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玄黃,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張。寒來暑往,秋收冬藏……
”天已過中秋,正是天高氣爽、金秋十月之時,也是農民們三秋大忙之際。
何為“三秋”,“三秋”指“秋收、秋秋種、秋管。每年白露到寒露節這段時日,是農民最為忙碌的季節。
古人講的“三秋”有多種含義。
“一日不見,如隔三秋”指情人、夫妻等的相思之苦,形容思念之情的愛之深重、情之意切,它的來曆源于《詩經》。
我國最早的詩集《詩經》《采葛》中有“彼采蕭兮,一日不見,如三秋兮。”宋代李彌遜《水調歌頭.次向伯恭芗林見寄》中有:“不見隐君子,一月比三秋。”三秋泛指時間長。
古人将秋天分為“孟秋、仲秋、季秋”。農曆七月為孟秋,八月為仲秋,九月為季秋,合稱“三秋。”孟秋之月寒蟬鳴,仲秋之月鴻雁來,季秋之月霜始降。
唐朝著名的經學家,秦王李世民府中的十八學士之一的孔穎達認為:“年有四時,時皆三月,三秋謂九月也。”
秋收:此時正值玉米、水稻、谷子、大豆、高粱、煙草、紅薯、花生、棉花、蘋果、梨、大棗等作物、果品收獲之時,是充滿豐收喜悅的季節。冀中一一帶講究:“白露早,寒露遲,秋分的麥子正當時。”此時,是搶秋種麥的最佳時節。田間地頭,到處是熱火朝天的景象,男女老少齊上陣,收玉米、谷子、大豆、芝麻,刨花生、紅薯等等,人們忙得不亦樂乎,以前,看農田裡,牲口車、拖拉機、三輪車,各種車輛一齊上,秋收搶的是時令,馬虎不得,近些年,随着全球氣候變暖,人們秋收的時間也逐漸往後推遲了。
秋種,農民更為忙碌,以種植冬小麥為主的華北平原為例,節氣不饒人,冬小麥雖然耐寒,但播種時令不能太早或太晚,太早氣溫過高,麥子發育迅速,冬小麥長得過高過快,容易凍傷不利它們安然越冬,而播種的太遲,氣溫下降過快,冬小麥又會植株羸弱,分孽太少,不利于小麥生長和來年的收成。
種植冬小麥,若農田墒情好,就要搶耕搶種,以前,生産力低下,以種冬小麥為例,先要騰地。如玉米地要先掰玉米、削秫稭、清出大田,然後起圈、拉糞、撒糞、肥,耕地、起墊地、耙地、耩地、蓋地,最後修麥畦。其中最累的活是起墊地,即平整土地,首先回填耕地時留的墑溝,然後再仔細平整土地。若是有地頭,更加費力。平地時把高處的土用鍬一鍬一鍬扔到地勢較低處,這種農活看似簡單,幹起來時既費力又費時,隻有平整好土地,才能把地耩好,莊稼才能好澆水,來年才會有好收成。
最技術活為耙地,耙為一長方形農具,中間斜着兩根豎框,以方便耙地的人在耙地時在上面站立,耙的下面是類似钯似的鐵齒。耙地時,耙上有繩,以方便耙地時,上下擡動耙具,把土塊耙碎,把地耙平整。耙地的好把式蹬在耙上,雙腿晃動,視田地平整程度,不時拽動耙繩,擡動耙具,用耙齒把土塊耙碎、利于土地保墒、土地平整、疏松土壤、利于大田耕種。初學農活的生手們,在拖拉機後面蹬耙要小心,不會耙地者不僅土塊耙不碎,耙齒撓出的土會越聚越土,聚到耙下,耙會打橫。地杷不平不說,耙到地高土多的地方,耙會打橫走,人在耙上手忙腳亂,拽耙繩不穩容易從耙上下來,誤傷身體,所以新手蹬耙,前面的拖拉機手要緩慢而開。
若逢今年土地幹旱,秋種時則日夜不停地要先澆地,或播種完後再澆蒙頭水。
花生、紅薯地若種小麥需早點收獲,撿地裡遺漏的花生、紅薯對老人、孩子來說責無旁貸,蹦蹦跳跳的孩子們對這項活計特别感興趣,專注而敬業。一天下來,大筐、小袋收獲頗豐,得到的獎勵也頗為誘人,甜到牙根的糖塊、糕點,四處在小朋友面前炫耀的鉛筆盒、筆記本……令人樂此不疲。
種上小麥,則要進行秋管。打麥場裡的玉米、大豆、谷子、高粱芝麻等堆積如山,刨出的紅薯需晾一段時間再吃,才能又甜又面,豐收的花生、紅棗攤了滿房、滿地,麥田裡基本沒活,隻等初冬打凍水,打了凍水的麥田能增加麥苗抗寒性,讓麥苗安全越冬。
過了三秋大忙季節,秋天的影子愈離愈遠,冬的肅殺之氣将籠罩大地。秋後的時光短暫而令人留戀,棉花、尖椒運到家中,棉桃在閑暇的日子裡,再剝出晾曬,紅薯入窖、菜地裡咨意生長的大白菜用草繩束縛綁起來,綁好的大白菜長得緊密、瓷實,玉米、大豆、稻谷等,賣的賣、入囤的入囤,日子在不經意間從忙碌的指尖中溜走,西北風漸起、落葉飄然而下,大自然又開啟了四季中最後的時光模式,冬天來了。
(圖片來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