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離别》—唐•韋莊
晴煙漠漠柳毵毵,不那離情酒半酣。
更把玉鞭雲外指,斷腸春色在江南。
藝術手法高超的作家,能熟練的運用環境襯托的寫作方法,用清新唯美的景色來反襯離愁别緒,以達到和諧統一的效果。如同樣是一庭春月;在人歡樂的時候,它們明亮照人,似乎很解人意;而當人悲愁的時候,它們發出晦暗的光芒,好像又要替人垂淚。韋莊的《古離别》就是一首跳出常見的比拟,而熟練運用景色反襯手法表達心情的詩。
韋莊
韋莊(836—910)字端己,長安杜陵(今陝西省西安附近)人。唐乾甯年間進士及第,任校書郎。唐滅亡後入蜀,官至禮部侍郎兼平章事。唐花間派詩人,有《浣花集》流傳。
韋莊六十歲才考中進士,在這之前他一直在各地漫遊,而每當離開一個地方就要面對傷感的離别,開始的時候每次離别韋莊都很悲傷,後來離别的次數多了反倒看的淡了,離别也不見得都是壞事,既然避免不了,何必每次都搞的那麼憂傷呢!不如換個心情來面對,就是在這樣的心境下,韋莊寫下了《古離别》。
晴煙漠漠柳毵毵
“晴煙漠漠柳毵毵,不那離情酒半酣”
輕煙袅袅,楊柳随風,一派風和日麗的美麗春景。詩人沒有直接寫離别的憂愁,也沒有因為離愁而故意把春景寫的黯淡,而是如實地寫出春天的豔麗,并通過描寫楊柳随風的生動,既展現出春天的盎然生機,也暗示着即将要在此刻離别。古人有“折柳送别”的習俗,詩人用春天楊柳的風姿來反襯送别時的愁緒,這樣的描寫更加重了離愁别緒。
酒喝到半醉,興緻正是高昂的時候,卻也是分别的時候,這是一種深深的無奈,這種情感上強烈的反差,使得滿目的春光都好像黯然失色,而春色越濃,詩人感受到的離愁别緒就越強烈。
斷腸春色在江南
“更把玉鞭雲外指,斷腸春色在江南”
在明媚的春光中送别,已經使人感到無奈了,而離别的人此去的地方,卻是春意更濃的江南,就更讓人感覺不奈離情了,在這種雙重無奈的心情下,詩人手揮馬鞭指向南方,飽含深意地吟出“斷腸春色在江南”的詩句。
淡淡的晴煙,青青的楊柳,襯托着古道旁離别的酒宴,仿佛一幅詩意盎然的設色山水。詩人在臨别時揚鞭指點的動作,使得整幅畫面栩栩如生。
這首詩色調鮮明,音節和諧,言淺意深,别有一種淡雅的韻味,給人以清新唯美的感覺。
詞語解釋毵毵:柳枝和柳葉下垂的樣子。
不那:不奈、無奈的意思。
玉鞭:精緻的馬鞭。
斷腸:形容離别時的傷感。
更把玉鞭雲外指
佳句背囊《送宇文六》—唐•常建
花映垂楊漢水清,微風林裡一枝輕。
即今江北還如此,愁殺江南離别情。
這是一首唐代詩人常建寫的七絕。詩人以景言情,借助描寫江北春天美麗動人的景色反襯出詩人離别愁懷的感傷。寫作手法和韋莊的《古離别》十分相似。
全詩以淡彩繪景,以重筆寫情,結尾點題,天然樸實,率直真誠,毫無拘束之态。以情景交融之妙筆,實虛轉化,将臨别之際内心的複雜感情描摹得淋漓盡緻。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