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人善舉鑄就文明?讓凡人善舉成為城市文明的“助推器”,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凡人善舉鑄就文明?我們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這個問題吧!
讓凡人善舉成為城市文明的“助推器”
——山東青島膠州市推出建設好家庭、涵養好家教、培養好家風系列舉措
光明日報記者 劉豔傑 光明日報通訊員 劉偉
“古人雲‘志不強者智不達,言不信者行不果’。隻有像季布、司馬光、匡衡這樣意志堅強、說話算數、做事果敢的人才能做成事、成大事……”
日前,山東省青島市膠州市膠萊街道王珠新村的家風大講堂正式開講,來自膠州市第十五中學的教師姚雨佳用一個個通俗易懂的小故事解讀着經典的家風家訓;台下,周邊村莊的中小學學生、家長和本村村民正聽得津津有味。
膠州是全國文明城市,今年以來,該市以“尚德膠州”品牌建設為核心,注重發揮家庭家教家風在基層社會治理中的重要作用,推出了一系列建設好家庭、涵養好家教、培養好家風的舉措,凝聚起向上向善的力量,讓凡人善舉成為城市文明的“助推器”。
“姚老師不僅講家風家訓故事,還講村裡的事、身邊的事,俺們都願意聽!”王珠新村村民張曉曉說。
“我們請老師來講課的時候一直強調,宣講内容一定要接地氣,家風事例可以由小及大、家風對象可以由己及人。”膠萊街道黨工委委員王厚梅介紹。
“與城市相比,農村孩子的家庭教育軟硬件相對薄弱。為了彌補這個不足,我們創辦了青島第一所家長夜校大講堂。”膠州市第十七中學校長劉乃志告訴記者,通過大講堂這個平台,學校圍繞青春期孩子成長中的重要問題,引導家長們用科學高效的方法與孩子相處。
膠州市教體局局長馬加波說,孩子就像一張白紙,可塑性極強。學校、家庭、社會要給他們營造一個真善美的“德育場”,将德育教育滲透到教育的點點滴滴,讓每個孩子都能感受到愛,既愛自己又愛身邊的人。
為了将家風教育活動深入持久開展下去,膠州市在各鎮街試點打造了示範光榮街、示範光榮榜,用身邊的人教育和帶動周圍的人,促進村民們比學趕超,不斷提升文明水平。
“光榮榜上預留的位置還有很多,每個村民都有機會上榜。”李哥莊鎮辛疃新村黨委書記葉樹及介紹說。辛疃新村人口6191人,2020年度,全村評選出41戶“最美家庭”、4名“最美空港人”、2位“最佳保潔員”,32名“好媳婦”、30名“好婆婆”,每次評選出來的身邊典型一公布,立刻就會吸引大家的眼球。
“甯常欽拾金不昧,撿到一部外村的手機并物歸原主,加5分”“遲增桂利用5積分兌換洗潔精一瓶”……在王珠新村“好家風”美德評議積分台賬上,村民們的積分收支情況一目了然。
“積分可以當錢花,大夥參與社區治理的勁頭更足了。”辛疃新村村民黃仁蘭告訴記者,她參與了幾次社區衛生清潔活動,攢的積分兌換了一提抽紙。
葉樹及說,市裡鼓勵各村結合實際成立美德評議會,根據村民日常行為進行動态積分,憑積分兌換查體大禮包、床品、米、面、油等;積分累計還可以與村民年終福利、享受上級政策和評先評優推薦挂鈎。
今年4月,膠州市發出了《關于開展注重‘家庭家教家風’建設打造平安膠州和諧膠州的倡議書》,倡議發出後,在各項活動中,湧現出了越來越多的志願者身影。
“俺爸常常提醒我,守護老百姓健康就是我的職責,更是我的本分。”膠州市衛生健康局員工劉海洋告訴記者,“敬業樂群、忠于職守”的家風讓他感受到了肩上的重任。在家人的鼓勵下,他一直戰鬥在疫情防控志願服務的第一線。
記者從膠州市志願者聯合會了解到,截至目前,膠州市志願組織有3216個,像劉海洋一樣的注冊志願者有15萬餘人,志願服務蔚然成風。
“隻有家風正,才能社風清,建設全國文明城市的目的也就達到了。”膠州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馬錦秀說。2017年,膠州以全國縣級市第一名的成績成為全國文明城市,并在2020年全國文明城市複審中再次取得第一名。
《光明日報》( 2021年09月23日10版)
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