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熱的夏季
海邊成為人們遊玩得“勝地”
洗海澡、吃海鮮
……
遇到“吃人”的海浪如何自救?
海邊遊玩有哪些注意事項?
一文帶您了解!
↓↓↓
“吃人”的海浪——長浪
長浪是其他海區傳來的波浪,常常由台風引起。從外表上看,這種浪和一般海浪無甚區别,但它往往在無風無雨時發生,而且可能因為地形原因突然增大或破碎,有很大的迷惑性和殺傷力。
離岸流會在數分鐘内将人卷入外海
離岸流,又稱裂流,本質上是一種補償流,是海水推到岸邊堆積彙聚後,自發向外海退去的一種水流。離岸流往往突然發生,水流急促,人被卷入其中,會在數分鐘内被卷入很深的外海,非常危險。
離岸流形成機制
由于離岸流的高度動态性和強烈不穩定性,準确預報離岸流發生的時間和位置目前還無法實現。但基于經驗分析和長期觀測統計,專業人員可從風險和概率上預判離岸流發生的可能性。
一般遊客也可嘗試通過肉眼預判和識别離岸流:
被卷入離岸流中不要掙紮
如果掉進離岸流,一定要沉着冷靜,保持體力,待水流稍稍減緩後奮力向水流垂直方向遊去,脫離離岸流,然後再遊回岸邊或呼救。
“一旦被卷入離岸流中,建議大家放松、順流漂,不要掙紮。”廈門曙光救援隊隊長王剛強調。千萬不要試圖逆向遊回岸邊,沿着與海岸平行的方向朝一側遊出更容易脫困。
一個視頻教你
被卷入離岸流該如何自救
↓↓↓
視頻來源于國家應急廣播
到海邊玩,切莫大意
海邊遊泳一定要注意這幾點:
1、遊泳前勿喝酒、上岸後要防止暴曬、忌劇烈運動後遊泳、忌月經期遊泳、忌長時間曝曬遊泳、忌遊泳後馬上進食、忌遊泳時間過久、忌高血壓患者遊泳、忌心髒病者遊泳、忌患中耳炎遊泳、忌患急性眼結膜炎遊泳。
2、下水前稍微活動一下身體,喝點水,吃點東西,不可吃得過飽,八分飽就好。入水前輕微活動全身各關節,防止入水後突然抽筋。多人一起下水,至少帶一隻救生圈,以防萬一。如果身邊的東西被水流帶走,追不上就千萬别再繼續追,以免被暗流卷跑,切記!
3、切記不要在陽光下長時間暴曬,不進水時身上加一件衣服。不論在不在水時,都戴一頂鴨舌帽,防止臉部曬黑。
4、耳朵進水後應及時控出(進水的耳朵沖下,側頭,以手握拳較使力與頭部同時合擊數次,至水流出為止)。遊泳後千萬别搓澡,隻用浴乳洗一下就OK了。這時候的皮膚最弱了,稍不注意就會破掉。
5、一定要在指定海區、成熟景區遊玩,不要擅自翻過海堤,不要遊野海。
6、在台風靠近時,即使無風無雨,也不要去海灘。
6、到海灘時先和救生員進行交流了解海況,并尋找離岸流警示牌,盡量在救生員的視線範圍内遊泳或沖浪。
海邊遊玩飲食注意事項
①為了減少吃海鮮引發的食物中毒,盡量選購活的,尤其是死蟹最好不要買來吃。有甲殼的海鮮,在烹調前要用清水将其外殼刷洗幹淨。貝殼類海鮮烹煮前,在淡鹽水中浸約一小時,讓它自動吐出泥沙。浸泡時間不宜過長。
②海鮮生吃,先冷凍再澆點兒淡鹽水。對腸道免疫功能差的人來說,生吃海鮮具有潛在的緻命危害。可以将牡蛎先放在冰上,再澆上一些淡鹽水,能有效殺死這種細菌,這樣生吃起來就更安全。
③海鮮不宜下啤酒。食用海鮮時最好不要飲用大量啤酒,否則會産生過多的尿酸,從而引發痛風。吃海鮮應配以幹白葡萄酒,因為其中的果酸具有殺菌和去腥的作用
來源:北京日報、國家應急廣播
編輯:蘇常萍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