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由王健原創
一、認識脊椎先天構造
人體的脊椎,從上而下總共由7節頸椎、12節胸椎、5節腰椎、薦椎以及尾椎所構成。
腰部與背部的脊椎上有許多肌肉與肌腱,主要幫助脊椎挺直,促使骨盆附近的肌肉與腹肌發揮作用,讓脊椎能夠在不同的角度進行活動。
由側面觀察,人體的脊椎并非呈現筆直狀,而是呈現頸部稍微往前、背部稍微往後、腰部往前彎的狀況,整體看起來就象是一個大S型的弧度。
每節脊椎間有許多韌帶的結構相連,促使脊椎在穩定度與活動度上保持平衡。脊椎後段的椎弓與椎體,共同形成一個上下相連的脊椎管,脊髓的構造與神經則通過其中,此上下相連的脊椎管不僅能幫助承載身體重量,也有助于保護脊髓神經。
二、導緻酸痛的三種負擔
從前述的脊椎結構說明中,得知人體脊椎從側面來看,呈現大S型的彎曲狀;也就是說為了支撐人體的頭部重量,并使體重在髋部關節與下肢上能保持平衡,脊柱在下背部往前彎曲,并使上背部往後彎曲。
因此,脊椎結構與腰背疼痛有着先天的直接關聯。人體站立時,直立的姿勢會更加壓迫彎曲的脊椎結構,使脊柱下半部承受較大的壓力。
✿ 腰部的負擔
由于骨盆以上的脊柱部位開始呈現S形,因此骨盆相對于地面呈現的是稍微傾斜的角度。當身體持續受到向前移動力的作用時,先天的脊椎結構就會對腰部産生一定的負擔。
✿ 頸部的負擔
人體的頸部需要支撐大約4500克重的頭部,由于需要長時間支撐如此沉重的頭部重量,自然很容易出現頸部僵硬與血液循環不良的現象,因此頸部通常是最容易形成酸痛僵硬的部位。
為了維持頭部的靈活度,頸部往左與往右的旋轉弧度各可達80度左右。由于頸部經常需要前後左右的搖擺與晃動,以幫助完成各種轉頭、低頭與擡頭等動作,也對頸部形成一定的負擔。
因為習慣的緣故,人體的頸部經常往前傾,易使頸部肌肉呈現緊張的狀态。過于緊繃的肌肉會使血液出現凝滞的現象,導緻血液循環出現障礙,促使肩頸部位的酸痛症狀發生。
✿ 肩背部的負擔
因為肩膀需要往上支撐頭部與頸部,還需向下連接占體重約1/8重的手臂;除了頭頸部本來的重量外,當雙手又提取重物時,這些負擔自然都會落在肩背部上,形成不小的壓力。
此外,因為背部下方的骨盆呈現往前傾斜約30度的狀态,在如此不穩定的基礎上,背部還需要承載相當重力的上半身,才能有效保持身體的平衡與挺直,這也難怪背部經常會感覺到疼痛與壓力。
碼字不易,懇請點贊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