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茶的标準,自古以來都有不少達官貴人、文人墨客甚至曆史上的不少皇帝都有言論,每一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好茶标準,陸羽也有。
關于好茶我們聽聽茶聖陸羽怎麼說,茶聖陸羽在其著作《茶經》中的一之源中言明:
其地,上者生爛石,中者生栎壤,下者生黃土。凡藝而不實,植而罕茂,法如種瓜,三歲可采。野者上,園者次。陽崖陰林,紫者上,綠者次;筍者上,芽者次;葉卷上,葉舒次。
圖為江北茶區河南省信陽市四望山某處茶園
可以看出,茶聖陸羽對茶葉産地的土壤、種植、環境、芽葉、陽光、采摘等方面有一個評判标準,尤其是“上者生爛石,中者生栎壤,下者生黃土”,我們聽到的比較多,最為廣大茶人茶客所傳播和推崇。
此外,作為當時的唯一茶學專家,又兼任大唐茶文化傳播研究會的終身會長,陸羽還在《茶經》八之出中,根據其制定的審評标準(茶小泡猜測茶葉的産地占據了當時陸羽審評品鑒的一個重要因素),對唐朝時期主要産茶地區的好茶(當時約五大産茶區的地理标志茶葉産品區域公用品牌)進行了審評品鑒,這在當時也算是一個好茶排行榜了吧。
表中浙西與浙東範圍,均在唐朝時期的江南東道區域内,估計陸羽為了更精确表達位置,采用了浙西浙東叫法
大唐貞觀十道 / 開元十五道
唐朝貞觀元年(627年),唐太宗分天下為10道:關内道、河南道、河東道、河北道、山南道、隴右道、淮南道、江南道、劍南道和嶺南道。唐玄宗開元二十一年(733年),又分天下為15道,将山南道、江南道各分為東、西道,又增設了京畿道、都畿道和黔中道。
茶聖陸羽
陸羽(約733—約804),字鴻漸,唐朝複州竟陵(今湖北省天門市)人,一名疾,字季疵,号竟陵子、桑苎翁、 東岡子,又号“茶山禦史” 。唐代茶學家,被譽為“茶仙”,尊為“茶聖”,祀為“茶神”。陸羽一生嗜茶,精于茶道,著有《茶經》,是世界上第一部茶葉專著。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