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想和大家說件事:我被B站玩廢了。
說具體點,自從前幾天在B站刷到一個視頻,仔細一看,是《征服》裡“劉華強買瓜”的一個片段。
這個鬼畜視頻,當時笑得我前仰後翻,連着看了5遍。
一點都不誇張,确實是5遍,看一次笑一次。
為此,我還把《征服》刷了一遍。
好家夥,恐怖的事情發生了。
每次我一打開B站,就會在首頁看到“華強買瓜”,然後我又下意識點進去。
結果,我的視野都被“劉華強”占領了。
據不完全統計,在那幾天,劉華強劈瓜50次,水果攤老闆被捅200次。
清醒過來的我,驚出一身冷汗。
原來不知不覺間,我被大數據盯上了,成了算法的獵物。
這也讓我想到,雖然B站上有很多寶藏。
但同時,B站也是一個算法推薦平台。
會推薦一些你感興趣的娛樂内容,不斷消耗你有限的時間,侵蝕你的心智。
以下幾類視頻,真的建議要少刷。
這點對任何平台都是如此,無論什麼時候,奶頭樂信息都是一個人的天敵。
如果你經常活躍在鬼畜區、娛樂區,持續接收一些短平快的内容。
在這些視頻的刺激下,你的興奮阈值被大幅度拉高。
時間久了,你就會對這些短平快的内容特别敏感。
相反,那些高密度信息,比如公開課,高數教程,對你來說,則顯得十分枯燥。
你會變得越來越浮躁,越來越排斥學習。
原因很簡單,因為這類信息刺激程度低,很難吸引你的注意。
仔細想想是不是這樣:
你本來打算看一節公開課,但是因為首頁某個視頻的“封面雷擊”,你忍不住點進去。
結果,你看完一個不過瘾,又接着刷下一個,徹底淪陷在娛樂區。
你甚至都忘記了,自己打開B站是為了做什麼。
等你醒悟過來的時候,已經過了兩小時。
更麻煩的是,當你頻繁觀看某類視頻,就會被系統打上「标簽」。
然後源源不斷的,給你推送類似的視頻。
不然我首頁那麼多“華強買瓜”的視頻,是哪裡來的。
你說,算法是不是比你媽還了解你。
如果不加以克制,這就是一個時間黑洞,會不斷吞噬你的時間精力。
仔細想想,你有多長時間沒靜下來,認認真真地聽一堂課,或者看一本書了。
很紮心對吧。
02少看一些迎合人性的東西
現如今,在B站上,政治正确的事是什麼?
罵資本家。
你會發現,隻要是罵資本家的觀點、評論,都會一緻叫好。
如果有人有不同的看法,就會被圍攻。
我并不是說罵資本家不對,有時候我也罵。
但有些事情,做得太過了,就會變質。
某些UP主,為了流量,不斷迎合觀衆。
什麼事都牽扯到資本家,因為他知道,這種内容肯定會受歡迎。
于是呢,就形成這樣一種現象:
凡是和資本扯上關系的,都是不好的;
凡是被打上資本家标簽的人說過的話,做過的事,都是負面的。
但是,有些商業案例,有些人的成長經曆,确實能夠擴充視野,增長見識,值得我們學習。
我們該做的,是吸收一些有價值的東西,至于那些糟粕,丢棄即可。
一刀切的方法雖然簡單,但你的成長也會停滞。
這種心态,會讓你變得越來越封閉。對于不喜歡、不認同的東西,會下意識地排斥。
但這也會讓你停止自我更新,突破自己的機會。
03夾帶私貨的内容
自從互聯網普及以來,越來越多人可以通過社交平台來發聲。
但網絡是一個魚龍混雜的地方,你根本不知道對方是什麼人。
有些人,表面上是分享知識,實際上是夾帶私貨,悄無聲息地影響你,改變你的認知。
在這方面,科普領域是重災區。
如果你有一定經曆,或者認知水平較高,那麼很容易識别出來。
但是,B站上的用戶,大多是年輕群體,有許多還是初高中的學生。
很多人的心智還不成熟,特别容易被一些心懷不軌的人利用。
所以我們要時刻保持警惕,不能被人家賣了,還幫着叫好。
但我相信,被爆出來的隻是少部分,還有很多人是蟄伏起來了。
如何識别這類人呢?
一般正經做這類科普視頻的人,都比較客觀中立,不會有主觀的傾向。
如果是那種吹捧國外,貶低國内的視頻,可以試試舉報,也許是行走的50w。
04寫在最後
應該說,B站是一個非常健康向上的APP。
這裡有許多正能量,和自我提升方面的内容。
而且,煽動兩性對立的内容比較少。
但希望你能明白,B站是一個學習園地,但也有可能淪落為娛樂APP。
至于如何定義,全看使用它的人。
最後我想說,不要在娛樂視頻的沖刷下,成為一個高度依賴奶頭樂信息的人。
這會讓你失去自控的能力,并在網絡上随波逐流。
以上,共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