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肝是一個可逆性疾病,是全身性疾病在肝髒的一種病理表現,如果能早期發現,及時幹預,針對病因及時綜合治療,肝内病變在進一步演變為肝硬化以前仍可得到逆轉。
一、如何發現脂肪肝
脂肪肝超聲檢測簡便、價廉、無創,是脂肪肝的首選診斷方法。臨床上依據超聲波衰減程度對脂肪肝分為輕度脂肪肝、中度脂肪肝、重度脂肪肝。
另外,還有CT檢查、MRI檢查、肝活檢。一般來說臨床主要考慮行B超和CT檢查。由于CT具有一定的輻射,而B超的清晰度和準确性不如CT檢查,因此如何選擇,患者需要聽從醫生的建議。
二、建議以下脂肪肝患者,進入脂肪肝專病門診,進一步篩查與評估脂肪肝:
1)超聲發現有脂肪肝或肝髒脂肪浸潤;
2)不明原因的肝功能酶學異常;
3)肥胖症、高甘油三酯(TG)血症、2型糖尿病(T2DM)、高血壓病、高尿酸血症患者以及長期飲酒者。
感染病科脂肪肝聯合門診時間:周四下午;由感染病科、健康管理中心、内分泌科、營養科多名專家聯合坐診。
三、如何治療脂肪肝
1)病因治療 去除病因和誘因,治療原發疾病
飲酒者應盡快戒酒;
糖尿病者要控制血糖,改善胰島素抵抗;
營養不良者要糾正營養不良;
肥胖者要控制體重,逐漸減肥,不能太快,改變多坐少動的生活方式,改變高脂肪、高熱量的飲食結構;
高血脂者應合理用藥降低血脂(醫生指導下);
避免接觸化學毒物和使用激素等藥物。
2)飲食治療 節制飲食
飲食治療的原則:
調整飲食結構,适宜的熱能攝取,合理分配三大營養要素并兼顧其質量,提倡高蛋白、低糖、低脂肪飲食,适當補充維生素、礦物質及膳食纖維,戒酒,改變過量進食、頻繁進食、喜食零食以及吃宵夜等不良飲食習慣,與其他運動療法和行為修正療法綜合治療。
脂肪肝患者最好以改善脂肪肝伴随的血脂、血糖、胰島素抵抗等效果作為指标。
肥胖性脂肪肝飲食要點:
應控制膳食熱卡總量,建議每日減少2090~4180kJ (500~1000kcal)能量飲食,采用低能量的平衡飲食,也可采用限能量代餐或間隙性斷食療法,減重的理想速度為0.5~1kg/周,建議不要超過1.5kg/周,旨在半年内體質量下降5%~10%。建議膳食定量,宜低糖低脂的平衡膳食,不用或減少含糖飲料,減少飽和脂肪(動物脂肪和棕榈油等)和反式脂肪(油炸食品)的攝入,增加膳食纖維(豆類、全谷物類、蔬菜和水果等)含量。
糖尿病性脂肪肝飲食要點:
低熱卡、低脂肪的高纖維素飲食,碳水化合物可占總熱能的60%,合并糖尿病腎病者蛋白攝入量控制在1.0g/Kg之内。
高脂血症性脂肪肝飲食要點:
限制動物脂肪和膽固醇攝入,增加脂類中多不飽和脂肪酸的比例。限制單糖和雙糖攝入。多吃香菇、木耳、芹菜、山楂、綠豆芽、茭白、番茄、黃瓜。
酒精性脂肪肝飲食要點:
酒精性脂肪肝的患者在飲食上切記不能飲酒,建議高蛋白、低脂肪飲食,還有要補充維生素,因為酒精性脂肪肝的患者常有維生素,尤其是B族維生素缺乏,葉酸缺乏,要注意補充這些營養物質。
3)運動治療 中等強度有氧運動、30min/次,>4次/周
對肥胖、糖尿病、高脂血症引起的脂肪性肝炎患者,可在醫生指導下完成用中等強度有氧運動(如騎自行車、快速步行、遊泳、跳舞等),每周4次以上,累計時間150min為宜,運動後靶心率為170-年齡。每周最好進行2~3次輕或中度阻力性肌肉運動(舉啞鈴、俯卧撐、彈力帶等),以獲得更大程度的代謝改善。應強調飲食和運動治療相結合。FPG>14mmol/L、血糖波動較大、有糖尿病急性代謝并發症以及心腎等器官嚴重并發症者不宜劇烈運動。
4)藥物治療 在醫生的指導下予以藥物治療
改善胰島素抵抗、控制血糖,調整血脂紊亂。不亂服用藥物和保健品。
四、脂肪性肝病患者的随訪與檢測
1)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建議密切測量體重、腰圍、血壓,每3~6個月檢測肝功能、血脂和血糖等生物化學指标,每6~12個月進行包括肝髒、膽囊和脾髒在内的上腹部超聲波檢查。有條件時,可通過肝髒瞬時彈性檢測儀監測肝髒彈性值和受控衰減參數(CAP)值的變化,敏感判斷慢性肝病患者是否存在肝纖維化和肝硬化。疑似肝硬化患者應篩查食管胃底靜脈曲張和原發性肝癌。根據患者實際情況并參照有關診療指南,篩查肝外腫瘤(如結直腸腫瘤、乳腺腫瘤等)。
2)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建議每3個月要做常規生物化學檢測和肝髒瞬時彈性監測,酒精性肝硬化患者每半年進行1次超聲波和甲胎蛋白檢查,每年做1次CT或MRI掃描,篩查酒精相關的其他終末期器官損傷的證據。
五、怎麼預防脂肪肝
1)避免嗜酒
2)控制體重
3)堅持鍛煉
4)合理膳食
5)控制血糖
6)控制血脂
7)遠離毒物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