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鄭闆橋畫竹的三個境界

鄭闆橋畫竹的三個境界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7-28 08:28:53

文 | 周冉 圖 | 部分由濰坊市博物館提供

鄭闆橋畫竹的三個境界(鄭闆橋為什麼畫竹能達到出神入化的地步)1

竹和蘭是鄭闆橋藝術創作中兩個永恒的主題。“三間茅屋,十裡春風,窗裡幽蘭,窗外修竹”是他最向往的生活,看來再古怪的人,也逃不出田園歸隐、遠離塵嚣的傳統文人理想。

鄭闆橋一生都在畫竹。少年時代,在真州毛家橋讀書時,他喜歡“日在竹林中閑步”。夏天,他卧躺在竹林中的小榻上,觀察體會竹的各種形态。長大後家中和做知縣時的衙齋房前屋後都種了大量的竹子,是為觀察窗紙上一片淩亂的竹影,體會大自然賜予的“天然圖畫”。日積月累,鄭闆橋熟悉了不同季節、不同時間竹子的生長規律和形态,他的畫中有翠嫩朝氣的新竹、褐迹斑斑的老竹,夏日清新的晴竹,潇湘滴瀝的雨竹,水鄉之竹、山野之竹、房前屋後的居家之竹……形态無一雷同。從小到大,再到垂垂老矣,竹跟随鄭闆橋出仕為官,陪伴他闖蕩揚州,目送他落葉歸根,不離不棄。鄭闆橋說,不是我愛竹,而是竹偏愛我,人與竹,竟如同一對情侶。

鄭闆橋喜歡獨樹一幟,“闆橋詩文,自出己意”,畫竹也“不肯從人法”。他留下不少畫竹的“實操技巧”,如畫竹葉要有陰陽、老嫩之分,不能“粗如桃葉”也不能“細如柳葉”,葉少而突出竹子勁節,葉肥會增長其青翠感,但隻要不失竹意,也可任意發揮。鄭闆橋的墨竹經過高度概括、誇張、變形和删繁就簡後,隻留下了墨竹清瘦極簡的神韻。

中國曆代畫家創作大多數都有寫生經曆,這也是他們走遍名山大川的意義所在,但畫家在作畫時,并不對着對象畫,而是根據自己的生活積累、形象記憶, 按照心中已經存在的美的形象揮寫。在下筆以前,畫家對于章法、形象以及要表現的意趣,已經爛熟于心, 即所謂“如在筆底,如在目前”。

鄭闆橋畫竹的三個境界(鄭闆橋為什麼畫竹能達到出神入化的地步)2

宋代蘇轼說:“畫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執筆熟視,乃見其所欲畫者,急起從之,振筆直遂,以追其所見,如兔起鹘落,少縱則逝矣。”後人總結為“胸有成竹”。鄭闆橋将這一理論上升到了哲學範疇,他認為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因為在“磨墨展紙,落筆倏作變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對竹觀察久了,自然可以做到胸中有竹,不過筆下畫的未必是腦海中的形象,随時可能出現定則之外的天然意趣。鄭闆橋畫竹,胸無成竹,“濃淡疏密、短長肥瘦、随手寫去,自爾成局,其神理具足”。

鄭闆橋不僅畫竹,還寫過畫竹史,對蘇轼、文同、吳鎮、徐渭、高其佩、石濤等人的墨竹系統研究了一番。在《墨竹圖》中,他把自己的名字和蘇轼放在一起:“一節一節一節,一葉一葉一葉;渾然一片玲珑,蘇轼文同鄭燮。”

晚年,闆橋回故鄉興化,買了塊地搭建房屋,取名擁綠園。一生鐘愛翠竹的鄭闆橋自然少不了在園中植竹,“綠竹橫窗,可作入詩囊之料”,實現了他“窗裡幽蘭,窗外修竹”的人生理想。

展覽中有一幅《峭壁蘭圖》,以峭壁縫隙中頑強生長的蘭為描繪對象,位列國家一級文物。畫中題詩“峭壁蘭垂萬箭多,山根碧蕊亦婀娜。天公雨露無私意,分别高低世為何”。

蘭花,多年生草本植物,一箭一花者為蘭,有香味;一箭數花者為蕙,無香。北方有蘭無蕙,南方有蕙無蘭。從宋代起,蘭花就被文人列為繪畫對象,是為高潔的象征。史載北宋米芾留下一幅《梅松蘭菊圖》是最早畫蘭的文獻記載。宋末元初的鄭所南,以“墨蘭圖”抒發亡國之痛,鄭闆橋自诩為鄭所南後裔,對其所畫蘭花極為推崇。

鄭闆橋之前,畫家寫蘭,多寫庭院或盆中之花,蘭花葉子細長柔弱,憔悴倦思。鄭闆橋筆下的蘭花,卻多出自山谷,謂之“蘭花本是山中草,還向山中種此花。塵世紛紛植盆盎,不知留與伴煙霞”。闆橋畫蘭用筆直來直去,逐步頓挫,力勁而不缺乏宛轉,花勢雄渾。清代楊鹿鳴評價鄭闆橋的蘭:“貴秀逸而非柔媚,貴奔放而非粗野,貴峭健而非生硬,貴樸茂而非拙塞。”這句話也解釋了鄭闆橋蘭花所獨有的“春夏氣”。闆橋所畫蘭花,不僅生在曠野山谷,且葉短而有力,花勁而飄逸,正是茂盛花開時節,香氣飄散數十裡,春夏氣應指的是這種生命力。他曾略帶優越感地對比說,石濤畫蘭隻是副業,而自己一輩子都在畫蘭,是專業的。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