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日起,廣東省衛健委修訂印發的《廣東省衛生健康委生育登記管理辦法》(簡稱《辦法》),正式實施。
新的《辦法》中明确指出,廣東生育子女無須再進行審批,且将以往的“生育登記證明”更改為“生育登記憑證”,這意味着生育登記不再成為制約群衆生育的工具,而廣東女性也可生育四孩甚至五孩。
廣東生育政策的調整,很快引起社會關注。到目前,當地落實情況如何?登記制度的調整背後,蘊藏着哪些更深的社會意義?又具備哪些借鑒作用?紅星新聞記者聯系廣州數個社區居委會獲悉,無論生育幾孩,當地不再需要市民到社區辦理生育證明,隻需進行網上申報,再現場領取憑證即可。即使未婚生育,也可辦理生育登記。
紅星新聞記者分别對話了中央民族大學人口與民族發展研究中心教授楊菊華,中國人口學會副會長、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陸傑華。楊菊華表示,此前的生育審批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種限制生育的手段。而全面三孩政策的放開,如廣州推行的生育登記憑證,在一定程度上消除過去的管控,不再作為限制群衆生育的手段,更多是一種人口監測的途徑,由過去管理的目的,轉變成服務的目的。
廣東生育登記憑證式樣
關注新修訂《辦法》三大亮點
未婚也可辦理生育登記,無論生育幾孩均可辦理
紅星新聞記者梳理發現,廣東本次新修訂的《辦法》,有幾大亮點。
其一,生育子女無須再審批,實行全口徑生育登記制度。
其二,将以往的“生育登記證明”更改為“生育登記憑證”,并明确了“生育登記憑證是辦理機構為登記人辦理生育登記時出具的憑證,不作為相關生育行為是否符合《條例》的依據。”
其三,新的《辦法》對辦理生育登記的登記主體範圍進行了拓展:一是延續了未婚生育人群可辦理生育登記的規定;二是不限定登記主體的戶籍,在本省居住的外省戶籍人口均可辦理生育登記;三是不限定辦理生育登記的孩次,不管是三孩以内還是三孩以上,均可辦理生育登記;四是不限定辦理地點,不管是戶籍地還是現居住地,均可辦理登記。
紅星新聞記者注意到,廣東辦理生育登記已可實現線上登記辦理,申請人僅需提供身份證或戶口本電子證照,并上傳婚育信息真實的承諾書。
5月8日,紅星新聞記者登錄廣東政務服務網發現,在申請人婚姻情況一欄,女方婚姻狀況包括未婚、初婚、再婚、複婚、離婚、喪偶六種情況均可登記生育;而在“生育登記孩次”上,可選擇的生育次數包括四胎及以上。
那麼,當地落實的具體情況如何?紅星新聞記者緻電廣州多個社區居委會了解到,目前社區工作人員多已收到相關通知。“如果網上通過了生育登記申報的人來咨詢,我們會告訴他不必再到社區進行登記審核,居民可按照申報後收到的短信提示,直接前往相關單位領取憑證。”
對于網上申報存在困難的群體,紅星新聞記者從廣州增城區石灘鎮某社區工作人員處了解到,無論是幾孩,如果網上申報存在困難,依舊可以通過社區幫忙登記。該工作人員還明确表示,登記隻是為了做計生統計,并非對生育行為進行幹預。且完成登記後,憑證能很快下來。
那麼,廣州之外的其他地區是否也按政策執行?記者随即緻電了廣東珠海南水鎮某社區居委會了解到,無論是生育幾孩,當地也同樣不再需要市民到社區辦理生育證明,隻需進行網上申報,再現場領取憑證即可。
從生育證明到生育憑證,背後有何深意?
專家:從限制生育的手段,變為人口監測的途徑
“新的《辦法》強調了生育登記的中立性和客觀性,僅作為人口監測的工作手段,而不再成為制約群衆生育的工具。”廣東省衛健委在對修訂後《辦法》的解讀文件中如是說。
中央民族大學人口與民族發展研究中心教授楊菊華在接受紅星新聞采訪時指出,廣東生育登記制度的調整,更大程度是在簡化程序,優化生育政策,便利惠民。過去的審批是限制群衆生育的一種手段,現在的登記則更多是一種人口監測的途徑。由管理目的轉變成服務目的的背後其實是一種“理念的轉變。”
因此,在楊菊華看來,廣東生育登記制度的調整,更大的現實作用是便民利民,短時間内不會引發當地人口的激增。“宏觀上看,這是簡化程序、優化生育政策的舉措。從微觀上看,是對生育的主體來說,辦事更加便捷。”
那麼,該舉措是否應該被更多地區效仿?楊菊華表示,精簡生育手續的做法有一定推介作用,如何具體落實應當因城施策,但政策的變化具有導向和引領作用,它背後所傳遞的,更多的是一個支持生育、發展友好生育環境的理念。
同時,在楊菊華看來,生育登記管理辦法的簡化,也對流動人口更加友好。“新的政策讓廣東在外打工的人也好,在廣州打工的外地人也好,都能簡化生育登記的手續,這就更加便民,也能一定程度減輕有生育意願家庭的思想負擔。”
因此,從戶籍的角度來看,楊菊華表示:“廣東省這一制度對整個沿海地區,如上海,浙江,江蘇,北京等人口流動大省都有一定的借鑒作用。”
修訂生育登記制度,能否提升廣東生育率?
專家:符合有意願生育家庭的需求,但難大幅提升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1年廣東省常住人口數量達12684萬人,出生人口118.31萬人,出生率9.35%,人口自然增長率達4.52%,各項數據均位列全國第一。
對于廣東人口數量背後的原因,楊菊華表示,廣東省人口居全國第一的重要原因,一方面是因為廣東人自身的生育意願較高,特别是潮汕等地;另一方面也跟流動人口有關系,大量外省人口流動到廣東,常住人口數量也随之提升。
那麼,新的《辦法》實施後,廣東省生育率能否可能進一步提升?中國人口學會副會長、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陸傑華認為:“這不一定能帶來生育率的大幅回升。”
陸傑華指出,眼下生育四孩乃至五孩的家庭相對較少,因此即便不再對幾孩進行審批,也較難短期大幅度提升生育率。但同時陸傑華也指出,廣東的政策釋放出了積極信号,這為全面放開生育政策做好了鋪墊,尤其滿足了有意願生育家庭的生育需求。
“生育水平既受到當地文化影響,也受到很多其他因素影響,包括年輕人為自己而活的觀念等等。”因此,楊菊華認為,生育登記的改革對人口提升的作用目前無法過早下定論,但至少不會起到抑制作用。
放開生育登記,會使未婚先孕激增?
專家:是思想觀念的轉變,但需更多配套政策落地
根據廣東新的生育登記要求,未婚也同樣可以獲得一張生育憑證。但同時也有聲音提出,此舉是否會導緻當地未婚先孕的社會現象激增?
就此,楊菊華分析認為,中國人的生育觀念,依舊建立在婚姻關系之上,因為這才能讓孩子各方面權益得到更好的保障。而廣東生育登記管理辦法的變化,意味着非婚生育也可登記,這的确是很大的觀念轉變。
楊菊華認為,其實現在社會已經在一定程度上承認了非婚生育的形态,但主流上我國依然強調婚姻和生育間的先後關系。從發展的趨勢來看,不管有沒有生育登記管理辦法的轉變,這一社會現象在社會新思潮下會有所增加。
基于此,楊菊華提出:“政策更應該研究對非婚生育主體和孩子的更好保護,後續要有相應的諸如保證非婚生育的孕檢、産假等政策的落地,孩子後續入托、入園、入學等渠道的打通。”
已有多地發布促人口積極政策
專家:提高人口生育率,尚需發展更友好的生育社會
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顯示,2021年末,全國人口14.13億人。其中,出生人口1062萬人,死亡人口1014萬人,人口淨增長48萬,自然增長率是0.34‰。人口淨增長僅48萬,這一數據創了60年來的最低。
事實上,自2013年“單獨二胎”到2021年開放三胎,我國各地已然開始探索更加積極的生育支持政策。紅星新聞記者梳理發現,諸如北京、河南、廣西、江西、黑龍江等地此前也均出台了刺激生育的配套政策。
如北京在2022年1月21日印發的《關于優化生育政策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的實施方案》的通知提到,未成年子女數量較多的家庭申請公共租賃住房的,可以納入優先配租範圍,并在戶型選擇等方面予以适當照顧。
黑龍江今年2月發布的《關于優化生育政策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的實施方案》通知中指出,取消社會撫養費,将入戶、入學、入職等與個人生育情況全面脫鈎。同時,要求各地結合實際,采取住院分娩補助、0~36個月齡的嬰幼兒家庭育兒補貼等方式,給予依法生育第二個以及以上子女家庭育兒補助,落實育兒補貼制度,省級财政可以給予适當補助。
“生育率與婚戀成本、養育成本、教育成本等諸多因素都有較大的關系,這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陸傑華指出,要真正落實好生育政策、提高生育率,需要政府、企業等社會各方面共同構建一個生育友好型社會環境。
以各地推出的延長女性産假政策為例,陸傑華指出,該政策符合對女性身體的恢複和孩子早期的發展,但同時也會給女性帶來工作和家庭的沖突。對用人單位而言,也在無形之中增加了用人成本,反而對女性就業産生影響。對此,陸傑華建議:“這要求有關部門在制定相關政策時,也要考慮到用人單位的成本,相關生育政策才能真正落地。”
而對于廣東生育登記制度的革新,陸傑華認為,人口已經進入負增長或者零增長的省份,可效仿廣東,但更應因地制宜創新辦法,多一些促進生育的探索。
楊菊華也同樣表示:“最終生育意願的高低,取決于夫妻的家庭因素,夫妻間要共同承擔家務,代際間也要互惠支持。”在北歐一些生育率高的國家,丈夫的育兒分擔是在40%以上的,周末甚至會達到60%,這對妻子可能會有一種正向的作用。
在楊菊華看來,家庭内部的性别平等十分重要,如果女性“喪偶式”育兒,那麼妻子的生育意願就不會增高。而如果有長輩幫助緩解育兒壓力,社會能緩解職業女性和家庭間的平衡,那麼生育意願也會有所提高。
紅星新聞記者 楊雨奇 吳陽 實習生 馬曉玉 北京報道
編輯 陳怡西
(下載紅星新聞,報料有獎!)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