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類到現在仍是一個讨論熱度居高不下的話題,許多城市的垃圾分類政策也在陸陸續續的推進和實施中,垃圾分類既能減少垃圾産量、保護環境,又能方便從業人員有效處理垃圾,提高資源利用率。而縱觀曆史,關于垃圾分類又有哪些趣事和硬核知識?
看“前世”
早在3000多年前的商代,中國已有關于處理垃圾的法令。《韓非子》記載,“殷之法,棄灰(垃圾)于道者斷棄手。”這一發令一直延續到秦代。《秦律》有“棄灰于道者刑”的條文。到了唐代根據《唐律疏議》記載的則是“其穿垣出穢污者,杖六十;出水者,勿論。主司不禁,與同罪。”其嚴格程度不遜于先秦。可以看出古代人對于亂丢棄垃圾的懲罰比較嚴苛的,這既是對公共環境的愛惜也是環保意識的萌芽。
而到了經濟發達的宋代,甚至出現了“領月薪的環衛工人”。街道司可以招募500名清潔工,每人給予“錢二千,青衫子一領”的月薪,負責清理垃圾,灑掃街道、整頓市容等,每逢春天,官府還會定期安排工人疏通溝渠,以免城市積水,“遇垃圾新春,街道巷陌,官府差雇掏渠人沿門通渠;道路污泥,差雇船隻搬載鄉落空閑處。”而《清波雜志·涼衫》描繪的這段“舊見說汴都細車,前列數人持水罐子,旋灑路過車,以免埃蓬勃。”的景象與現代的灑水車有異曲同工之妙。可見随着時代的發展對垃圾的處理也在日益進步。
論“今生”
到了近現代,垃圾處理更是上了一個新的台階。我國是世界上最早提出垃圾分類的國家之一,據有關資料記載,早在1957年,北京市率先提出“城區将分類收集垃圾”的構想,開創了中國垃圾分類的先河。1957年開始,供銷社體系主導的廢舊物資回收,在客觀上起到垃圾分類的作用。
以“儉省節約,重複利用”為目标導向,将垃圾分類能回收利用和不能回收利用兩大類,能回收利用的由供銷社體系統一回收,稱為廢舊物資。由于當時社會物資短缺,“儉省節約,重複利用”觀念深入人心,供銷社在回收廢舊物資時,會支付一定的費用,因此公衆參與廢舊物資回收的熱情很高。
“那個時候北京人的生活垃圾主要是髒土和爐灰,每家每戶天天早上起來都要掃地,家裡的地面一般多為土地、磚鋪地、方磚墁地,極少數有瓷磚鋪地的,而人們穿的鞋都是千層底的布鞋,走起路來腳底多少都會帶土,這樣就會掃出一點土來,再加上菜葉等就成了髒土;燒水做飯要用火,而那時的火爐子是燒煤球或者蜂窩煤的,燃燒後的餘燼就是爐灰。
每天晚上環衛車準時來收垃圾。但是要求必須把髒土和爐灰分開,單日子倒髒土,雙日子倒爐灰。居民們準時按照要求傾倒,沒有人違反規定。”這段是摘自“老樹枯草”微博的描述,是對上世紀五十年代北京垃圾分類的一段形容,在那個特殊的曆史時期,由于社會物資的極度匮乏,老百姓通常出于節約意識,按照相關要求把牙膏皮、橘子皮、碎玻璃、舊報紙等生活垃圾分門别類地送到廢品站賣錢,就連爛掉的菜葉子也會撿出來喂雞喂鴨。然而這一分類舉措并沒有持續到現在。
改革開放後,我國經濟得到快速發展,物資匮乏的日子漸行漸遠,随着城市化率的進一步提高與物質生活的持續豐富與改善,越來越多的固體廢棄物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湧現于城市與城郊,“垃圾圍城”難題日益凸顯,不僅居民賴以生存的家園受到污染,城市的健康可持續發展也面臨挑戰。
于是,在千禧之年,垃圾分類被重新提上日程。
今天垃圾分類伴随着強制性手段回歸到我們的生活,不分類将付出處罰代價的情況,似乎也是在用另一種方式提醒着我們,不被珍惜的好習慣,有一天将用有力的反擊武器讓我們深感失去它的痛苦。
内容來自:環衛在線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