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的偉大取決于《三吏》《三别》嗎?
有一種論調,大意是杜甫的偉大取決于《三吏》《三别》,因為它們寫出了底層人民在安史之亂中的悲慘。這大約是受以前初高中教科書的荼毒,是文藝為政治服務的一個潛藏的表達。好像隻有寫人民悲慘的詩篇,才是偉大的詩篇。這種審美觀的本質便是:為人的文學高于為己的文學,表衆情的文學高于表個體的文學。這種思想的源頭由來已久,是白居易“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的現代表述。
按照杜甫的偉大取決于《三吏》《三别》的邏輯,那麼中國第一詩人的桂冠,不會落到杜甫頭上。第一詩人會是白居易。因為白居易的此類詩篇,明顯比杜甫多,也未必差。
白居易《與元九書》“世稱李、杜。李之作,才矣,奇矣,人不迨矣。索其風雅比興,十無一焉。杜詩最多,可傳者千餘首。至于貫穿古今,覙縷格律,盡工盡善,又過于李焉。然撮其《新安》、《石壕》、《潼關吏》、《蘆子關》、《花門》之章,‘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之句,亦不過十三四。杜尚如此,況不迨杜者乎?”
按照白居易的“主題決定藝術論”,杜甫社會性的詩篇,都嫌棄太少,隻知道驚天動地求仙喝酒的李白,就更不足道了。在白居易這裡,文章的社會性壓倒了個人性,時事性壓倒了永恒性,功用性壓倒無用性,道德性壓倒了美學性。在審美水平上,白居易和“争奈微之識珷玞”的元稹是差不多的。
一般人知道現實中重集體輕個人的危害,但是卻對文藝上的重集體輕個人觀,卻大加贊揚,以為是心懷天下,沉醉在刻奇的美學中。對于着重個體表達的詩人,則嘲諷為隻會風花雪月。
《三吏》《三别》,在杜甫集中實屬一般。有人認為比《秋興八首》還要好,此等審美,隻能讓人噴飯了。在五古中,自然無法與《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抗衡。在篇幅相似的詩篇中,也不如《羌村三首》。
為什麼?因為《三吏》《三别》,作者不是親曆者,隻是見證者。一個人縱使再仁心,也無法完全深刻體味别人的悲哀。每個人都被鎖在自己的身體孤島之中,即使是老杜。《三吏》《三别》更接近新聞報道,史學價值高于文學價值,現實價值高于審美價值。《新安吏》中出現“況乃王師順,撫養甚分明。送行勿泣血,仆射如父兄。”這種很官僚主義的表述,不是沒有土壤的。當時的唐政府軍就真那麼好嗎?郭子儀對待士兵真的如父兄嗎?夠年齡的話,杜甫會不會讓自己的兒子也去當兵?
《羌村三首》《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則不同,杜甫是真正在寫自己滴血的靈魂,是真正的靈魂與時事打成一片,是悲慘的曆史下的悲慘的靈魂。《三吏》《三别》更多的隻是在寫時事,是悲慘的曆史下悲慘的事件。悲慘的事件,不等于悲慘的靈魂,也不等于悲劇的文學。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