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雁古詩意象及詩句?古典詩詞中的鹧鸪意象鹧鸪産于我國南部,栖息于山林之中,形似雌雉,胸前有白色斑點,背間有紫色和紅色羽毛春天鳴聲頻繁,此呼彼應鳴聲悲婉凄切,略似“行不得也哥哥”在古人眼中,鹧鸪是一種有靈性的動物,是古人情思的一種寄托,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鴻雁古詩意象及詩句?以下内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古典詩詞中的鹧鸪意象
鹧鸪産于我國南部,栖息于山林之中,形似雌雉,胸前有白色斑點,背間有紫色和紅色羽毛。春天鳴聲頻繁,此呼彼應。鳴聲悲婉凄切,略似“行不得也哥哥”。在古人眼中,鹧鸪是一種有靈性的動物,是古人情思的一種寄托。
愛情思怨
李益《鹧鸪詞》
湘江斑竹枝,錦翅鹧鸪飛。
處處湘雲合,郎從何處歸?
這是一首樂府詩,抒寫一位女子對遠方情郎的思念。前三句用湘江、湘雲、斑竹、鹧鸪這些景物構造出一幅有靜有動的圖面,把氣氛烘托、渲染得相當濃烈,末句突然一轉,向蒼天發出“郎從何處歸”的問語,使詩情顯得跌宕多姿而不呆闆。這首詩清新含蓄,善用比興,具有民歌風味。抒情手法全靠氣氛的渲染與烘托,很有特點。
李珣《菩薩蠻·回塘風起波文細》
回塘風起波文細,刺桐花裡門斜閉。殘日照平蕪,雙雙飛鹧鸪。 征帆何處客?相見還相隔。不語欲魂銷,望中煙水遙。
這首詞寫女子的無名相思。上片寫女子所在的環境,下片寫女子對“征帆何處客”的愛戀。過片用“雙雙飛鹧鸪”起興,雄飛雌從的鹧鸪如同鴛鴦一樣被賦予了濃重的情感色彩,成為了男歡女愛的代言。全詞語淺情深,清音有餘。
溫庭筠《菩薩蠻·小山重疊金明滅》
小山重疊金明滅,鬓雲欲度香腮雪。懶起畫蛾眉,弄妝梳洗遲。 照花前後鏡,花面交相映。新帖繡羅襦,雙雙金鹧鸪。
此詞寫女子起床梳洗時的嬌慵姿态,以及妝成後的情态,暗示了人物孤獨寂寞的心境。詞中委婉含蓄地揭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并成功地運用反襯手法。鹧鸪雙雙,反襯人物的孤獨;容貌服飾的描寫,反襯人物内心的寂寞空虛。作品充分體現了作者的詞風和藝術成就。
秦觀《夢揚州·晚雲收》
晚雲收。正柳塘、煙雨初休。燕子未歸,恻恻清寒如秋。小欄外,東風軟,透繡帷、花蜜香稠。江南遠,人何處,鹧鸪啼破春愁。 長記曾陪燕遊。酬妙舞清歌,麗錦纏頭。殢酒為花,十載因誰淹留。醉鞭拂面歸來晚,望翠樓,簾卷金鈎。佳會阻,離情正亂,頻夢揚州。
這是一首詠離愁憶往事的詞,表現了主人公離别情人的愁怅和對往日生活的留戀。上片寫繡帏中人對遊子的思念,下片抒遊子之離情。“江南遠、人何處,鹧鸪啼破春愁。”鹧鸪聲聲凄苦的叫聲似乎在提醒情郎“行不得也哥哥”,更增添了相愛之人的離愁别緒。詞中滿懷離情,纏綿悱恻。
漂泊鄉思
鄭谷《鹧鸪》
暖戲煙蕪錦翼齊,
品流應得近山雞。
雨昏青草湖邊過,
花落黃陵廟裡啼。
遊子乍聞征袖濕,
佳人才唱翠眉低。
相呼相應湘江闊,
苦竹叢深日向西。
此詩描繪了鹧鸪的外形和聲音,表達遊子的凄苦和強烈思歸之情。詩人緊緊把握住人和鹧鸪在感情上的聯系,詠鹧鸪而重在傳神韻,使人和鹧鸪融為一體,構思精妙缜密,深得好評,作者也因此詩名遠播,人稱“鄭鹧鸪”。
楊基《鹧鸪》
湘江兩岸無茅宇,
湘竹陰陰覆江渚。
春來未聽一聲莺,
隻有鹧鸪啼暮雨。
憐渠亦是他鄉客,
苦向人啼行不得。
縱教行得也消魂,
那個行人不頭白。
這首詩寫遊子思歸之情。前四句寫途中的所見所聞,把所處的孤獨環境,所看到的凄涼景象,所聽到的哀傷聲音叙述出來。後四句以議論為主,寫遊子所感:鹧鸪和遊子都是異鄉之客,一句“行不得”,更添惆怅;縱使是教人行得,在這樣黃昏暮雨時刻,經過這樣荒涼的險地,更加令人黯然神傷。
春光易逝
蘇轼《浣溪沙·晚雲收》
風壓輕雲貼水飛,乍晴池館燕争泥。沈郎多病不勝衣。 沙上不聞鴻雁信,竹間時聽鹧鸪啼。此情惟有落花知!
這是一首詠春詞。上片由景及情,輕描淡寫地勾勒出風、雲、水、燕、泥等頗初春氣息的景物,用沈約之典,樂景哀情相襯,先實後虛。下片虛實結合,既是鴻雁信、鹧鸪啼,既是實景,又暗示詞人對故舊的思念。末句用移情手法,使無知的落花變成了深知作者心情的知己。這樣融情入景,使得情景交融,格外耐人尋味。
趙長卿《浣溪沙·寒食風霜最可人》
寒食風霜最可人。梨花榆火一時新。心頭眼底總宜春。 薄暮歸吟芳草路,落紅深處鹧鸪聲。東風疏雨喚愁生。
這首詞通過描寫暮春景物,及自己心理由歡到愁的心理變化,反映了詞人愛春惜春的感情。上阙寫寒食節前後風光,和宜春的心景。下阙陡然一轉,寫薄暮風雨引起的愁緒。落葉飄零鹧鸪啼,似乎是在感歎時光的流逝。
段克己《漁家傲·春去春來誰作主》
春去春來誰作主。怨他昨夜江頭雨。把酒問春春不語。頭懶舉,亂紅飛過秋千去。 芳草澹煙江上路。鹧鸪聲裡斜陽暮。風外榆錢無意緒。空自舞。如何買得青春住。
全詞寫出作者無計留春的愁緒。詞的發端,直接發問春的來去由誰作主,傷春之情凸顯。下阙寫出春暮的景象,并再次發問,如何能夠買回青春,留住時間呢?詩人的疑問包含了對光陰飛逝的無奈。
興亡之歎
李白《越中覽古》
越王勾踐破吳歸,
義士還家盡錦衣。
宮女如花滿春殿,
隻今惟有鹧鸪飛。
這是一首懷古之作,首句點明題意,說明所懷古迹的具體内容;二、三兩句分寫戰士還家、越王勾踐還宮的情況;結句突然一轉,說過去曾經存在過的一切如今所剩下的隻是幾隻鹧鸪在飛。全詩通過昔時的繁盛和眼前的凄涼的對比,表現人事變化和盛衰無常的主題。全詩筆力雄健,揮灑自如,富有神采。
14.jpg
辛棄疾《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間多少行人淚。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山。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江晚正愁餘,山深聞鹧鸪。
此詞寫作者登郁孤台遠望發出的感慨。上片由眼前景物引出曆史回憶,抒發家國淪亡之創痛和收複無望的悲憤;下片借景生情,抒愁苦與不滿之情。末句“江晚正愁餘,山深聞鹧鸪”。聽到鹧鸪的叫聲,就讓人聯想起山河破碎,骨肉分離,從而升華了鹧鸪意象的内涵,拳拳愛國之心可見。全詞以極高明的比興手法,表達了蘊藉深沉的愛國情思,藝術水平高超,堪稱詞中瑰寶。
失意愁苦
尤侗《聞鹧鸪》
鹧鸪聲裡夕陽西,
陌上征人首盡低。
遍地關山行不得,
為誰辛苦盡情啼。
這首詩借旅人聽到鹧鸪啼鳴聲而起興,寫出“征人”的旅途悲苦和鄉思。前兩句通過描摹情景,渲染出一種愁悶怅惘的氛圍。後兩句,以反問語氣直抒胸臆,将意思更推進了一層,托意深遠。
胡仲弓《世路》
春山寂寂鎖雲蘿,
林外鈎辀聲最多。
不是哥哥行不得,
隻愁世路有風波。
鈎辀即鹧鸪鳴聲。詩的前兩句,通過寫景春山、雲蘿、鹧鸪聲,渲染了寂寞凄苦的行人環境。後兩句借助鹧鸪“行不得”的鳴聲,直抒胸臆:不是不想走,而是世路風波不斷,讓人難行,凄風苦雨相伴,還有鹧鸪的啼喚,更增加了行程的孤寂和艱難。
15.jpg
宋之問《在荊州重赴嶺南》
夢澤三秋日,蒼梧一片雲。
還将鹈鹭羽,重入鹧鸪群。
此詩以鹈鹭自況,揭示出作者遭貶失意的心理。深秋奔走在湖北到湖南的路上,九嶷山上飄來一朵白雲。可憐喲一隻高蹈的鹈鹭,失落在隻知愁恨的鹧鸪群。
隐逸閑情
釋雲《偈頌二十九首·其一三》
支提佛法無多子,
何必胡僧勸舉揚。
好對春風二三月,
鹧鸪啼處百花香。
風和日麗,百花盛開,鹧鸪聲聲,生機勃勃,“鹧鸪啼處百花香”可看出詩人的欣喜,遁隐空門不問世間事的他們,安然地享受着這一切,超凡脫俗之氣盡顯。
蒲壽宬《漁父詞》
江渚春風澹蕩時。斜陽芳草鹧鸪飛。莼菜滑,白魚肥。浮家泛宅不曾歸。
春風澹蕩、斜陽芳草、鹧鸪啼飛。生活在水上的漁家,欣然享受着莼菜白魚,過着忙碌富足的生活。家即是船,船即是家,沒有思歸的憂愁和煩惱,令人神往。
16.jpg
吳惟信《書山家》
山家元住石橋西,
籬落周遭盡藥畦。
剝啄柴門人未應,
鹧鸪飛上野棠梨。
這首詩借寫隐者“山家”的生活環境,一派清冷景象。然而,詩人扣門沒人應答,隻有受驚的鹧鸪飛上了野棠梨。詩以動态畫面戛然而止,卻引人暇想,隐者是不是入山采藥去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