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旅遊

 > 麗水的風景區

麗水的風景區

旅遊 更新时间:2025-02-03 00:10:57

#金融知識普及月#

□益輝(商務金融财經評論員)

麗水的風景區(麗水一座因山而秀)1

麗水古稱處州,别名蓮都,始名于隋開皇九年(公元589年),迄今已有1400多年曆史。麗水是浙西南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也是浙江省轄陸地面積最大的地級城市。

麗水自古秀山麗水,因山而秀,以水而興。山是江浙之巅、水是六江之源,被譽為“浙江綠谷”,生态環境優良指數連續17年被評為全省第一,也是華東地區重要生态屏障。

麗水地處浙西南部,是全省陸域面積最大的地級市,轄9個縣(市、區)分别為:蓮都區、龍泉市和青田、雲和、慶元、缙雲、遂昌、松陽、景甯縣,總人口270萬,這裡曆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

通濟堰是浙江省最古老的大型水利工程。龍泉青瓷、龍泉寶劍、青田石雕合稱為“麗水三寶”,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麗水擁有“國家級生态示範區”“中國攝影之鄉”“中國民間藝術之鄉”“中國長壽之鄉”“中國氣候養生之鄉”“國際休閑養生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森林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衛生城市”等10多張金名片。攝影文化、華僑文化、畲族文化等具有鮮明地方特色的文化在發展中提升,在傳承中創新,展現出獨特的魅力。

熟悉麗水的人都知道,麗水的生态環境質量除了保持在浙江全省第一,秉承“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和“秀山秀水、養生福地”的特色,也是麗水總體規劃的一個重要環節。

目前,在浙江11個省轄市當中,僅有麗水市為“一市一區”。浙江對麗水考核并不是GDP,而是GEP,指的是生态系統生産總值。麗水的人口雖然隻有200多萬,但是麗水的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在全國排到了第39位。

浙江城鎮空間的規劃中,像“金義都市區”“溫州都市區”都将輻射影響到麗水的城鎮群發展;尤其是随着國家層面針對浙西南老區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規劃,麗水的城市布局更需要一個優化。因此,守護秀山麗水, 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和中國傳統的山水文化的結合,是麗水向世界展示未來山水城市的中國方案。

“山水城市”的概念,是由錢學森先生于1990年首先提出來的,是從中國傳統的山水自然觀、天人合一哲學觀基礎上對未來城市的構想,實質是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展。

麗水四大百億工程,怎麼看?

目前,麗水市規劃部門在山水自然觀、天人合一哲學思想的基礎上,把瓯江山水詩詞、山水畫、本土古典園林建築融合在一起,以其獨到的意境提出未來中國城市發展的構想:以人和自然和諧相處作為出發點、以尊重自然保護環境、提升人民群衆的幸福感為原則,創造出獨具麗水特色的城市景觀;

以全面實現可持續發展為目标的現代化城市,做到自然生态理念、中國傳統文化和現代高科技的融合與集成,把國内外現有的田園城市、園林城市和森林城市等城市理念進行繼承和發展,代表了人們生活方式和生活環境向自然回歸,卻不失現代化便捷的願望和未來城市的發展方向。

念好“山字經”,奏響山水“融合曲”,讓在城中遊“山景”成為可能。以山形确定城鎮格局,依水形确定組團形态,創新提出麗水新“八景”,分别是山水畫眼、南明之心、琵琶樂島、山水新居、山水智谷、九龍炫彩、碧湖新鎮和山水藝洲。

同時,以滲透、織補、融合的空間方式重塑兩類山水單元,依靠水網、路網串聯重點特色村莊,形成城鎮鑲嵌、鄉村成網的山水格局。

此外,保證臨江山水界面占比總體大于60%,新增城鎮連續界面小于1公裡,重點控制12條觀山視廊,并對兩岸整體高度進行控制、引導。

“十四五”期間,麗水規劃水利建設項目總投資947.87億元。其中,實施類項目總投資609.87億元,計劃完成投資275.96億元;儲備類總投資338億元。

我們了解到,“十四五”期間,麗水市将通過實施水利投資倍增計劃,建設四大百億工程,深入推進補短闆和強監管工作,建設幸福瓯江,建成一批“重要窗口”水利标志性成果,率先高水平建成全域幸福河湖,全力打造長江以南地區幸福河樣闆和全國幸福河的先行示範區。

“三個領跑全國”、“五個全省領先”

1、綠色水電領跑全國,2020年11月麗水創成全國首個區域性國際綠色水電示範區。在全國率先出台《麗水市農村水電站生态流量分類核定與監測指導意見》等地方性意見規範。三年來,累計完成823座小水電清理整改,創成114座綠色水電,占全省58%,全國19%。其中2020年創成56座,綠色水電數量居全國地級市首位。

2、水文化領跑全國,麗水水文化研究會開展水文化遺産普查工作,查清全市1800多處水文化遺産的基本情況,并被評為麗水市3A級社會組織。完成《水文化遺産保護與利用規劃》編制;組織開展并完成《瓯江山水詩之路水文化支撐利用研究》課題;謀劃開展《麗水市水旅融合規劃》編制。

3、河權制度改革領跑全國,麗水青田縣農村河道使用經營權抵押貸款工作進入實質性實施階段,全國首筆20萬河權貸順利發放。

累計完成1520公裡河道的“權改革”,覆蓋54個鄉鎮,覆蓋率31.2%。改革後的每公裡河道能夠為農民增收8000元以上,農村飲用水工程數量全省領先。三年累計投入資金22.05億元,新增達标提标人口109.3萬人,達标人口覆蓋率達到97.8%。全市農村供水工程數達3452個建設項目,占全省三分之一,居全省第一。

4、在美麗河湖創建全省領先,完成中小流域治理97公裡,堤防的标準化創建6段;完成19541公裡河道管理範圍的劃界;完成山塘綜合整治27座、病險水庫除險加固5座。累計創成省級美麗河湖41條、樂水小鎮28個、水美鄉村164個。省級美麗河湖創建完成率為200%,為全省最高(全省平均完成率140%)。

5、在水利強監管全省領先,強監管工作完成300多個,在建和運行項目檢查獲得省水利廳領導的充分肯定,省水利廳編發強監管工作簡報,向全省水利系統推廣。

6、在大花園瓯江綠道建設全省領先,三年累計完成投資89.5億元(其中2020年28.64億元),建成了瓯江綠道市本級先行段、缙雲仙都風情綠道等。其中,缙雲仙都風情綠道等4條綠道榮獲省級最美綠道。累計公裡數達3022公裡,綠道裡程居全省第一。

7、在水文工作全省領先,投入資金5085萬,完成415個水文防汛“5 1”站點建設,完成投資數列全省11個地級市第一位,完成站點數列全省第一,占全省的17.34%。水雨情遙測站通暢率達99.82%,居全省第一。在首屆全省水文情報預報技術競賽中榮獲多個獎項,《瓯江流域石牛坡面徑流場水土保持監測關鍵技術研究》獲得“浙江省科學技術成果”。

8、農村飲用水工程數量全省領先,三年累計投入資金22.05億元,新增達标提标人口109.3萬人,達标人口覆蓋率達到97.8%。全市農村供水工程數達3452個建設項目,占全省三分之一,居全省第一。

四大百億工程

未來五年,四大百億工程會讓麗水富集的水資源優勢真正成為強市富民的“源頭活水”,讓蘊含于“綠水青山”之中的生态資源、産品價值源源不斷地變為地方發展、百姓手中的“金山銀山”。

1、聚焦山區小流域山洪防禦,建設百億水安全工程。建設高品質堤防工程。實施600公裡河道綜合治理,實施30條山洪溝治理。續建蘭溪橋(擴建)等2座水庫,新建蓮湖等5座水庫,新增總庫容3.52億立方米,新增防洪庫容1.37億立方米。啟動38座病險水庫和208座病險山塘清零銷号行動;投資2.86億元,新建288個水文測站,站點總數達到1691個,平均10平方公裡一個。

2、聚焦百鎮千村水美,建設百億水生态工程。推進大溪治理提升改造等33個水生态保護與修複項目建設。完成農村溝渠整治500公裡,打造樂水小鎮100個和水美鄉村1000個。完成潛明水庫等治理,力争新增45條(個)以上美麗河湖,150座美麗山塘。

3、聚焦華東地區水資源配置,建設百億水資源工程。推進39座浙西南大中型水庫群項目,完成遂昌清水源等4座水源工程建設,新增年供水能力1.7億立方米,力争将麗水建設成為華東地區規模最大、水質最優、供給最穩的天然水塔。創建蓮都碧湖等“現代綠色灌區”示範樣闆,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達到0.59以上。推進水源工程、水廠工程、管網工程建設,規模化供水工程人口覆蓋率提高至76.33%以上。

4、聚焦水生态産品價值實現,建設百億水經濟工程。以“河權貸”激發水産權,構建全國性的綠色水電交易平台,創建水旅融合載體(含水文化)100個,力争涉水産業增加值占GDP比重提高至3%以上。

“三個領跑全國”、“五個全省領先”,實施四大百億工程,完善水利設施網絡,提升水利治理能力,是展示麗水以水而興的重要舉措。

麗水“利水”資金從哪來?

俗話說: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為了加快推進水利高質量發展,麗水按照水利部和省政府關于投融資改革有關要求,落實浙江省水利廳印發《關于深化水利投融資改革推進新階段水利高質量發展的若幹意見》。

麗水的風景區(麗水一座因山而秀)2

一、麗水水利投融資新八大法

1、首先是積極争取财政性資金支持

争取中央資金政策的支持。做好項目儲備工作,将水利項目列入“十四五”水安全保障規劃、解決防汛薄弱環節實施方案等國家規劃,是解決麗水水利項目資金的重中之重。

另外,對符合條件的項目,還利用對革命老區政策,争取中央對海峽西岸經濟區、浙西南革命老區、長三角一體化示範區等的支持政策和資金補助。這是發達省市地區,學習欠發達地區争取中央對水利項目資金支持的新案例。

争取省财政資金支持。按《浙江省水利建設與發展專項資金管理辦法》的重點項目保障資金辦法,把項目與管理任務優化績效與資金安排挂鈎機制,完善“以獎代補”政策,優先保障病險水庫除險加固、重要山塘整治及幸福河湖建設等民生實事資金需求。争取地方财政加大對水利的投入,要充分利用調整還有就是完善土地出讓收入優先用于農業農村的政策,在一般公共預算水利投入不減少的前提下,争取地方政府财政資金支持。

2、做強政府投融資平台

學習借鑒上虞、甯海、餘姚等地的經驗做法,鼓勵将水庫、引調水及其他水利優質資産等注入投融資平台,探索建立河湖庫疏浚砂石收益反哺水利建設的有效機制,并通過股權投資、多業務融合、合作經營或發行企業債直接融資等方式,做大平台資産,增強市場化運作能力,保障水利項目建設資金需求。

3、吸引央企國企投入建設

充分發揮浙江省政府與三峽集團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的導向作用,各地要加大重大水利項目推介力度,加強與三峽集團、南水北調集團等央企的合作。通過參股、股權合作、特許經營等方式,吸引社會資本參與我省水利工程建設運營。

4、加強與金融機構的合作,用好金融支持水利的優惠政策

各地要與金融機構建立聯系對接工作機制,主動搭建銀項合作平台,推動重大水利項目落地。通過“一項一策”“一項一議”等方式,推動雙方提前謀劃銀項合作,共同協調項目融資事項,增進政銀企合作共識。探索企業經營性收入用于項目融資平衡的實現路徑,依法合規推進綜合還貸。

利用麗水和省水利廳與省農發行簽訂的戰略合作協議等,用好用足金融支持水利的各項優惠政策,對有一定收益的項目利用供水、發電等經營性收益,由水利投資公司按市場化原則統一運作争取金融資金支持;對整體規劃、整體立項、整體實施的海塘安瀾等重大項目,創新融資模式、探索按功能分攤原則進行項目融資;對沒有直接收益的河湖治理等項目,探索通過結合周邊拆遷、土地綜合整治、功能融合提升等方式組成綜合體項目進行融資。

5、積極盤活水利存量資産

推進水利領域不動産投資信托基金(REITs)試點,通過盤活水庫等存量優質資産,開展資産證券化,利用基金收購基礎設施資産支持證券的回收資金,用于新的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形成投資良性循環。利用好《引導社會資本參與盤活國有存量資産中央預算内投資示範專項管理辦法》等政策,積極争取中央對前期工作經費的支持。

沿海各地要綜合考慮一、二線海塘聯合防禦能力,合理确定二線塘的空間位置和工程布局,在滿足防潮安全的前提下,研究與文旅、休閑、綠道、綠化等相結合的多維開發利用價值;研究其他備塘的調整退出機制,引導合理發揮備塘生态、文化、便民等綜合功能,探索通過備塘砂石資源、土地指标等收益,優先用于海塘等重大項目建設的融資路徑。

對于規模較大、當前收益較好或增長潛力較大、權屬清晰的存量資産,可采用轉讓-運營-移交(TOT)、改建-運營-移交(ROT)等模式,盤活存量水利資産,切實形成有效投資。例如,通過TOT方式盤活水庫存量資産,降低政府債務風險,形成存量資産和新增投資的良性循環,對于提升基礎設施運營管理水平、拓寬社會投資渠道、合理擴大有效投資以及降低政府債務風險等具有重要意義。

6、積極利用産業基金

在積極争取産業基金支持方面,麗水抓住水利基礎設施建設納入省産業基金重點投向和範圍的有利條件,謀劃好幸福河湖建設、農村水利與鄉村振興産業發展的深度融合,積極申報水利項目納入基金儲備庫,主動争取産業基金加大投入。

7、全力争取政府債券支持,打造融資平台

對符合條件的項目可申請地方政府債券予以支持。對于有收益且能實現融資收益平衡的項目,積極争取納入專項債項目儲備庫,申請專項債券資金支持;對沒有直接收益的項目,積極争取一般債券,或以縣域為單元、整體立項實施的方式增強項目收益,争取專項債券支持。

8、推進水權交易試點

規範明晰區域、取用水戶的初始水權,鼓勵開展流域間、地區間、用水戶間等多種形式的用水權交易,積極探索用水權等綠色權益擔保與交易試點,推進水權方、用水方通過用水權抵押轉讓等方式,提升水權市場化水平和水利工程融資能力。

二、争取獲得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支持

2022年8月24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做出部署,決定在3000億元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已落到項目的基礎上,再增加3000億元以上額度。

8月31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再次做出部署,要求在用好新增3000億元以上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基礎上,根據實際需要擴大規模,對符合條件的成熟項目滿足資金需求,避免出現“項目等資金”的情況。水利部門務必要搶抓這又一重大機遇,用足用好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

近期,一批重大水利項目成功獲得由國家開發銀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設立的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基金的支持,有效解決了制約項目建設的資本金缺口問題,為後續貸款融資配套奠定了基礎。

其中,國家開發銀行(以下簡稱“國開行”)自成立以來,始終把水利作為重點支持領域,支持了一大批重大水利工程以及民生水利項目。近年來,國開行不斷加大對水利行業融資支持。截至2022年6月底,累計投放水利資金13342億元,是我國水利融資主力銀行。

比如,8月31日,總投資606億元的環北部灣廣東水資源配置工程開工建設,項目獲得了國家開發銀行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60.64億元資金支持,項目資本金得到補充。

基礎設施投資基金的意義不僅僅在于補充資本金,還能撬動多倍于自身體量的其他投資。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的設立,為水利項目開工建設特别是加快重大水利項目開工注入了催化劑。用足用好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基金,将形成加快水利基礎設施建設的強大合力,成為破解資本金到位難題。

1996年,國務院印發關于固定資産投資項目試行資本金制度的通知,開啟了我國固定資産投資項目資本金制度的序幕。作為項目總投資中由投資者認繳的出資額,資本金對于建設項目來說須是非債務性資金,投資者不得以任何方式抽回。

簡單來講,資本金可以理解為項目的啟動資金或者“本錢”,設立資本金既可以避免投資者“空手套白狼”,也可以表明投資者對項目的看好态度,吸引更多資本加入。對于水利項目來說亦是如此,特别是對于重大水利工程項目,缺乏資本金嚴重制約着項目落地。“水利項目一般要求資本金比例最低為20%,隻有先有了20%的資本金,才能籌集到剩餘80%的投資。

以往,水利項目的資本金籌集渠道主要包括政府财政投入、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社會資本投入等。今年,受經濟下行壓力影響,地方政府财力緊張,資本金如何籌措成為影響重大水利項目開工建設的掣肘難題。對亟需資本金支持的水利項目來說無疑是重大機遇。

相比于普通商業貸款,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具有期限長、利率低、到位快的優勢,既能解決項目資本金不足的燃眉之急,控制融資成本,又能撬動更多資本參與投資,盡快形成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實物工作量。

比如,以一項總投資100億元的重大項目為例,按照20%的資本金比例,以及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最多可以用來補充項目全部資本金的50%的規定,基礎設施投資基金最多可解決10億元的資本金缺口。而這10億元資本金,不僅能撬動投資者出資10億元資本金,還能撬動項目從其他渠道貸款80億元,加起來一共是100億元投資,起到“四兩撥千斤”作用。

今年上半年,麗水70個市重點實施類項目中新建項目18個,目前已開工14個,累計完成投資48.5億元,年度投資完成率達到65%,其中20個項目投資完成率超100%。全時項目建設持續加快,帶動投資繼續保持較快增長,今年上半年固定資産投資同比增長16.2%,增幅位列全市第一。其中,工業投資同比增長24.1%,制造業投資同比增長37.2%。良好的經濟發展勢頭,為麗水經濟建設奠定了堅實基礎。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旅遊资讯推荐

热门旅遊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