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C即Production material control 的縮寫。是指對生産計劃與生産進度的控制,以及對物料的計劃、跟蹤、收發、存儲、使用等各方面的監督與管理和物料的預防處理工作。PMC部主要有兩方面的工作内容:即PC(生産計劃、生産進度的管理)與MC(物料的計劃、采購、跟蹤、收發、存儲、使用等各方面的監督與管理,以及廢料的預防與處理工作)。
# ERP(企業資源計劃系統)企業資源計劃及 ERP (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由美國 Gartner Group 公司于1990年提出。企業資源計劃是 MRP II(企業制造資源計劃)下一代的制造業系統和資源計劃軟件。除了MRP II 已有的生産資源計劃、制造、财務、銷售、采購等功能外,還有質量管理,實驗室管理,業務流程管理,産品數據管理,存貨、分銷與運輸管理,人力資源管理和定期報告系統。目前,在我國 ERP
所代表的含義已經被擴大,用于企業的各類軟件,已經統統被納入 ERP 的範疇。它跳出了傳統企業邊界,從供應鍊範圍去優化企業的資源,是基于網絡經濟時代的新一代信息系統。它主要用于改善企業業務流程以提高企業核心競争力。
ERP 是由美國計算機技術咨詢和評估集團 Gartner Group Inc 提出的一種供應鍊的管理思想。企業資源計劃是指建立在信息技術基礎上,以系統化的管理思想,為企業決策層及員工提供決策運行手段的管理平台。ERP 系統支持離散型、流程型等混合制造環境,應用範圍從制造業擴展到了零售業、服務業、銀行業、電信業、政府機關和學校等事業部門,通過融合數據庫技術、圖形用戶界面、第四代查詢語言、客戶服務器結構、計算機輔助開發工具、可移植的開放系統等對企業資源進行了有效的集成。
# MES(生産信息化管理系統)MES系統是一套面向制造企業車間執行層的生産信息化管理系統。MES可以為企業提供包括制造數據管理、計劃排程管理、生産調度管理、庫存管理、質量管理、人力資源管理、工作中心/設備管理、工具工裝管理、采購管理、成本管理、項目看闆管理、生産過程控制、底層數據集成分析、上層數據集成分解等管理模塊,為企業打造一個紮實、可靠、全面、可行的制造協同管理平台。
# OA(辦公自動化系統)辦公自動化(Office Automation,簡稱OA)是将現代化辦公和計算機技術結合起來的一種新型的辦公方式。辦公自動化沒有統一的定義,凡是在傳統的辦公室中采用各種新技術、新機器、新設備從事辦公業務,都屬于辦公自動化的領域。 通過實現辦公自動化,或者說實現數字化辦公,可以優化現有的管理組織結構,調整管理體制,在提高效率的基礎上,增加協同辦公能力,強化決策的一緻性 。
# PLM(産品生命周期管理系統)PLM(Product Lifecycle Management,即産品生命周期管理)源自于全球制造業信息化的長期實踐與發展。按照業界權威的CIMDATA的定義,PLM實施了一整套的業務解決方案,把人、過程和信息有效地集成在一起,作用于整個企業,貫穿産品從概念到報廢的全生命周期,支持與産品相關的協作研發、管理、分發和使用産品定義信息,它是一種企業信息化的商業戰略。PLM是在 PDM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新一代産品創新和協同管理的解決方案,它是對産品從用戶需求、産品設計、制造裝配、維護服務到報廢回收等整個生命周期所涉及的産品、過程、資源進行管理的技術。
PLM系統完全支持在整個數字化産品價值鍊中構思、評估、開發、管理和支持産品,它把企業中多個未連通的産品信息孤島集成為一個數字記錄系統,與企業資源規劃(ERP)、供應鍊管理(SCM)、客戶關系管理(CRM),一起形成了一個完整的企業信息化協同體系。它主要包括基礎技術和标準(例如可視化、協同和企業應用集成)、信息創建與分析工具(如CAD、CAM、CAE (Computer Aided Engineering)、計算機輔助軟件工程CASE(Computer-Aided Software Engineering)、信息發布工具等)、核心功能(例如數據倉庫、圖文檔管理、工作流管理等)、應用功能(如變更管理和配置管理)、面向業務/行業的解決方案及咨詢服務。
# SCM(供應鍊管理系統)SCM供應鍊管理是一種集成的管理思想和方法,它執行供應鍊中從供應商到最終用戶的物流的計劃和控制等職能。從單一的企業角度來看,是指企業通過改善上、下遊供應鍊關系,整合和優化供應鍊中的信息流、物流、資金流,以獲得企業的競争優勢。
SCM(Supply Chain Management)就是對企業供應鍊的管理,是對供應、需求、原材料采購、市場、生産、庫存、訂單、分銷發貨等的管理,包括了從生産到發貨、從供應商到顧客的每一個環節。
供應鍊管理(SCM)應用是在企業資源規劃(ERP)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它把公司的制造過程、庫存系統和供應商産生的數據合并在一起,從一個統一的視角展示産品建造過程的各種影響因素。供應鍊是企業賴以生存的商業循環系統,是企業電子商務管理中最重要的課題。統計數據表明,企業供應鍊可以耗費企業高達25%的運營成本。
它主要是一種整合整個供應鍊信息及規劃決策,并且自動化和最佳化信息基礎架構的軟件,目标在于達到整個供應鍊的最佳化(在現有資源下達到最高客戶價值的滿足),為一種新的決策智能型軟件,覆蓋在所有供應鍊公司的ERP和交易處理系統之上。
SCM通常具有一個轉換接口,用以整合供應鍊上各公司的應用系統(尤其是ERP系統)及各種資料型态,此轉換會通過标準中介工具或技術,如DCOM、COBRA、ODBC等等,提供與主要決策系統互動的能力。
# CRM(客戶關系管理系統)客戶關系管理是指企業為提高核心競争力,利用相應的信息技術以及互聯網技術協調企業與顧客間在銷售、營銷和服務上的交互,從而提升其管理方式,向客戶提供創新式的個性化的客戶交互和服務的過程。其最終目标是吸引新客戶、保留老客戶以及将已有客戶轉為忠實客戶,增加市場。
對客戶關系管理應用的重視來源于企業對客戶長期管理的觀念,這種觀念認為客戶是企業最重要的資産并且企業的信息支持系統必須在給客戶以信息自主權的要求下發展。
成功的客戶自主權将産生競争優勢并提高客戶忠誠度最終提高公司的利潤率。客戶關系管理的方法在注重4p關鍵要素的同時,反映出在營銷體系中各種交叉功能的組合,其重點在于赢得客戶。這樣,營銷重點從客戶需求進一步轉移到客戶保持上并且保證企業把适當的時間、資金和管理資源直接集中在這兩個關鍵任務上。
客服系統可以說是CRM系統的延伸,主要提供在線客服聊天、機器人客服、幫助文檔、客戶反饋等功能。
# 4P(思想)産品(product) 價格(price) 渠道(place) 促銷(promotion)四個單詞的第一個字母縮寫為4P。
# CTI(計算機電話集成)CTI是英文“Computer Telecommunication Integration”的簡寫形式,翻譯為“計算機電話集成”,是呼叫中心(Call Center)系統的核心技術。
計算機電話集成技術是由傳統的“計算機電話集成技術(Computer Telephone Integration)”演變而來的、包含有數據通信及傳統語音通信網絡内容的一種電信集成技術,國外将其稱為“CT(Computer Telephony)”。傳統CTI技術關注的是如何将基于計算機的智能技術運用到電話的發送、接收及管理,而如今的CTI技術則要考慮對其他媒體類型信息的傳送,如傳真、電子郵件和視頻信号等問題。CTI技術跨計算機技術和電信技術兩大領域,涉及的内容很多,主要包括:用戶設備的信息系統、交互語音應答、呼叫中心系統、增值業務功能、IP電話和硬件核心技術等。
# DASH (開發規範)DASH (Desktop and mobile Architecture for System Hardware) 是由DMTF開發的一套規範,旨在為桌面和移動客戶端系統提供開放的基于标準的Web服務管理。DASH是一個綜合性框架,它提供了新一代标準,以便保護多供應商、分布式企業環境中桌面和移動系統的帶外及遠程管理的安全。DASH在整個産品系列(傳統的桌面系統、移動和膝上型計算機、刀片PC以及瘦客戶端)使用相同的工具、語法、語義和接口。
# PRM (合作夥伴關系管理)PRM是指合作夥伴關系管理,主要實現與内容和服務供應商、集團客戶等合作夥伴的複雜的收入分成、結算、評估及合作夥伴産品管理等功能。
# LabVIEW(檢測管理系統,分析檢測中心)LabVIEW是一種程序開發環境,由美國國家儀器(NI)公司研制開發,類似于C和BASIC開發環境,但是LabVIEW與其他計算機語言的顯著區别是:其他計算機語言都是采用基于文本的語言産生代碼,而LabVIEW使用的是圖形化編輯語言G編寫程序,産生的程序是框圖的形式。
LabVIEW軟件是NI設計平台的核心,也是開發測量或控制系統的理想選擇。
與 C 和BASIC 一樣,LabVIEW 也是通用的編程系統,有一個完成任何編程任務的龐大函數庫。LabVIEW的函數庫包括數據采集、GPIB、串口控制、數據分析、數據顯示及數據存儲,等等。LabVIEW 也有傳統的程序調試工具,如設置斷點、以動畫方式顯示數據及其子程序(子VI)的結果、單步執行等等,便于程序的調試。
LabVIEW(Laboratory Virtual Instrument Engineering Workbench)是一種用圖标代替文本行創建應用程序的圖形化編程語言。傳統文本編程語言根據語句和指令的先後順序決定程序的執行順序,而 LabVIEW 則采用數據流編程方式,程序框圖中節點之間的數據流向決定了VI及函數的執行順序。VI指虛拟儀器,是 LabVIEW 的程序模塊。
LabVIEW 提供很多外觀與傳統儀器(如示波器、萬用表)類似的控件,可用來方便地創建用戶界面。用戶界面在 LabVIEW 終于被稱為前面闆。使用圖标和連線,可以通過編程對前面闆上的對象進行控制。這就是圖形化源代碼,又稱G代碼。LabVIEW 圖形化源代碼在某種程度上類似于流程圖,因此又被稱作程序框圖代碼。LabVIEW開發環境集成了工程師和科學家快速構建各種應用所需的所有工具,旨在幫助工程師和科學家解決問題、提高生産力和不斷創新。
# APM (應用性能管理 & 監控)APM是Application Performance Management & Monitoring(應用性能管理 & 監控)的簡稱,是用來監控和管理應用軟件是否有效運行的,為上面所說的系統提供相關的監控。
# EIP(企業信息門戶)EIP 是Enterprise Information Portal(企業信息門戶)的簡稱,當一公司把前面所提到的OA、進銷存、财務等等系統都使用上之後,使用人員需要在各個系統之間來回切換,非常麻煩低效,于是EIP就出現了,它就是把各種應用系統統一集成到一個入口系統中,在一平台時管理各個業務。
# IQC (質量控制)IQC的英文全稱為:Incoming Quality Control,意思為來料質量控制。IQC的側重點在來料質量檢驗上,來料質量控制的功能較弱。IQC的工作方向是從被動檢驗轉變到主動控制,将質量控制前移,把質量問題發現在最前端,減少質量成本,達到有效控制,并協助供應商提高内部質量控制水平。
# OQC(出貨檢驗)出貨檢驗(FQC/OQC,英文全稱為Final Quality Control/Outgoing Quality Control)是指産品在出貨之前為保證出貨産品滿足客戶品質要求所進行的檢驗。
# PQC(制程質量控制)過程質量控制(制程質量控制),(Process Quality Control)PQC,過程控制簡稱。PQC是指那些對于在公差内部的結果,無論在什麼位置,靠近目标值與否,顧客滿意度無明顯變化,但是一旦該測量結果超出規格,那麼顧客滿意度會像抛物線一樣急劇下滑。
# KPI (關鍵績效指标)關鍵績效指标(KPI, 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是通過對組織内部流程的輸入端、輸出端的關鍵參數進行設置、取樣、計算、分析,衡量流程績效的一種目标式量化管理指标,是把企業的戰略目标分解為可操作的工作目标的工具,是企業績效管理的基礎。KPI可以是部門主管明确部門的主要責任,并以此為基礎,明确部門人員的業績衡量指标。建立明确的切實可行的KPI體系,是做好績效管理的關鍵。關鍵績效指标是用于衡量工作人員工作績效表現的量化指标,是績效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
KPI法符合一個重要的管理原理——“二八原理”。在一個企業的價值創造過程中,存在着“80/20”的規律,即20%的骨幹人員創造企業80%的價值;而且在每一位員工身上“二八原理”同樣适用,即 80%的工作任務是由20%的關鍵行為完成的。因此,必須抓住20%的關鍵行為,對之進行分析和衡量,這樣就能抓住業績評價的重心。
KPA(Key Process Area)意為關鍵過程領域,這些關鍵過程領域指出了企業需要集中力量改進和解決問題的過程。同時,這些關鍵過程領域指明了為了要達到該能力成熟度等級所需要解決的具體問題。每個KPA都明确地列出一個或多個的目标(Goal),并且指明了一組相關聯的關鍵實踐(Key Practices)。實施這些關鍵實踐就能實現這個關鍵過程域的目标,從而達到增加過程能力的效果。KRA(Key Result Areas)意為關鍵結果領域,它是為實現企業整體目标、不可或缺的、必須取得滿意結果的領域,是企業關鍵成功要素的聚集地。
# SPC(統計過程控制)統計過程控制(Statistical Process Control)是一種借助數理統計方法的過程控制工具。它對生産過程進行分析評價,根據反饋信息及時發現系統性因素出現的征兆,并采取措施消除其影響,使過程維持在僅受随機性因素影響的受控狀态,以達到控制質量的目的。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