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看科幻電影的小夥伴肯定看過将人體冷凍後,若幹年後再将其複活的橋段。雖然現實中生老病死是自然規律無法改變,但是其實人類一直在探索死而複生的辦法。
而電影中冷凍人複活的劇情,其實在科技發達的現今,也有科學家進行了研究和投入試驗,甚至在1976年就出現了世界上第一例冷凍人案例。這其實源于一個偶然的機會。當時羅伯特·尼爾森(Robert Nelson)冷凍了地球上的第一個人——詹姆斯·貝德福(James·Bedford),沒想這次的人體冷凍從此改變了他的一生。
1962年,被譽為「人體冷凍之父」的羅伯特.埃廷格(Robert Ettinger)出版了他最重要的著作——《永生不死的前景》,書裡表述了一個讓人難以置信的觀點:死亡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如果身體被凍得足夠快,死亡是可以逆轉的。書中引述了大量關于低等動植物「冷凍複活」的案例,羅伯特博士認為,作為高等生物的人類,肯定也具備了「冷凍複活」的潛力。這本書一經出版,就引起了不小的轟動,許多讀者為此深深着迷——其中就有 29 歲的電工羅伯特·尼爾森,以及卧病在床的肺癌老人詹姆斯·貝德福。
對「人體冷凍技術」深深着迷的尼爾森,不斷地尋找大量相關資料,甚至還成為了當地‘美國生命延長協會’的主席。1965年6月,尼爾森向詹姆斯發出邀請:“我們生命延長協會現在擁有最原始的設施,它可以用來緊急凍結并短期存儲人體。我們願意為第一個嘗試的人提供機會,你願意成為我們的候選人嗎?”在羅伯特博士的支持下,詹姆斯接受了邀請。大限将至,他仍希望自己能有一線生機。
1966年,詹姆斯在遺囑中留了10萬美元用于冷凍身體。為了保證人體冷凍的效果,詹姆斯支付了4200美元購買鋼艙和充足的液氮。1967年1月10日,在訣别的病房裡,尼爾森第一次和詹姆斯見面,也是最後一面。奄奄一息的詹姆斯躺在病床上,詹姆斯向尼爾森發出了最後的請求:“尼爾森先生,我心裡明白,我覺得我沒有任何複活的希望。我這麼做,是希望這個難以令人置信的科學研究能夠持續下去,終有一天,可以造福我的兒孫。”
1967年1月12日,詹姆斯永遠地停止了呼吸。美國化學家和未來學家羅伯特·普雷達(Robert·Prehoda)、意大利醫生和生物物理學家但丁·布魯諾(Dante·Brunol)博士,以及羅伯特·尼爾森,組成了人類曆史上第一個進行「人體冷凍」項目的團隊。他們先為詹姆斯洗了個冷水澡,好讓詹姆斯的身體在冰浴中冷卻。接着抽幹了他體内所有的血液,并為詹姆斯注射了大量二甲基亞砜,這是一種當時被認為行之有效的冷凍保護劑。就這樣緩慢的冷卻三天後,他們把詹姆斯的遺體塞在一個聚苯乙烯泡沫塑料盒中,臨時存放在一個車庫裡。
兩個星期後,在詹姆斯的遺孀和兒子的努力下,冷凍人詹姆斯被轉移到亞利桑那州鳳凰城的冷凍護理設施中心。此後「冷凍人」詹姆斯被轉移過好多次: 從加利福尼亞的工廠到伯克利附近的跨時代中心、再到南加利福尼亞州兒子的家中……直到1982年,被送到了「生命延長基金會」。
由上述内容可知,詹姆斯·貝德福是自願參與到人體冷凍實驗中的,并且他與研究中心簽訂的人體冷凍合約也在2017年到期。那麼,2017年時,詹姆斯·貝德福及其家人,以及國際社會翹首以盼的"複活"有沒有實現呢?答案是否定的。
雖然在2017年到來之前,研究中心的負責人曾經信誓旦旦地表示"詹姆斯·貝德福将會在2017年複活"。但時至2017年合約時間到來之時,詹姆斯·貝德福也并未被依約"複活",而相關負責人也再未對該事件作出回應。
至于詹姆斯·貝德福無法複活的原因,首要或許還是離不開技術和條件的不成熟。畢竟對于當時的研究中心來說,保存"冷凍人"的條件有限,而多數時候還會出現物資短缺的情況,這也進一步導緻了詹姆斯·貝德福複活的失敗。
至于詹姆斯·貝德福無法被"複活"的另一個原因,或許是源于其生前所患的癌症。雖然癌症在今天的治愈率已經大幅提高,但并不代表在當時就能被絕對治愈。所以,詹姆斯·貝德福的"複活之路"隻能就此暫時擱淺。
但是未來這項技術有沒有可能真的開啟人類複活之門呢?科幻小說中的人體冷凍休眠技術能不能真的實現呢?
喜歡的朋友記得點贊關注收藏,支持一下,有不同想法的歡迎評論區探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