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标題民族與氏族的區别

标題民族與氏族的區别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8-21 14:19:30

作者徐江偉授權發布

标題民族與氏族的區别(族名中的有和地名中的)1

先秦時代的族名和國号,前面常帶一個“有”字,如:有莘、有易、有扈、有熊、有邰、有娀、有虞、有仍、有苗、有邰、有缗、有蟜、有夏等。

《尚書·君奭》記載,周人喜歡自稱“我有夏”。此後,鮮卑慕容氏說自己“其先有熊氏之苗裔”,前秦氐族苻堅說自己“其先蓋有扈氏之苗裔”。

這個“有”是一個表示尊稱的前綴音,一個虛詞,而非“有沒有”的意思。當然,虛詞原本都是有含義的,隻是後來虛化了,習以為常之後說不清清楚了而已。

筆者以為,這些前綴音中蘊藏着華夏文明起源的秘密。弄清這些前綴音的本義和來源,有助于我們看清中國上古史,看清古人說的是怎樣一種語言。

“有”的篆文,象形一隻手(鳥爪)抓着一塊肉去獻祭。在古代,在定期舉行的盛大獻祭儀式中,隻有地位最尊貴的人才能登台作獻祭,因此這個形象也就成了“首領、為首”的代名詞。古籍記載的“有熊”“有娀”之類,就是“最尊貴的熊”“最尊貴的的娀”的意思。

這也是先秦時代社會形态的一種反映,其實都是大大小小的部族國家軍事聯盟,以血緣關系結合在一起,其中有一個為首的,最初是因為其勢力最強,而後是因為屬直系正宗。遠古時代通常是幼子繼位,以幼子為直系正宗,以“有”尊稱之。

這“有”的讀音從何而來?筆者以為,它來自古代蒙古語綠松石的稱謂“噢尤”(oyo),最初隻有綠松石才被記作“玉”,乃是帝王、首領的專用之物。殷墟就出土了綠松石鑲嵌的青銅钺、青銅戈之類,是為王家專用禮器。

古漢字中的“猷”“尤”“釉”等,屬于“同源字”,來自同一個讀音。筆者已經指出,讀音來源和字形的不一緻,就是古人造字的基本規律。

與奇怪的“有”相對應,地名中則多“無”,例如:無錫、無終、無棣、無鹽、無啟、無極、無諸、無腸、無衣、無弋、無支、無夷、無懷、無畏、無忌、無鬼等。

此“無”同樣是一個尊稱前綴,而非“沒有”的意思。如“無錫”,這個地名絕不可能是因為“不産錫”而來。不産錫的地方太多了,都沒有這個稱呼。此“錫”古代有“賞賜”之義,“無錫”者,天造天賞之美地也!

“wu”之所以能成為尊稱前綴,是因為對應烏鴉之“烏”,帝王和部族首領戴着烏鴉冠,此“烏”很自然地就成了“頭、首領、第一”的代名詞。

古地名中,此“wu”有許多異寫,例如“蕪湖”。還有直接寫作“烏”的,如:烏傷、烏程、烏夷、烏餘等。也有寫作“巫”的,如:巫鹹、巫即、巫朌、巫彭、巫姑、巫真、巫禮、巫抵、巫謝、巫羅(《山海經》)。此外還有寫作“武”的,如:武當、武夷、武陵等。人名中則有“毋恤”“伍子”等,漢字注音而已。

有前綴音是阿爾泰語的特征,例如,突厥語把母親叫作“烏彌”,乃是“彌”前綴“wu”的結果,與蒙古語把母親讀作“額姬”是一樣的。古代西域還有叫“烏米”“吾彌”的部族國家,都是這個原因。

這些帶有前綴音的族名、地名在告訴我們,華夏文明起源時期,統治者使用的應該是多音節的黏着語,同時也說明,漢字原始本義很多已有巨大的改變,有的甚至已經改得面目全非了。

古突厥語把“強有力者、偉大的”叫作“兀禹爾”(uyur),如此,我們就可以推測一下,夏禹時代,稱呼“禹”王,是叫他單音節的“yu”呢,還是叫“兀禹爾”?筆者以為,應該是後者,而不是前者!

附圖:綠松石是君王、首領的象征和專用之物

标題民族與氏族的區别(族名中的有和地名中的)2

标題民族與氏族的區别(族名中的有和地名中的)3

殷墟婦好墓出土的綠松石鑲嵌的青銅劍和青銅钺

滿族文化網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