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士比亞曾說過,他的作品就是“給自然照一面鏡子,給德行看一看自己的面目,給荒唐看一看自己的姿态,給時代和社會看一看自己的形象和印記。”而戲劇《哈姆雷特》正是這樣的一部作品。
1-《哈姆雷特》
#複仇主題的悲劇#
《哈姆雷特》是借丹麥八世紀的曆史反映十六世紀末和十七世紀初的英國社會現實。當時的英國,是一個“颠倒混亂的時代”,而《哈姆雷特》正是“這個時代的縮影”。
戲一開頭,作者就展現了一副醜惡的社會畫面:國家發生宮廷政變,國王被害,陰謀家竊取了王位;王後改嫁;滿朝臣子趨炎附勢。世界仿佛到了末日。
《哈姆雷持》是一部以複仇為主題的悲劇。實際上,哈姆雷特的尴尬在于以一個纖弱而又明達的心靈肩負着與其行為能力不相稱的重任。用歌德的說法:
“這是一株橡樹給我栽在一個隻應開放嬌嫩的花朵的花瓶裡。”哈姆雷特,一個純潔,高尚,有道德,有知識,有決心,隻能以思想代替行為,不可能成為英雄的人,就是那個“花瓶”;那項他承擔不起,幾乎連渺茫的希望都沒有,但又決不可推卸的複仇重任,就是那株“橡樹”。
2-王子變形記
#你眼中的哈姆雷特#
哈姆雷特是一個封建王朝的王子。但他同時又是威賽克斯的化身,他是瘋子、是死神;是思想者、是實幹家;他是厭世者、是傷感派才子;是替罪羊。一千個讀者,一千種想法,一千種評價。有的人以為,雷特是英雄。也有人認為,他是莽夫。這便有了一千個想象中的他的樣子。
《哈姆雷特》經典獨白:
“生存還是毀滅, 這是一個值得考慮的問題;是默默忍受命運的暴虐的毒箭,還是挺身反抗人世的無涯的苦難,在奮鬥中掃清那一切,這兩種行為,哪一種更高貴?死了,睡去了,什麼都完了;要是在這一種睡眠之中,我們心頭的創痛,以及其他無數血肉之軀所不能避免的打擊,都可以從此消失, 那正是我們求之不得的結局。”
胡歌在《朗讀者》節目中讀了《哈姆雷特》中的經典獨白,當被問到為什麼選擇這一篇來讀的時候,他說“第一句話,就已經表達了我的意圖了。我想謹以此片獻給所有在迷霧中砥砺前行的朋友。”
其實,莎士比亞在哈姆雷特身上寄托着自己的理想。本劇的一大亮點是對哈姆雷特内心沖突的表現。他追求理想,又失望于現實。他向往人性之善,又深信人性本惡。他想重整乾坤,又深感自己無能為力。他厭倦人生,又恐懼死亡。他愛戀人和母親,又恨她們脆弱。
他對生活由充滿信心到迷茫到再次堅定,在磨煉的過程中他通過親身的經曆和自己的思考來提升自己。在磨煉中他變得堅強,變得不再猶豫,做事果斷,他要通過自己的奮鬥來改變命運。最終他雖然為父親報了仇,但還是為了正義被奸人所害,他的願想也就落空了。他是為正義而死,死得偉大,但是也讓人感到遺憾和惋惜。
…………
There are a thousand Hamlets
in a thousand people'seyes.
莎士比亞不屬于一個時代而屬于全世紀
他的戲劇就像燦爛星空中的北鬥,為人們指引着方向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