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調整進水量
在進水異常事件發生後,控制進水泵房的進水,根據異常程度,采用少進水或間歇進水,在保證管道污水不溢流的情況下盡量減少進水量,以防止高濃度的有毒有害污染物進一步毒害生化系統中的微生物,加長生物系統恢複進程。
2.增加水質化驗頻次
在進水異常事件發生後,應迅速增加水質化驗頻次,由原來每天1次增加至2~3次,加強曝氣池生物相的觀察,提供更多的工藝全過程水質數據,以便于采取更為科學的工藝調控措施。
在水質化驗中,應注意觀察表示活性污泥中毒、解體出現的生物的變形蟲、袋鞭蟲以及輪蟲動物中的旋輪蟲和腔輪蟲和表示活性污泥正常、良好的生物的累枝蟲、鐘蟲、獨縮蟲、楯纖蟲等原生動物的變化情況。
3.減少回流和加大排泥
在進水異常事件發生後,還要注意,在減少進水量的同時,減少污泥回流量,增加終沉池惰性污泥的排泥時間,進一步減少已留存在終沉池的受中毒污泥回到曝氣池中,适當降低曝氣池的污泥濃度,對污水中的污染物質進行分離或排放,控制污泥膨脹和污泥上浮,将中毒危害控制在最低限度。
4.活性污泥微生物馴化培養
在上述措施實施後,若中毒程度不深,可采取間歇進水、間歇曝氣的方式對曝氣池進行控制,将好氧池DO保持在2~3 mg/l,以加快活性污泥微生物的增長。
在微生物形成較明顯的活性污泥絮體後,可采用連續進水、連續曝氣的方式對曝氣池運行方式,改變鼓風機的開啟台數,使好氧池DO繼續保持在2~3 mg/l,增加回流量和減少排泥量,可使曝氣池MLSS增加至2500~3500 mg/l,混合液SVI增加至60~100 mg/l。
若在生物相觀測到,活性污泥有大量的原生動物(如鐘蟲)和少量的後生動物(如輪蟲),說明活性污泥馴化培養基本成功,生化系統已恢複正常。
5.活性污泥微生物馴化培養
若中毒程度較深,可從最近的活性污泥法污水處理廠抽運部分活性污泥在曝氣池引種培養,以加快本廠生化處理系統的恢複。
在微生物有所恢複且水質表征恢複後,逐步開啟進水,緩慢進水,并在環保部門反饋污染源後繼續進行采樣分析監控。
在微生物系統恢複正常且水質表征恢複後,恢複正常運行。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