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内各大高校差不多已經送走了一批碩士畢業生。畢業季總是令人愉悅的,校園裡也是洋溢着歡樂的氣氛。但一旦回想到畢業前的一段時光,那麼,絕大部分碩士生和老師們都會感到痛苦萬分。這段時光就是碩士生們自畢業論文開題至答辯結束的“陣痛期”。
對碩士生們而言,撰寫畢業論文的過程恰似“十月懷胎”的過程。對指導碩士畢業論文寫作的老師而言,這是個非常容易讓他們血氣上湧、要吐一口老血出來的時期。為幫助廣大碩士生們寫好碩士畢業論文,避免跌進前人已嘗試過的“坑位”,筆者特來盤點曆屆碩士畢業論文寫作中已經暴露出來的七大問題。了解這些暴露出來的問題對即将畢業的“你”(碩士生)或許會大有益處。閑話不多述,讓我們開啟正題吧!
問題一:“挂羊頭賣狗肉”
“挂羊頭賣狗肉”是指碩士生在畢業論文寫作過程中出現的“文不對題”、“表裡不一”的現象。
這是碩士生在撰寫碩士畢業論文過程中常出現的一大問題。譬如,某碩士畢業生以“數字化時代平等權的異化與矯正”為題撰寫一篇碩士畢業論文,然而答辯時被評委老師“斃掉”了。
原因在于該文至始至終沒有回答出這些問題:數字化時代平等權有哪些異化表現?平等權的異化是由數字化引起的嗎?數字化對平等權異化的影響程度如何?從該文全文内容看,他的論文主要是圍繞數字化時代對現行法律制度帶來的變革性影響,而未提及數字化時代平等權的異化問題。
這是碩士生在撰寫畢業論文時出現的“挂羊頭賣狗肉”的經典例子,其他例子也大多類似。這類問題的特點是取了一個很令人亮眼的題目,但是内容卻好似與題目無關,實質上是“文不對題”。
出現這種情形,主要原因有三:其一,論文寫作功底不夠,駕馭不了好的題目;其二,抱着僥幸心理,認為審稿老師不會細看;其三,積累不夠,筆下千言卻離題萬裡。
問題二:“語句不通順”
“語句不通順”是碩士生撰寫畢業論文時最為常見的問題之一。筆者每年均會幫助導師審閱碩士畢業論文,每當閱讀到大量通篇“語句不通順”的碩士畢業論文時,内心都直想罵娘。
當然,有人會說:“這些碩士生也許攻讀碩士學位期間沒有經曆過像樣的學術訓練,因而在撰寫碩士畢業論文時難免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問題。”這種說法有一定的道理。但是,“語句不通順”似乎并不是學術訓練少導緻的,更像是語文沒學好導緻的。這客觀上反映出很大一部分碩士生平時處于極少動筆寫作的狀态,也反映出他們對待畢業論文寫作采取敷衍了事的态度。
因為,隻要大聲反複讀幾遍,多檢查幾遍,他們是一定能夠發現大量語句存在不通順的問題的。可是,他們有些人就是不願意再多看幾遍自己寫的論文,大概是他們自己也覺得寫得太爛以至于不願意再多看兩眼吧!這就不得而知了。
問題三:“摘要提綱式”
許多碩士生常常頭痛于如何撰寫碩士畢業論文摘要。于是他們去網上查找那些已經提交上網的碩士畢業論文,希望以此作為參照物來撰寫摘要。但是,那些已經提交給知網的碩士畢業論文的摘要也大多不過關,其原因在于這些論文的摘要大多是“提綱式”的。什麼是“提綱式”?也就是僅在摘要中介紹每一章的标題。其表現就是:本文分為幾章,第一章講了哪幾部分内容;第二章講了哪些内容……。這些摘要實際上就是論文三級标題大綱的簡單複制粘貼,離撰寫摘要所要求的能夠反映本文核心的、具體的、創新的觀點相去甚遠。實際上,一篇合格的論文摘要不僅要能夠反映出該文核心的、具體的、創新的觀點,而且還要求能夠獨立成為一篇邏輯自洽的小文章。這樣一篇小文章能讓讀者不用閱讀全文内容便能知曉作者所要表達的核心要義。但很明顯,很多碩士生采用“提綱式”摘要并不能符合上述要求。
問題四:“創新點不知何物”
碩士生在撰寫碩士畢業論文時會遇到如何寫創新點的難題。于是,有些碩士生就直接把一些非創新點當成創新點來使用。為解決上述困境,有些碩士生就會“自創”一些創新點。譬如,有的碩士生會将實證分析法作為創新點。
當然,方法創新也是創新點之一。但是,翻看該碩士生的畢業論文,竟然沒有找到何處使用了實證分析法進行研究,通篇都是使用了規範分析法進行研究,這真是奇哉怪也!
由此可見,該碩士生是在杜撰創新方法。還有的碩士生會稱本文具有思想創新,然而筆者查閱一番過後,發現該所謂思想創新純粹就是國外某著名理論的變種而已。這反映了大多數碩士生不知道如何撰寫創新點。
一般而言,撰寫碩士學位論文的創新點可以從以下幾個層面來寫:
其一,思想創新,這個在人文社科領域很難做到,所以一般也不談有什麼思想創新;
其二,方法創新。譬如法學研究中常用的傳統方法是規範分析法、比較研究法、文本分析法。現在如果要談有什麼方法創新,那就要有使用了除規範研究方法、比較研究法、文本分析法之外的其它研究方法;
其三,研究視角新。如果要寫新的研究視角,那就需要先把現有文獻的研究視角做一個彙總,看那些視角是已經使用過的,還沒有使用過的視角有哪些。那些沒有使用過的視角就可以作為新的研究視角;
其四,創新觀點。所謂創新觀點,就要比現有觀點要有所改進之處。大家更為困惑的是創新觀點如何書寫,既然是觀點,在表達時就必須言簡意赅,每一個創新觀點用一句話來表述。一般寫3-4個創新觀點即可,多了可能就不是創新了,而是純粹為創新而創新的多餘的話了。
問題五:“研究方法取名千奇百怪”
有些碩士生在撰寫碩士畢業論文時不知道采用何種研究方法開展研究,于是就開始杜撰研究方法的名稱。譬如,有的碩士生将“文獻研究法”作為研究方法寫進碩士畢業論文,但是實際上學術研究方法中并無“文獻研究法”這種說法。還有的碩士生将論證中所使用的具體方法當做研究方法來使用。譬如,有的碩士生将“個案分析法”視作一種研究方法,但實際上個案分析是一種論證方法而非研究方法。一般來說,人文社科研究中常用的研究方法有:規範分析法、實證分析法、比較分析法、定量分析法、定性分析法等。
問題六:“記流水賬式”論證
許多碩士生在撰寫碩士畢業論文時往往采取“記流水賬式”方式來論證文中的論點,顯得缺乏論證邏輯,令人看起來索然無味。這種“記流水賬式”論證的特點是喜歡搬。絕大多數碩士生撰寫論文的論證技巧還需多多打磨。《批判性思維:走出思維的誤區》一書中講到:論證務必要消滅令讀者可能産生的疑問,這是論證應當遵循的首要原則。因此,碩士生在撰寫畢業論文時應當牢記這一點:論證的過程要消除可能令讀者産生的疑問,應當采用層層設問,遞進回答的方式加以論證。
如果存在一些牽強的令人生疑的理由,那麼說明需要修正理由和更換案例來加以論證,直到把一個論點講清楚為止。論文寫作時應記住的幾個論證規則:
(1)分組規則。要将支持同一結論的論據放在一處,使用并列的語法結構和适當的标志詞,便能夠做到這一點。
(2)取向規則。在把你的論據排成序列後,要使這些論據呈現遞進關系,從而整篇文章中的論據共趨一緻。
(3)聯系密切規則。要将與結論關系密切的論據放在結論附近。
問題七:“低端刊物引證濫竽充數”
引證文獻和參考文獻是一篇碩士畢業論文的“門面”。換言之,引證文獻和參考文獻的優劣程度客觀上能夠反映出一篇碩士畢業論文的質量狀況。碩士生在撰寫碩士畢業論文時常常對引證文獻不做區分,将幾乎所有相關文獻采取“拿來主義”的方式加以引證。這其中往往就摻雜着大量上了學界“負面清單”的刊物。這些刊物往往是旬刊或隻有兩三個版面的普刊。
以法學期刊為例,諸如《法制博覽》、《法制與社會》、《職工法律天地》等期刊的學術水準較低。碩士生引證這類期刊不但不會給碩士畢業論文添彩,反而會給評審老師留下非常不良的印象,甚至有可能直接導緻他們的碩士畢業論文被評定為不合格。
面對海量的文獻資料,許多碩士生大量引用學術水準“低端”的刊物,很可能是因為他們不知道如何區分刊物學術水準的緣故。實際上,就人文社科而言,學界公認具有較高學術水準的刊物級别是北大核心和南大核心(CSSCI)。
那麼,如何在檢索文獻資料時加以區分呢?其實相當簡單,知網上有一個高級檢索項,隻要選中核心和CSSCI選項,就能在檢索文獻時自動篩選出具有較高學術水準的刊物,同時也會自動篩除了學術水準低端的刊物。這客觀上反映出很多碩士生尚未學會基本的檢索技巧。
結語
碩士畢業論文能夠集中反映出一位碩士生的情商、智商、文筆、閱讀量等諸方面能力。碩士生撰寫碩士畢業論文需要經受各種考驗。上述所列問題,非常具有共性,應當引起各位碩士生的警惕!
文章來源:學術志(ID:xueshuzhi001)
作者:法律九劍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