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鄢子和
一個人隻有一顆心,一輩子不變心,曆來被視為優秀美好的品德。
人之初,性本善。關于初心善願,不同時代的不同人,會有不同的表述。範仲淹版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也可以理解為吃苦在前享樂在後,為天下人分憂。一個人從出生到辭世,即使你内心目标始終堅定如一,不同階段會有不同的精神思想追求,童年至真要有純樸童心,青少年求學立志,青壯年擔當踐行,退休通透歸隐完善修為,臨終看淡生死。一生征程不管面對什麼樣的榮辱曲折,始終堅守人心人性的根基本色;即使換了心髒,其心跳律動還是根植整個身心組織。不管内心想什麼要什麼,都要接受時代、社會和自我的内驅力推動、包容和融化。初心善願是可以拓展、升騰、飛躍的,東晉、五代、南宋三代人在明招山種下的平常心、慈悲心、非常心,就是不同時代不同文化的叠加、發酵、淬煉、升騰,而後融為一體,形成明招文化的三維空間和多元豐厚的内涵。
小小明招山貌似平常,卻如同八卦爐,把中國儒釋道人文精華融會貫通熬湯煉丹,成就武義文化中曆史最悠久影響最大的明招文化,1700年來潛移默化,培根鑄魂造就武義人民風習俗和風骨精神。儒、釋、道思想體系,既互相獨立又相互滲透勾連。東晉阮孚開創的隐逸明招文化,時代背景是生逢黑暗亂世,在曆經宦海沉浮、看破紅塵後,阮孚吸取儒家孟子“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的思想,歸隐山林擁抱山水自然獨善其身,在明招山種下影響巨大的道家平常心,也種下了竹林七賢嫡系後裔所傳承的魏晉風骨。
五代後唐的德謙禅師,入中國著名百位和尚之列。德謙精研佛學,翻譯經典,自成一家,以一顆慈悲心普渡衆生,渡己渡人,使明招山明招寺的佛家香火1700年沒有中斷,成為深入世俗百姓、最接地氣的釋家福音。
婺學代表浙東學派創始人呂祖謙在明招山講學,其面對好學青年科考之士,經世緻用史學傳播,既造福學子和地方,又造就南宋一流文化。明招文化聲名遠播引發曆代學者專家研究挖掘,主因就是明招講院呂祖謙的浙東學術講學,種下了一顆非常心,但明招文化離不開阮孚和德謙的鋪墊和豐富。
鳥瞰明招山。張建成/攝
東晉、五代、南宋三位在明招山種文化種下三顆心的宗師,都不是出生本土的武義人。這說明武義自古有根植儒道釋多種文化的厚土,同時也說明武義人多元包容的習性對接納寓賢文化的重要性。曆史悠久的武義隐逸文化,召喚了衆多文化名人鐘情武義熱土,他們在武義山水壘窩栖息種文化;也召喚曆代在外闖蕩創業和做官的武義人,回歸故土尋找鄉愁,他們用開闊的視野和豐富的閱曆回鄉種文化。高人寓居和遊子回鄉,充實、激發了地方文化,進而凝聚了打上地方人文标簽的獨一無二的明招文化。
武義明代萬曆知縣張國裳給發寶象龍塔取名,就緊緊圍繞明招山義理之學挖掘傳承,他非常重視人文聖山明招山的人文内涵和明招講院的薪火相傳,視明招文化為武義精神和武義靈魂。張國裳帶頭挖掘複興武義文化,對壺山北嶺洞天階景壁樓和壺山頭亭修複诠釋嘔心瀝血,給壺山頭亭(淩雲亭)撰聯:“錦鏽萬花谷,乾坤一草亭。”
明代嘉靖二年(1523)上任武義知縣的黃春,垂髫之年熟讀《東萊博議》,十分崇拜呂祖謙,到任武義“昔仰慕東萊之念,翻然以動”,立即上明招山和呂祠祭拜,前任知縣林有年改城東東嶽廟為東萊先生祠,他予以完善。黃春率邑民修複拓展唐代長安堰,挖掘武義曆代縣令政績,撰寫《武義縣德政堂記》,在武義連任六年,政績考核為“最優”,擢升南京刑部主事。黃春清廉愛民重視傳承明招文化,白溪東村築有“卻金台”和“卻金亭”,流傳曆史人文佳話。
清代較早關注明招山文教聖山的是武義教谕翁嵩年(1647—1728),錢塘人,康熙進士。他于康熙二十六年(1687)到任武義,“建義學置田,振興文教”。他上明招山見“淪于荊榛蔓草,而講堂舊址亦湮沒無存,風流歇絕不可複識認矣”,細聽寺廟主持秋濤曆陳其經營艱苦之狀,與知縣史大受着手重修明招建築。正要動工,翁嵩年得捷南宮,遂告停歇。翁後來還做過戶部主事、刑部郎中和廣東督學等。康熙二十九年(1690)九月,秋濤專程晉京谒見戶部主事翁嵩年,翁“深恨其事之未成”,即捐資并馳書地方官員,倡議共成此舉。婺州太守王無忝、郡丞常光裕、武義知縣史大受、永康知縣謝雲及武義學博王士駿、江都知縣本邑孝廉朱爾殿共同捐資,還有沈、陳、金三姓邑人樂助,完成大業,翁撰《重建明招大殿朱呂講堂記》,其石碑今存明招寺。
山東堂邑進士張人崧,雍正十三年(1735)出任武義知縣。張留心理學,注重教化,乾隆三年(1738)首創近思堂(壺山書院及壺山小學前身),召諸生講學,改寫縣城沒書院的曆史。他曾訪鞏庭芝舊地,留詩《過山堂先生故居》,到明招山見講堂已是“一椽片瓦無存者”,遂集資重建。“廣募之,凡五載,構堂前三楹、後堂三楹,結亭一椽,日‘金貂’,志舊迹也。丁巳秋,學使鄧悔廬先生行釋奠禮,而餘所構之亭甫完成,先生因以‘傳薪’命之。”重建後“朱呂講堂”改為“朱呂講院”,奉朱熹、呂祖謙像,附以鞏庭芝、鞏豐,張人崧塑自己像執冊侍立一旁,好像學生執經問詢樣子。張人崧期待明招文化薪火永傳,還落實講院維護資金的來源。張人崧對明招山及明招文化的情有獨鐘,令人想起康熙進士昆明縣令朱若功。
明招講院清代最後一次維修是光緒十四年(1888),至1986年重啟将近一個世紀,坍塌、破壞、野敗,目不忍睹。1986年10月5日,縣委書記李成昌考察決定搶救性維修明招講院,對縣文管會預算方案全撥,批示:“決不能讓我們祖先留下的珍貴遺産在我們這一代人手上損失掉。”1989年12月12日,浙江省政府公布明招寺、朱呂講院、呂氏墓群為第三批省級文保單位;2013年5月,呂祖謙及家族墓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04年7月,武義縣政府啟動武義明招山浙東學術曆史文化保護區工程;2013年浙江省文物局公布第一批省級考古遺址公園,把呂祖謙家族墓考古遺址公園列入其中。目前,俗稱明招文化園的省級考古遺址公園正在精心規劃修建中,人文共富1700年的明招文化将再次惠及武義人。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制、摘編、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将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