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愛如山,母愛如水。父母本是在世佛,何須千裡拜靈山。父母對孩子的愛是無私的,是偉大的。父母是我們最大的恩人。父母在,人生尚有歸處,父母去人生隻有歸途。在父母身體尚可的時候,記得孝順父母。這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關于如何對待父母有這樣一句俗語“母在不慶生,父在不留須。”那麼這句話說的是什麼道理?
一,母在不慶生。
何為慶生,通俗一點就是慶祝生日。那麼這句話的意思就是,母親還健在的話,就不要慶祝生日。那麼古人為什麼這樣說?
在古代,醫療條件有限。一個女人懷胎十月,臨盆之際,恐怕想要找到醫生那是難于上青天。在古代,不僅僅是醫療條件落後,醫生更是屈指可數。一個地方能有一個赤腳醫生就不錯了。更别提什麼細化到婦幼醫院了。古代女人生孩子,能從幾十裡外請到接生婆就已經相當不錯了。一大鍋熱水,就是唯一的醫療措施。其他别的啥也沒有。即使現在生過孩子的女人都知道,生産時那種痛,不是常人能忍受的了的。古時候生孩子,完全靠的是女人強大的毅力在苦苦支撐。痛到昏厥那也是時有發生。如果中途發生意外母嬰皆殒命也是家常便飯。所以說,女人生孩子就好似在鬼門關走了一趟。稍有不慎就是不歸路。所以,母愛的偉大,我們兒時也許不懂,隻有自己有了孩子之後,才能慢慢懂得。自己的生日,同時是母親的受難日。古人認為,如果母親尚且健在,給自己慶祝生日的話,實為大不孝。所以才有“母在不慶生”的說法。
二,父在不留須。
須,就是胡子。這句俗語的意思就是,父親健在的時候,作為兒子,是不能留胡子的。那麼古人又是怎麼考慮的呢?
在古代,一般男人都是留有胡須的。那是男人的象征,是雄性之美,是時尚的代表,是硬性标準。同時也是身份地位的象征,既然說了那麼多男人留胡子的好處。那麼為什麼父親還健在就不能留胡子了?
在古代,是非常講究孝道的。隻有年齡大的老人,有威望的老人才能留長胡子,年輕人是不可以的。如若年輕人留胡須,那是大逆不道,為不孝。按照古代的想法去探索,男人一旦留了胡須,就會顯老,如果和自己的父親在一起,父子都留着長胡子,那就分不清誰是誰的父親了。分不清長幼尊卑了。被看做以下犯上。是不尊重長輩的做法。那個年代,要注重老幼尊卑,所以,年輕人,即便再喜歡留胡子都是不可以的。所以才有“父在不留須”的說法。
母在不慶生,父在不留須。這句俗語,講述的是孝字當頭。百善孝為先嘛!如果一個人連自己的父母都不懂得孝順,又怎麼會得到别人的尊重?雖然現代人沒那麼多講究了,但是,孝道一直都是每個人都要遵守的道德。請善待自己的父母。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