給出了合理解釋。
在研究者們看來,正是一系列的合作研究,支持了恒星内部産生锂元素這一結論。
而在發現前述銀河系“外來移民”的研究中,中國科學家與日本科學家開展了合作。“LAMOST發揮‘普查’作用,一旦搜尋到有趣的目标,就需要借助具有更高分辨本領的望遠鏡開展有針對性的精細研究。”李海甯告訴《中國科學報》。
當時,為确認這顆重金屬“超标”恒星的身世,中國科學家聯合日本科學家向日本國立天文台8米光學望遠鏡申請了觀測時間,并由中國科學家主導,開展了高分辨率光譜聯合觀測研究。
此外,中國科學家與德國馬普天文研究所、海德堡大學、慕尼黑大學等多家世界知名的天文機構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
趙剛指出,在該重大項目支持下,銀河系研究領域觀測與理論上得到充分交叉與融合。“利用LAMOST海量光譜數據,中國天文學家得以揭開諸多銀河系未解之謎。”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