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視頻:《此即吾家》
在中國版圖的最西端,天山山脈和昆侖山脈交彙,帕米爾高原高高隆起,形成一道道壁立千仞的奇觀。在雄偉冰峰的縫隙間,麥爾幹·托依齊拜克駕駛皮卡車載着我們一路前行。
離開國道,從村落駛出,幾十公裡的山路再也沒有平坦過。剛剛經曆了颠簸的石子路,又被一條冰河擋住了去路,麥爾幹挑了最平坦的地方,“轟”一腳油門沖過冰河去,轉眼又鑽進了高聳入雲的大山……這條路,麥爾幹走了30多年,他的母親布茹瑪汗則走了60年。
天山山脈(駝色)和昆侖山脈(黛色)在此交彙。 雷冊淵 攝
這裡是“中國西極”——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簡稱克州)烏恰縣吉根鄉。60年來,布茹瑪汗·毛勒朵義務守護邊境,在數萬塊石頭上刻下“中國”二字。
烏恰縣離祖國的心髒很遠,卻離主權很近。有人說:“在這裡,每一座氈房都是一個流動的哨所,每一個牧民就是一座活着的界碑。”
【一】
在中國2.2萬公裡的陸地邊境線中,新疆占了四分之一,其中,最西一段的1195公裡位于克州境内。在這段曲折邊境線的褶皺深處,有一個并不起眼的點——冬古拉瑪。它是克州250餘個通外山口之一,是帕米爾高原上通往吉爾吉斯斯坦的一處邊防要隘。
這裡曾與世隔絕,人迹罕至。直到60年前,19歲的布茹瑪汗跟随丈夫在冬古拉瑪安了家,守護國土從此成了她一生的事業。
布茹瑪汗·毛勒朵 司占偉 攝
故事要從更早的時候講起。1942年,布茹瑪汗出生在克州烏恰縣吉根鄉一個貧苦的牧民家庭。她還記得,自己小時候,父親幫别人放羊,每天換回的一點糧食“雙手就能捧完”。她也記得,那一天,父親和其他一些牧民被壞人抓去,綁到村口,用釘子釘穿腳闆,隻為叫他們乖乖聽話。她12歲那年,嫁到第一任婆家,冬天一個人到河裡去背冰,在天寒地凍的雪地裡摔了一跤又一跤,被剛好路過的父親看到,心疼地把自己接回了家……
新疆解放後,腳下的這片土地有了庇護,日子終于一天天好了起來。父親總對她說:“以前那些人是搶奪東西的強盜,隻有解放軍才能保護我們。”“身後這片土地是我們的祖國、我們的家鄉,無論發生什麼,也不能把自己的家守小了。”
“祖國”的概念通過父親的言傳身教,刻進了布茹瑪汗心裡。這種印記比書本來得更加直接,也更加深刻。
中國西陲第一鄉——烏恰縣吉根鄉。 司占偉 攝
長大出嫁後,布茹瑪汗和丈夫來到冬古拉瑪山口,日複一日地在邊境線上放牧,她始終記得父親的叮咛——“你的身後是中國”。于是,夫妻二人一邊放牧,一邊義務巡邊、護邊——防止人畜越界,同時也為邊防部隊指路和提供生活幫助。直到平靜的生活被一場突如其來的山洪打破。
那一年,一場暴雨後的大洪水把布茹瑪汗一家人圍困在一塊高地上,水退後才得以逃生。劫後餘生的布茹瑪汗心想:邊境線上有國界卻沒有界碑,如果我們死了,新來的人又怎麼知道哪兒才是中國呢?
于是,不識字的布茹瑪汗向人請教,學會了柯語和漢語“中國”的寫法。每次放牧時,她就在石頭上刻下“中國”二字。
布茹瑪汗·毛勒朵在冬古拉瑪山口刻“中國石”。 資料圖片
“大的石頭就直接刻在上面,小的石頭怕被風吹走,刻好了還要用其他石頭固定。”布茹瑪汗說,“最開始沒有工具,隻能用尖石頭刻,一天刻一塊。遇到風雪天,手伸出來一會兒就被凍僵了,要放進懷裡焐一焐才能繼續刻。後來有了鐵錘和釘子,就能刻得快些,一天能刻好幾塊。”
說罷,布茹瑪汗伸出右手。我們去摸,心頭一震:老人中指和食指上布滿繭子,這是多少刀刻斧鑿才能留下的印記!
布茹瑪汗大媽保留着當年刻“中國石”的工具。 雷冊淵 攝
60年過去,如今,在冬古拉瑪山口的邊境線上,到處是刻着“中國”二字的石頭,連布茹瑪汗自己也說不清到底刻了多少塊。15年前,《解放軍報》的一名記者到邊防哨所采訪,看到邊境線上的“中國石”,報道了牧民大媽布茹瑪汗義務護邊的故事,她的名字才為世人所知曉。
有人給布茹瑪汗算了一筆賬:她每天在冬古拉瑪山口上走一趟,至少20公裡,保守計算,這些年她至少走了幾十萬公裡。邊境線上的一草一木都刻進了布茹瑪汗心裡,她不止一次說:“我熟悉冬古拉瑪山口的石頭,就像熟悉自家抽屜裡的東西。”
1986年7月的一天,布茹瑪汗像往常一樣放牧巡邊,發現一塊界碑似乎被人動了手腳。她用棍子反複丈量界碑與自己所刻的一塊“中國石”之間的距離,确認界碑位置不對。她立刻趕回家中,跨上馬背,一路奔馳60多公裡,趕到邊防哨所報告。
後來,經過仔細勘察,我方确定,界碑确實被人向我國境内移動過。經過協商交涉,界碑又回到了它原來的位置。
201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布茹瑪汗·毛勒朵被授予“人民楷模”國家榮譽稱号。主持人念頒獎詞時,不懂普通話的她聽出了“中國”和“柯爾克孜族”兩個詞,一瞬間有些想哭,但還是咬咬牙忍住了。
她說,自己沒讀過書,沒做過什麼驚天動地的事,但中國在心中。
布茹瑪汗·毛勒朵向記者講述當年的護邊歲月。 司占偉 攝
【二】
自古以來,道阻且長的帕米爾高原神秘而不乏故事。著名的英雄史詩《瑪納斯》在這片土地上廣為流傳。在這部被列為我國三大英雄史詩之一的經典中,英雄瑪納斯及其7代子孫前赴後繼,率領柯爾克孜族人民與外來侵略者頑強鬥争,争取自由。
和平年代裡,柯族人民延續着世世代代對家國的忠貞。
麥爾幹·托依齊拜克是布茹瑪汗的二兒子,他和大哥、妹妹都出生在母親護邊的氈房裡。在他出生時,村裡一位99歲老人為他起名麥爾幹,柯語意為“獵手”,希望他成為一名像母親一樣勇敢無畏的人。布茹瑪汗驕傲地說:“現在看來,麥爾幹沒有辜負這個名字。”
布茹瑪汗的二兒子麥爾幹·托依齊拜克,他從12歲開始就和母親一起義務護邊。 司占偉 攝
小時候,麥爾幹總是不理解,媽媽為什麼把幼小的孩子們留在家裡,自己卻跑去巡邊、護邊?除了管好自家的牛羊,媽媽為什麼還要阻止鄰居家的牲畜去山那邊吃草?慢慢地,他似乎懂了。“每次上山,我們都能看見媽媽在石頭上刻‘中國’。這兩個字看得多了,祖國和家鄉的意識才漸漸在我們腦子裡生長起來。”
護邊的道路不好走,那時母親總是一早出發,直到天黑才能回家,每次到家都是嘴唇幹裂、精疲力盡。麥爾幹心疼母親,12歲便辍了學,上山陪着母親一起巡邊、護邊。
布茹瑪汗和兒子麥爾幹在巡邊途中吃飯。 資料圖片
不過,即便到了母親身邊,麥爾幹也知道,母親的愛不會隻留給自己。除了家中的5個孩子,母親還惦記着邊境線上的“兵兒子”們。
冬古拉瑪山口海拔4290米,地形崎岖險峻,天氣變化無常,即使是在夏天,夜裡的氣溫也會降到零度以下。一年的大部分時間裡,刺骨寒冷的狂風一場接着一場,把雞蛋大的石頭吹得滿地亂跑。人在山梁上巡邏時,必須手腳并用,一邊走一邊抓住身邊的荊條,稍有閃失,風就會把人掀下山去……
這裡是邊防連官兵巡邏的最後一站,戰士們走到這裡時,往往已是人困馬乏、給養耗盡。所以布茹瑪汗總會算好每月戰士們抵達的時間,提前為他們準備好幹糧、奶茶。
然而,意外總是不期而至。
麥爾幹還記得,自己16歲時的那個秋天,暴雨總是來得毫無征兆。那天直到天黑,原本預計當天抵達的8名邊防官兵也遲遲不見蹤影。布茹瑪汗焦急萬分,眼看情況不妙,便決定出門尋找。
她和麥爾幹把馕和奶茶揣進懷裡,披上塑料布沖進冰冷的暴風雨中。母子二人深一腳淺一腳地向前摸索,途中幾次差點滑下山崖,都被對方生生拽了回來。終于,他們在一處廢棄羊圈裡找到了被困的戰士們,那時已是淩晨。
“啊?是大媽!”又冷又餓的戰士們看到布茹瑪汗和麥爾幹,又驚又喜。等他們接過兩人懷中的食物,才發現大媽已經凍得嘴唇發紫,無法站穩。
布茹瑪汗·毛勒朵和邊防戰士們一起巡邊。 資料圖片
還有一次,浙江籍戰士羅齊輝在雪地巡邏時被馬掀翻,頭撞到樹幹,失去了知覺。等戰友們發現他時,他的雙腳已經嚴重凍傷。戰士們立刻擡起羅齊輝往不遠處的布茹瑪汗家趕。
看着羅齊輝凍得青紫的雙腳,布茹瑪汗心疼得紅了眼圈。她一邊把羅齊輝的雙腳揣在懷裡取暖,一邊讓麥爾幹趕緊去殺羊——多年高寒山區的生活經驗告訴她,若不及時将戰士凍傷的雙腳放進熱羊血中浸泡,他的腳很有可能會保不住。
很快,熱羊血端來了,布茹瑪汗把羅齊輝的雙腳放進去輕輕揉搓,之後又放入掏空内髒的羊肚裡熱敷。漸漸地,他的雙腳恢複了血色和知覺……
布茹瑪汗大媽和兒子麥爾幹用羊血救治凍傷的邊防戰士。 資料圖片
“在邊境上走了幾十年,這樣的故事太多了,幾天幾夜也講不完。”麥爾幹說。兩年前,母親的雙膝動了骨刺手術,雖然恢複了行動能力,走路卻已離不開拐杖。即使這樣,總是牽挂邊境的她還是常常讓麥爾幹帶她去山口上看看。
就像父親曾經深深影響自己一樣,在布茹瑪汗的影響下,她的5個孩子全都成了義務護邊員。
【三】
麥爾幹開車在山間縫隙中穿行,你能感受到這位48歲的柯族漢子由内而外散發的自由與豪邁。我們坐在車裡,卻好像是在跳蹦床:上下颠簸、左右搖晃,吃力地保持身體平衡。
麥爾幹說,許多年前,這裡本沒有路,他和母親趕着牛羊上山放牧、巡邊,從早到晚要走上整整一天;而現在,即使山路崎岖,他也終于可以沿着車轍把車速提到每小時五六十公裡,一路向西。
麥爾幹大叔駕駛皮卡車向護邊員執勤點運送物資。 司占偉 攝
山路費車,這已經是麥爾幹換的第三輛車了。 司占偉 攝
山路費車,車輛的損耗大大增加,壽命縮短到五六年。這已經是麥爾幹換的第三輛車了,可他全不在意。每個月他都會往各個山口的執勤點送人和物資,少則十幾趟,多的時候如疫情期間,每天至少一趟。路途遙遠,義務護邊員的補貼隻夠加油,麥爾幹卻樂在其中。
每次出發前,母親都會捧着馕站在門口,一邊把馕遞給他一邊囑咐:“路上小心,别餓着。”出發後,這個畫面會長久地浮現在麥爾幹的腦海裡,讓他感到溫暖和心安。
從航拍器中俯瞰,我們眼前這些巨大山脈猶如一張張風幹的褐色樹葉标本,葉脈上落了白霜的部分就是一座座雪山之巅。在那些顔色深淺不一的脈絡之間,最大海拔落差能達到6000多米。我們的車就像一隻小蟲,爬過一片樹葉、然後又一片樹葉,最後終于在兩座平房前停了下來。一張張質樸的笑臉從屋内迎了出來,這裡是距離鄉鎮最近的執勤房。
從飛機上俯瞰帕米爾高原的山脈。 雷冊淵 攝
執勤房裡,一張炕席、一個回風爐、一套餐桌椅、一部電話機,陳設簡單、整潔。開口一問才知道,他們都是邊境上的普通牧民,現在有了一個共同的名字——義務護邊員。
巡邊途中的義務護邊員。 雷冊淵 攝
46歲的買買提居馬·努爾麥麥提是這裡護邊最久的人,巡邊、護邊20年;戈丹·塔西馬麥提以前住在縣裡,女兒出嫁後,閑不住的她申請上山護邊,她的嘴裡鑲着兩顆金色的牙齒,笑起來格外明亮;50歲的艾尼瓦爾是布茹瑪汗大媽的鄰居,從小聽大媽講故事,6年前加入了義務護邊的隊伍,有次在山上被暴風雪困住回不來,生起篝火蹦了一夜,既抗凍,又防野獸。
義務護邊隊伍裡最多的還是父子和夫妻。阿蔔杜賽依提·吾如孜馬麥提護邊近20年,4年前光榮入黨,見我們的時候,胸前别着嶄新的黨員徽章,2017年,他的妻子也加入了義務護邊;特尼白克·拖哈拖荪同樣和妻子一起護邊,35年前,他的父親曾騎着毛驢走在護邊小路上;哈力别克·紮爾普别克有兩個女兒,他希望自己能夠支持她們好好讀書,走出大山……
27歲的古力司坦·庫爾曼白克也是吉根鄉的義務護邊員之一。 司占偉 攝
多年來,布茹瑪汗大媽義務護邊的事迹在西陲高原上傳頌,越來越多的牧民在放牧時主動承擔起義務巡邊、護邊的任務。2017年,烏恰縣進一步完善義務護邊員制度,改善護邊牧民的生活條件。
有人說:“在這裡,每一座氈房都是一個流動的哨所,每一個牧民就是一座活着的界碑。”在這裡,跟任何一個人聊上一會兒,你都能收獲一份最質樸的熱愛,這種情感關于故土,關于祖國。
去最遠的山口,要驅車100多公裡,抵達脈絡深處的山腳,再徒步登山兩小時才能到達。27歲的古力司坦·庫爾曼白克從吉根鄉考入武漢大學,又回到了家鄉,成為一名義務護邊員。在那個山口,他和同伴們仿照布茹瑪汗大媽的樣子,刻了一塊“中國石”,還用油漆描了紅。他們種了幾棵樹,省下洗臉水澆灌它們,第二年竟然真的發出了嫩芽……“執勤房門口有綠樹、有‘中國石’,天氣好的時候能看見滿山豐茂的牧草和牛羊。守在那裡,真的就像守護着自己的家。”
4月,帕米爾高原上正在開化的冰河。 雷冊淵 攝
我們走出執勤房時,日影西斜,門前,冰川融水彙聚成一條大河,奔騰向前,仿佛孕育着“鐵馬冰河入夢來”式的豪情壯志。
在褐黃色的群山和皚皚白雪之間,最鮮豔的是房子周圍的國旗。數了數,總共18面。這裡,是中國每天最後一縷陽光照射的地方。
執勤房周圍插着的國旗,是群山間最鮮豔的顔色。 司占偉 攝
欄目主編:宰飛 文字編輯:宰飛 題圖來源:布茹瑪汗·毛勒朵 司占偉 攝
來源:作者:雷冊淵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