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作者:蘇轼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
高處不勝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绮戶,照無眠。
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别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
此事古難全。
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婵娟。
名詩詞解讀譯文: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公元1076年的中秋節,通宵達旦的暢飲,醉得很厲害,就寫了這首詞,同時表達對弟弟蘇轍的思念。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阙,今夕是何年。
明月何時才會有?我舉起酒杯怒問蒼天。不知道在天上的宮殿,今夕是何年?(解讀:詩人在中秋之夜,遠離他鄉,好友兄弟均不能相聚,自己的命運、國家的命運何時才得以轉變,徒然生出敢問蒼天,這樣的日子何時才是盡頭?)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
高處不勝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我想要駕着清風回去,卻又怕那美玉砌成的樓宇,高高在上多麼的寒冷。(解讀:我欲乘風歸去,詩人是想歸哪去呢?很多賞析認為是飛奔月宮,有其道理。但更可能是修道成仙和回歸朝廷。而回歸朝廷,為百姓謀利。更可能是這位飽讀聖賢書的大文學家的志向。于此說來,這句其實是詩人講自己雖然希望有一天能回到朝廷,為百姓多做點實事,但朝廷内那些思想固執的改革派和權力場上的明争暗鬥,卻讓他感覺無盡的心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翩翩起舞擺弄着清朗的身影,哪裡像是在人間啊?(解讀:詩人想到如果回到朝廷,哪還能自由自在,象在這裡當太守一樣的生活啊。)
轉朱閣,低绮戶,照無眠。
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别時圓?
月兒轉過朱紅色的樓閣,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戶上,照着無心睡眠的我。不該有什麼怨恨吧,為何月兒總要在人們離别時才圓呢?(解讀:月光流動,詩人思緒不斷,想那麼多幹什麼呢?月亮不還是年年照過窗前,因此也不應該有什麼好怨恨的了,一切都可以放下,可偏偏和弟弟你一起的美好的日子無法忘懷。)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
此事古難全。
人有歡快的相聚、痛心的離别,月有晴朗時的圓滿、陰暗時的殘缺,這種事自古來難以周全。(解讀:人世間的悲歡離合和這明月一樣時有圓缺,我們兄弟7年了也難得一見。)
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婵娟。
隻願那相互思念的人啊天長地久,縱使相隔千裡,也能共享這美好的月光。(但願兄弟你身體健康、平平安安,永遠享有這美好的月光。)
名詩詞解讀:
這首詞反映了作者複雜而又矛盾的思想感情。一方面,說明作者懷有遠大的政治抱負。另一方面,作者自請離開朝廷,雖任密州太守,但其政治理想不能實現,才能不得施展,因而對現實産生一種強烈的不滿,但始終期待着有一天能乘風歸去,再次展現自己的才能。而在此期間他隻希望自己和自己的兄弟好好的,一起等待光明的再現。
蘇轼,号“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北宋詩人、詞人,宋代文學家,是豪放派詞人的主要代表之一,“唐宋八大家”之一。代表作品有《水調歌頭·中秋》、《赤壁賦》、《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記承天寺夜遊》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