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醜魚(又稱海葵魚)是珊瑚礁中常見的栖息者,它體型嬌小,色彩豔麗,因有白色條紋而得名。當受到威脅時,它在海葵觸須間快速遊動。這些海葵觸須有毒,而小醜魚的鱗片上覆蓋一層厚厚的粘液,可以保護自己免于中毒。作為回報小醜魚幫海葵驅逐不速之客,比如前來覓食的蝴蝶魚。
犀牛和犀牛鳥也是互利共生關系,犀牛皮膚雖然堅厚,但皮膚褶皺之間卻又嫩又薄,一些體外寄生蟲和吸血的蚊蟲便趁虛而入,吸食犀牛的血液。犀牛又癢又痛,沒有好辦法驅除。而犀牛鳥正是捕蟲的好手,不斷啄食着那些企圖吸犀牛血的害蟲,很受犀牛歡迎。
另外犀牛嗅覺和聽覺很靈,但視覺非常差,是近視眼。若是有敵人逆風悄悄前來偷襲,它就很難察覺到。這時候,犀牛鳥就會飛上飛下,叫個不停,提醒它注意,犀牛就會意識到危險來臨,加以防備。
機靈的垃圾魚(又名吸盤魚、“清道夫"等)在鲨魚身邊遊來遊去,經常把視力不佳的鲨魚引向魚群出沒的地方。甚至鑽入鲨魚吃它牙縫裡的殘屑,讓鲨魚感到非常舒服。
鳄魚也能與鳄魚鳥也叫牙簽鳥友好相處。在水岸邊讓鳄魚鳥飛進它的血盆大口,尋覓水蛭、蒼蠅和食物殘屑耳食。鳄魚鳥還經常在鳄魚栖息地築巢,一旦有風吹草動便一哄而起,為鳄魚發出警報。
在加利福尼亞的海洋裡,很多大魚是小小裂唇魚(又名醫生魚)的朋友。因為醫生魚會啄食它們身上和腹腔裡的寄生蟲,還幫它們清除傷口的壞死組織。大魚們在遭到侵害時,便先吐出醫生魚,讓它們逃避傷害。
其實,大千世界,芸芸衆生,和諧共生的範例比比皆是。當然,動物界的這種共生現象,更多是其天性使然。但是,這種互利共赢、和諧共生的關系,就是人類社會的表率。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