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放學後,小民趕緊騎車回家,一上午過去,他的肚子早就咕噜咕噜叫了。終于趕回家,上樓的時候就聞到陣陣米飯香,推開家門,電飯鍋裡空空如也。小民焦急地問媽媽:“媽,你怎麼還沒煮飯,我已經被餓扁了!”媽媽皺着眉頭說:“電飯煲内膽出事了,就像咱家這樣被刮花的内膽,更危險,會緻癌!”小民一臉吃驚,結果隻見媽媽端來了一碗下好的面......
電飯鍋幾乎是每家每戶都不能少的煮飯工具,但不知什麼時候起大家就傳出“用電飯煲煮飯吃容易患肝癌”“電飯煲内膽塗層有毒”,導緻是真的假的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電飯煲變成罪人是被冤枉還是罪有應得?
内膽的真面目
首先我們明确一點就是大家普遍認為電飯煲的内膽才是問題的元兇,那我們就先從電飯煲的内膽分析開始吧,通常情況下我們家用的内膽都是鋁制的,主要是鋁的材質更容易導熱,更容易被制成内膽,但鋁材質直接接觸食物後,容易産生有害物質,所以鋁制内膽都會在度上一層保護膜。市面上主要使用特氟龍這種物質作為電飯鍋内膽保護,特氟龍這種材質可以有效地給鋁制内膽蓋上一層保護膜。
大家不用過多擔心,特氟龍的材質穩定,正常情況下均可以正常使用,我們平時煮飯的溫度遠達不到特氟龍塗層的分解溫度,正常特氟龍分解變質要達到250度左右的高溫才行。因此,正常使用電飯煲煮飯是沒有患癌風險的。
但有些時候塗層容易被破壞,這時候鋁材質就會暴露出來。一般來說,鋁元素和食物接觸,會産生有害物質,還容易導緻體内鋁含量超标,容易影響大腦正常活動,出現記憶、行動障礙等。經常用刮花的内膽煮飯對身體健康也有一定的負面影響。
患癌症和生活習慣或許相關
生活中也有一些人發現自己患有肝癌可能和經常吃電飯煲煮的飯有關,但後來經過醫生調查發現這位患有肝癌的患者經常有個習慣,就是把内膽當做一個容器,吃不完的飯直接連内膽放入冰箱,經常吃放在冰箱的一些剩菜剩飯,這可能才是患癌的最大隐患之一。因此,想要正确躲避患癌風險,還是要養成健康的飲食習慣,盡量不要常吃剩菜剩飯,冰箱雖能保鮮,但冰箱食物也有保質期,要謹記。
使用鋁制電飯煲時也要注意以下幾個細節,減少塗層破壞出現危害的風險:
1. 盡量不用電飯煲煮湯
現在市面上的電飯煲功能也不僅限于煮飯,還有的可以煲湯,但是還是建議大家用壓力鍋煲湯更佳,湯是美味可口的食物,經常需要熬制才行,用電飯煲熬湯需要的時間更久,食物中過多的油脂、嘌呤也容易變多,增加身體負擔。
2. 盡量不要放高溫的油
上面提到電飯煲的内膽塗層最高可承受250度左右的高溫,但高溫的油可高達300度,如果用内膽存放,很容易改變特氟龍的特性,析出對身體有害的物質。
3. 清洗時盡量不用鋼絲球
為了省事方便清潔,很多人家喜歡用鋼絲球清潔碗筷,但鋼絲球的清潔力度很強,用它直接清洗電飯煲,很容易造成塗層的破壞,因此建議大家清洗時用力适中才好。
4. 建議3—5年進行更換
很多人家的電飯煲使用壽命極長,有的甚至在“超長待機”,這樣的電飯煲雖能正常使用,卻很容易出現塗層損壞的情況,建議幾年進行更換,也可以保證電器的安全使用。
電飯煲是生活中很難缺少的煮飯工具,也是我們離不開的幫手,所以我們在選購方面也要多留心,最好選擇大品牌、質量有保證的商品,也為我們的身體健康多一份保證。其實,市面上除了鋁制内膽的電飯煲外,還有不鏽鋼内膽、陶瓷内膽、複合材料内膽等多種材質。不鏽鋼内膽的優勢就在于不鏽鋼的耐腐蝕性很強,陶瓷内膽的優點在于耐磨、耐腐蝕,而且還能為身體提供一些微量元素,也是一款值得推薦的材質。
不管選用什麼材質的電飯煲,盡量在使用時注意一些生活細節,減少對身體傷害的可能,還要記得家裡電器都有它的使用壽命,盡量不要延長它的退休年限哦!
,參考資料
[1] 《在家吃飯都不省心!這些電飯煲内膽竟然有"毒"》 .人民網.2017-04-18 08:44
[2] 《電飯煲真的會煮出“毒飯”?》.光明網.2021-12-28 10:46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