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灰度管理實踐案例?制度、流程、标準作為規範管理的依據,經常會被我們提及但是這三者之間的關系又讓許多管理者頭疼,比如制度、流程、标準區别在哪裡,他們之間又有何關系,什麼情況下需要建立制度、什麼情況下需要建立流程、什麼情況下需要建立标準筆者就這些問題結合自己多年這方面的工作經驗,談談個人的一些看法,僅供大家參考,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華為灰度管理實踐案例?以下内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制度、流程、标準作為規範管理的依據,經常會被我們提及。但是這三者之間的關系又讓許多管理者頭疼,比如制度、流程、标準區别在哪裡,他們之間又有何關系,什麼情況下需要建立制度、什麼情況下需要建立流程、什麼情況下需要建立标準。筆者就這些問題結合自己多年這方面的工作經驗,談談個人的一些看法,僅供大家參考。
01如何理解制度?
業内有句話叫“制度管人、流程管事”,說的就是制度側重于管理中對人的約束。制度是做事的紅線,制度一般側重于職責權限的劃分、管理原則、管理規則的要求,以及違反這些管理原則或者規則的懲戒措施。比如,某個企業制定了一項《會議管理制度》,裡面就對違反會議紀律做出了懲戒要求。
02如何理解流程?
流程是做事的程序,隻要存在一項工作或者業務,都有流程。流程就像路線,比如你想從西安開車回寶雞,順路想拉幾個乘客,以便減輕成本,那麼在選擇接送乘客的路線就決定了你的收益和時間。流程想表達的就是做一件事最佳的方式。流程本身有個最大的特點就是,隻要存在這項工作或者業務,不管你畫不畫流程圖,流程是客觀存在的,這是流程與制度、标準最大的不同。
03如何理解标準?
國家标準GB/T3935.1—83給出的定義是:“标準是對重複性事物和概念所做的統一規定,它以科學、技術和實踐經驗的綜合為基礎,經過有關方面協商一緻,由主管機構批準,以特定的形式發布,作為共同遵守的準則和依據”;國際标準化組織(ISO)給“标準”的定義為:“标準是由一個公認的機構制定和批準的文件。它對活動或活動的結果規定了規則、導則或特殊值,供共同和反複使用,以實現在預定領域内最佳秩序的效果。”從國标委到ISO給出的定義,我們看到标準一般有兩個特點,一是要針對重複發生的事情,二是由機構正式批準發布。這同制度很接近,不同在于,制度規定的事項有可能永遠不會發生,但是标準就不一樣,必須重複發生。
04制度、流程、标準三者是什麼關系?區别在哪裡?
首先,制度、流程、标準都是我們規範工作、加強管理的依據。這是相同點。其次,制度側重于管控層面,強調職責權限、做事的底線和違規責任;标準強調做事的方法、規則、好壞衡量的依據,側重于實操層面。流程側重于做事的程序,強調最佳路線。第三,流程可以把制度和标準串起來。流程代表做事的先後程序,那麼在做事的每項程序上,做到什麼程度就需要标準,職責權限如何劃分,做好做不好如何獎懲就需要制度。第四,部分制度可以轉化成标準。标準的一種劃分方法是将标準劃分為技術标準、管理标準和工作标準;其中管理标準和制度有着千絲萬縷的關系。如果制度所規定的内容是經常發生的,我們就可以把這部分内容轉換成标準。比如我們有一項制度——《制度管理辦法》,裡面有對制度編寫格式的要求,那麼這部分内容就适合轉換成标準,我們把這部分内容單獨拎出來做了一個标準《制度編寫規範》。
總之,制度、流程、标準都是我們企業進行管理的依據,隻有真正理解掌握其特點,我們才能區分,才能不至于無法把控該建制度、該建流程、還是該建标準。
┃華 璞 專 家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