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估算,我國2019年底血液透析患者達71萬人,血液透析患者因心肺功能下降、缺乏鍛煉、久坐生活方式導緻的肌肉萎縮、有氧代謝能力及生活質量水平低下導緻的死亡已經成為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全因死亡的重要風險因素。
調查顯示約51%的維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運動頻率<1次/周,38%的維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者每周參與輕度運動鍛煉<15min。
一、大多數腎友為什麼不願意運動? 慢性腎髒病(CKD)患者就診時常常訴說:容易疲倦、乏力懶言、動則氣短、關節及肌肉酸痛,沒有精力也沒有興趣參與活動和工作,情緒低落,沒有生活質量等,這是為什麼呢?
由于慢性腎髒病病程長、并發症多、遠期預後較差,腎友們長期為病痛折磨,随着疾病進展可出現腎性貧血、腎性骨病、微炎症狀态、營養不良、心肺功能減退等并發症,這些問題都會導緻患者出現骨骼肌力量減弱,軀體活動能力下降;加上患者伴有不同程度負面情緒,抑郁情緒使患者社會活動範圍進一步減少。
二、運動對腎友們的好處
臨床證據提示,運動康複可以提升維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的透析效率,改善心血管預後和生活質量。
研究發現,透析前期CKD2-5期患者存在明顯的低的活動量和功能下降,低活動量加重了肌肉萎縮,肌力減退,功能殘疾和心血管功能下降,嚴重影響了CKD患者的生活質量和預後。
運動的好處有以下幾個方面:
1、有利于增加運動耐受力,強壯骨骼肌,減少肌肉萎縮;
2、緩解其焦慮等負面的情緒,增進食欲,減輕機體炎症狀态,改善營養狀态;
3、降低高血壓、高脂血症、高血糖及其他危險因素的發生;
4、改善心血管功能以及減少心血管死亡風險;
5、可以減緩透析前CKD患者的腎功能進展,提升CKD患者的生活質量。
三、出現什麼樣的情況必須卧床休息?
如果出現中度以上的水腫,則必須卧床休息,水腫分為輕、中、重3種,輕度水腫是指僅限于眼睑和踝部,中度水腫見于下肢,若出現全身水腫,甚至伴有胸水、腹水,則為重度水腫。
如果同時伴有中重度高血壓出現頭痛、頭暈、嘔吐,則應住院治療,如果腎友們出現肉眼血尿或少尿(每日尿量在400毫升以下)也必須卧床。此外,如果患者出現肺部感染或心功能不全導緻氣短、咳嗽、心慌,也必須卧床休息。
四、如何掌握運動頻率
慢性腎髒病患者卧床休息并不是無限制的,長期卧床也不利于病情的改善,若症狀和體征減退或消失可以适當運動。
病情穩定期患者參加一些輕松的體育鍛煉不僅可以而且也是必需的,鍛煉有散步、打太極拳等。患者也可以根據自己的身體條件選擇适合自己的鍛煉方式,鍛煉時間的長短也應根據自己的情況而定,一般以自己不覺疲勞為準。
1. 運動頻率 每周3~5次,每次運動時間為30~60min。 2.運動強度 中低強度的運動量為宜,即心率以不超過最大心率的60%~70%或主觀疲勞感覺評分12~16分,即自感稍累或累,但又不精疲力竭的狀态。3. 運動時間(1) 透析間期:飯後2h、至少睡前1h,早晨與傍晚為佳。(2) 透析治療過程中前2h。4.運動方式 可為以下一種或多種方式聯合:
(1) 靈活性運動:如頸關節、上下肢關節、髋關節等。
(2) 有氧運動:非透析期,如行走、慢跑、遊泳、保健操、太極拳等;透析過程中,腳踏車等。
(3) 抗阻力運動:透析期及非透析期均可進行非内瘘側上肢或雙上肢舉啞鈴、彈力帶訓練、進行性腳踝負重、阻力帶訓練、膝蓋伸展運動、髋關節屈曲、踝伸屈運動、遞增式的仰卧擡腿等。5.終止運動指征 明顯疲勞、與運動不相符的呼吸困難、胸痛、快速或不規則心律失常、低血壓或高血壓發作、頭痛或嗜睡、肌肉痙攣、關節疼痛等明顯不适。
總的來講,運動的好處多多,貴在堅持,還望各位腎友們能夠積極參與,保持好的健康生活方式!
參考文獻:
[1] 劉菁,餘少斌,袁懷紅,付平 運動康複在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實施現狀 華西醫學 2020 年 7 月第 35 卷第 7 期
[2] 吳曉霞 慢性腎髒病患者運動行為及影響因素研究 2021年6月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