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為天
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
事關國計民生和社會穩定
那麼
糧食豐收後如何儲存管理?
“大國糧倉”到底長什麼樣?
現在
跟着我們一起走進
南京市屬最大糧倉
⇩⇩⇩
南糧集團下屬的靈山糧庫
靈山糧庫有多大?
庫區共有6棟高大平房倉,每棟總長114米、寬24米,堆糧高度可達7米,總倉容達到10萬噸,其中成品糧低溫庫倉容7000噸。
10萬噸是啥概念?
打比方
按照南京1000萬人來算,一天消耗5000噸糧食,倉容可以保障南京人20天的糧食安全。
另外,靈山糧庫還有年加工稻谷10萬噸的大米加工廠和小麥20萬噸的面粉加工廠各一座。
“智慧”是靈山糧庫的關鍵詞
⇨ 2013年靈山糧庫成為江蘇省首批、南京市唯一的“數字化糧庫”建設試點單位,數字化糧庫系統于同年年底正式上線;
⇨ 2018年完成智能化建設集團全覆蓋;
⇨ 2020年在原有系統基礎上加快推進企業數字化轉型,全方位提高糧庫的信息化、自動化和智能化水平,實現糧油收發作業流程标準化、信息采集自動化、倉儲保管智能化、安防監測實時化和業務管理集成化,系統水平位居全省前列,獲得江蘇省糧油學會頒發的“科技創新先進企業”榮譽。
具體來說,智慧體現在“糧食儲存”和 “實時監控”兩方面。
糧食儲存:氮氣氣調儲糧和低溫儲糧
2020年起,南糧在全市市屬糧食企業中率先試點推進氮氣氣調和低溫免熏蒸兩大綠色儲糧技術運用,已完成10個倉房氮氣氣調改造、5個倉房低溫儲糧改造。
氮氣氣調儲糧:
氣調儲糧技術就是利用制氮機組通過從空氣中分離出氮氣充入糧倉,調整倉房内氣體成分,形成密閉糧倉内的缺氧環境,抑制有害生物的新陳代謝活動,達到控制害蟲的滋生和蔓延、抑制黴菌繁衍、降低糧食呼吸及生理代謝強度和延緩糧食品質的劣變,當氮氣濃度達到98%以上時可實現殺蟲目标,當氮氣濃度達到90%以上時可實現抑制害蟲生長的目的,在降低倉儲勞動強度、保持糧食品質、保護生态環境等方面起到積極作用。
低溫儲糧:
原糧倉(稻子、小麥倉),利用機械或自然冷源,或者改造通風管網,通過整倉降溫、環流降溫、表層控溫、内環流控溫等方式,抑制儲糧害蟲活動和黴菌滋生,延緩糧食陳化速度。成品糧倉(大米倉),倉門處還設置“風幕”,可在打開庫門瞬間阻斷外面空氣進入倉内。
劉玲玲
南京靈山糧食儲備庫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
通過整倉控溫、表層控溫還有内環流等等方式綜合應用,使它年平均溫度在15℃以下,最高溫度不超過20℃。
實時監控:多點位糧情“一圖縱覽”
原糧倉(稻子、小麥倉):以26号倉為例,糧堆内預埋了210處電阻測溫點,數據通過物聯網技術自動回傳“智慧糧庫”系統,可呈多點位三維動态顯示,并進行多倉數據對比、糧食溫度、倉内溫度、倉外溫度曲線分析等。
2021年系統升級,新增的糧情自動巡檢功能,能每日定時對南糧3個庫點共計60個糧倉進行糧情自動巡檢,一旦檢測到糧溫超過警戒值便立即觸發系統警報,提醒保管人員及時處理,保障糧食倉儲安全。
對比人工測溫以往每倉需要配備3人花費半小時,點位測溫 自動巡檢系統效率提升約200倍。
成品糧倉(大米倉):以5号倉為例,設有30個測溫點,通過無線采集器每10分鐘采集一次。
周虹
南京靈山糧食儲備庫有限公司保管員
采集到的數據會總體彙合在多功能櫃。我們設定的溫度是18℃,超過這個溫度的話就不利于大米的儲存了,自動降溫設備就自動開啟了。
新聞多一點
糧食能存儲多長時間?
到期之後,糧食怎麼辦?
根據國家相關規定,一般稻谷儲存不超過2年,小麥不超過3年。通過低溫等儲糧技術的應用,在保證糧食品質的情況下,可以适當延長儲存時間。
成品大米一般保質期是12個月,靈山糧庫一般5-6個月會輪換一次,以保證大米品質不受影響。
靈山糧庫是南糧集團7個儲存庫之一。
南糧集團2011年10月成立,下設南京新港糧油食品市場、南京石埠橋糧食儲備庫有限公司、南京現代糧食物流有限公司、南京靈山糧食儲備庫有限公司、南京天嘉投資有限公司、南京南糧晶潤商貿有限公司等7個全資子公司。現有倉容28萬噸,油脂罐容約14萬噸,常年承擔着省、市糧油儲備職能,是市屬規模最大糧油保供基地;下屬新港糧油食品市場年糧食輪換經營總量近60萬噸,糧油市場年交易總量近60萬噸,是全市最主要的專業糧油批發市場,為保障南京市糧食安全和市場穩定服務。
張榮廣
南京糧食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黨委副書記
近十年,我們主要實施了綠色儲糧和數字化糧庫的建設。一個是大力減少人工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另一個最主要是保證了糧食品質,助力老百姓從“吃得飽”到“吃得好”轉變。
記者:洪雲菊
編輯:小麗
執行主編:馮薇 主編:王輝
部分來源:南京新聞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