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用自己的想象力塑造了一個又一個精彩的武俠故事,其中大部分的劇情和人物自然是他純原創的,但也有不少人物也是可有找到人物原型的,比如小龍女就是金庸以姑射仙女的形象創作出來的,又比如周伯通這個角色是基于古代真實存在的大善人周伯通創作出來的,甚至他還直接将一些曆史人物搬到故事中,比如範蠡、西施、王重陽、張三豐等,那麼金庸筆下最強大的高手之一,“劍魔”獨孤求敗有人物原型嗎?或者說他的真實身份是誰?
(獨孤求敗劇照)
金庸用在獨孤求敗身上的筆墨并不多,但在有限的信息中還是可以推測出這個角色的真實身份,結合諸多蛛絲馬迹,獨孤求敗的身份之謎似乎可以解開了。
一、獨孤求敗的故事
獨孤求敗首次被提及是在《神雕俠侶》一書中,金庸是借楊過的視角來讓讀者了解這個角色,似乎除了楊過之外,江湖中根本沒有人知道獨孤求敗這位高手存在過,而他墳冢前的石碑上刻下的文字則讓人印象深刻:“縱橫江湖三十馀載,殺盡仇寇,敗盡英雄,天下更無抗手,無可奈何,惟隐居深谷,以雕為友。 嗚呼!生平求一敵手而不可得,誠寂寥難堪也。”
其實光看這段生平自述的話或許還會以為這獨孤求敗就是個愛吹牛皮的人,畢竟金庸筆下從來就沒有人能夠縱橫江湖幾十年而一次都沒有敗過,但獨孤求敗還留下了幾柄劍,并且後來楊過得到那玄鐵重劍之後練就一身玄鐵劍法就已經成了頂尖高手,要知道重劍階段可不是獨孤求敗最強的狀态,可見獨孤求敗還要強于楊過在書中展現的水平。
(楊過劇照)
那麼光憑這些信息就能夠知道獨孤求敗的身份嗎?咱們還得品得更細一點。
二、郭靖的身份
要了解獨孤求敗的身份,還得先看看郭靖的身份,郭靖有什麼身份?北俠?當年的金刀驸馬?還是江南七怪的徒弟?都不是,筆者指的不是這些身份,而是他這個人是怎麼被創作出來的。
其實早在《射雕英雄傳》中金庸就提到了一個設定,郭靖的父親郭嘯天是《水浒傳》中梁山好漢“賽仁貴”郭盛的後人,這樣的設定看似是蹭《水浒傳》的熱度,其實金庸是在暗示自己的故事與《水浒傳》的故事是處于同一個世界觀之中,等于是打破了“次元壁”,了解這一點後就能夠更輕松的推測出獨孤求敗的身份。
(郭靖劇照)
而書中楊過提到獨孤求敗應該是存活在“七十年前”的人物,而那時間基本就是金庸沒寫的時間,也恰巧是《水浒傳》故事發生的時代,獨孤求敗的身份已經呼之欲出了,隻要再結合一把劍的介紹。
三、一柄鋒利的神兵
楊過拿走了玄鐵重劍,然而獨孤求敗的墳冢前其實還有一柄更好的寶劍,即是那紫薇軟劍,不過書中提到:“紫薇軟劍,三十歲前所用,誤傷義士不祥,乃棄之深谷。”楊過沒拿這柄劍,但這劍就能道出獨孤求敗的身份,他誤傷了誰?
從《水浒傳》一書中來看,能夠被稱為“義士”的人自然就是打着“替天行道”旗号的梁山好漢了,而梁山好漢的對手中以“劍”為武器的高手又有誰?同時還要傷過梁山好漢的人又有誰?答案很簡單,“靈應天師”包道乙。
(武松劇照)
包道乙在書中以方臘手下的身份登場,這個角色被多數讀者厭惡,原因很簡單,正是他将武松的手臂斬下(值得注意的是和某些劇中描述不同,原著中沒有“武松單臂擒方臘”的橋段,他的手自然也不是方臘斬斷),如此看來一切就說得通了。
金庸以包道乙為原型塑造了獨孤求敗這個角色,書中包道乙就是劍術精湛,斬了武松手臂,而金庸筆下的他後悔當年的所作所為,之後隐居在深谷之中,最終在晚年回憶往事的時候将這段往事記載下來。
當然,這僅僅隻是筆者基于原著給出的有限的信息作出的一種推測而已,至于獨孤求敗真實的身份,隻有金老自己知道。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