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是為數不多懂得使用火的動物之一,自從人類會使用火以來,全球各地都有火災的發生,但是經過一段時間的燃燒,許多火災都會被熄滅。
但是在澳大利亞南威爾士的溫根山地區,在6000年前這裡發生過一場火災,而這場火災至今還未熄滅,因此這座山也被稱為“燃燒山”,然而奇怪的是,當你站在這座山上時,你是看不到這場火災的火焰,隻能感受到這裡的溫度偏高,那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燃燒現象的發生,需要滿足三個條件:燃燒物,助燃劑以及溫度。森林大火自燃現象的發生,就是因為森林中落葉、枯葉較多,其中許多樹葉因為富含油脂而導緻燃點較低,一旦當地溫度較高,或者雷電都可能導緻森林發生大火。
除了地面火災之外,有許多地方的地層中也富含各種有機質,比如:有些地方富含煤礦,或者是腐質物。這些物質雖然深埋于地下,但有些埋藏地方較淺,而且土壤之中含有較小的縫隙,這些縫隙可以與氧氣直接接觸。
一旦這些富含有機質的底層溫度過高,達到燃點,它們就可能會發生自燃現象,并在土壤之下悶燒。
澳大利亞的溫根山就是這樣的一座正在發生悶燒的山,在1828年時,當地一個工人看到這座山上正在冒出煙霧,以為這座山是一座活火山。然而地質學家們判斷發現,這是由地下煤礦燃燒而造成的,而且已經燃燒了6000多年。
地下煤礦的燃燒并不像森林大火一樣燃燒反應那麼劇烈,這是因為地下的氧氣含量有限,無法支持它們劇烈燃燒,所以它們會慢慢地悶燒,燃燒速度非常慢,火焰每年會向南移動1米左右。
地下煤礦在燃燒時,由于土壤的隔絕,使得熱量被鎖在煤層之中,這就導緻煤層之中的水分被烘幹,使得煤層更容易燃燒。而煤層在燃燒時,也會導緻上方土壤坍塌,使得煤層與空氣的接觸面積增加,以至于煤礦燃燒更加旺盛。
地下煤層悶燒的同時,不僅導緻一大批優秀的煤礦被燃燒殆盡,還會在燃燒過程中釋放大量的二氧化碳,加劇地球溫室效應。既然如此,那為什麼人們不消滅當地的煤層之火呢?
其實不是人類不想撲滅,而是無法撲滅。首先我們知道,越是燃燒持續時間長的大火,其燃燒範圍越大。地下大火的特點不僅是燃燒範圍大,而且我們無法準确判斷它們燃燒的範圍和位置,這就使得我們很難對它們進行撲滅。
另外,目前消滅火災的方法主要有三種原理:隔絕空氣;降低周圍溫度,使其達到燃點以下;清理燃燒物。而目前這三種方法,都無法消滅煤層大火。
首先是隔絕空氣,我們知道,悶燒的地方已經是土壤之下,我們無法填平土壤每一條細縫,因此我們無法隔絕它們和氧氣的接觸,所以這種方法無法有效撲滅地下火災。
其次是降低周圍溫度,在地面上我們通常會使用水澆滅火災,但是這個方法也有弊端,那就是地下煤層的燃燒範圍較大,這意味着我們需要源源不斷地注入水源。由于地下悶燒的地點難以确認,這也使得我們無法準确撲滅每一個火源,一旦有其中一處沒有撲滅,它們就會在我們看不到的地方繼續悶燒,直到将整個地區的煤礦燃燒殆盡。
最後一個辦法是清理燃燒物,這是目前最難的一點,原因在于發生悶燒的地方腐質物特别多,我們根本無法清理。
正因為如此,溫根山上的地下火持續燃燒了6000年之久,直到現在也沒有被撲滅。甚至當地的村民每到冬天時,還會來這裡煮飯。而現如今,由于這座山不斷的燃燒,該地區已經發展為旅遊區。
總結在地球上,有許多像溫根山一樣在悶燒的地方,雖然燃燒的時間沒有它那麼久,但是也已經燃燒了上百年,甚至上千年,大多數地方的地下大火都沒有得到有效控制。
其實,像這樣的地下火并不是隻有現如今才發生過,也不一定是由人類造成,隻是在全球變暖日益嚴重的如今,像這樣的地下悶燒不僅使得煤層被浪費,還釋放了大量的溫室氣體,加重了全球變暖,所以問題才逐漸凸顯。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