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頭小巧,姿态優雅,佛肚竹盆景要細心,才能葉片常綠,福氣滿滿
植株本身的個頭就不是很高,将佛肚竹襯托着更優雅的姿态,看起來更加的别緻。相比其他竹子的翠綠色莖稈,佛肚竹在長大一定年紀後就會變成橙黃色。
但其實隻要養護的比較細心,那葉片依舊可以變得非常青綠。它和其他的竹子不同,每節都能帶給人肥大的感覺,好像彌勒佛的肚子一樣,因此才有了這個美稱。
平日裡栽種的時候,不管是采用什麼方法,都能夠将它的風雅姿态表現出來,帶給人挺俊秀氣、恬靜淡雅的感覺,看起來頗為别緻和美豔,就算是在冰凍天氣依舊并不會凋零。正因為如此,它也成為文人筆下所欣賞的花卉,也成為了一種最雅俗的畫色。
竹子本身就有着剛強、虛懷若谷、節節高升的象征,它也是對君子品性的诠釋,受到了無數人的追捧,也成為人們心中最典雅的精神追求。
想要讓它看起來更得體,我們還需要打造着别緻的造型,這樣才能更顯自然的美觀。在盆景的構造中,多半都會選擇高低次序、層次分明、廓形豁達的氣息,這樣才能打造着最典雅的複古之美,看起來更别緻幽情。
在花盆栽種的時候,可以選擇擺上5、7植株放在一起裝飾,并将主竹襯托出來,其他植株起到襯托的效果。如果植株的數量比較多,可以将其打造成對稱的元素美。盆器的選擇不能太深,根據打造的植株數量和大小,對其進行不同比例的裝飾,展示着最典雅的工藝之景。
此外我們也可以放上一些怪石、人鳥等雕塑,這樣就能夠打造着更幽情的氣息,這樣的話就能夠更顯立體襯托的欣賞美。
一般在5、9兩個月份更适合繁育,最常見的方法就是分株,将根部進行裁剪,随後将其進行移栽,很快就可以發芽。當然根系上一定要保留着一些土壤,這樣才能提升存活的概率。
在平日裡修剪的時候,我們要需要注意好将那些老弱病根須進行剪裁,這樣才能避免蒸發,可以在短時間内存活,這樣株型才能變得更美豔。
在種植之後,需要将它放在陰涼處10天,随後才能在半遮蔭的地方養上5天,之後才能放在陽光下培育,冬天注意氣溫在8℃以上就行。在3-9月份,每個月都要補充一次薄肥,平日裡還需要對那些徒長枝條進行修理,這樣才能打造着更别緻的盆景。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