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元宵節,全國人民都在家裡面吃着團圓飯,而且這也是新年的最後一天,你知道元宵節的來曆嗎?
正月是農曆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根據道教“三元”的說法,正月十五又稱為“上元節”。元宵節習俗自古以來就以熱烈喜慶的觀燈習俗為主。東漢佛神教的傳入,對推動元宵節的形成有很大的幫助,唐朝時佛教大興,仕官百姓普遍在正月十五這一天“燃燈供佛”,佛家燈火于是遍布民間,從唐代起,元宵張燈即成為法定之事。早期是叫正月十五、正月半或月望,隋以後稱元夕或元夜,唐初稱上元,唐末稱元宵,宋以後也稱燈夕,清另稱燈節。
圖片來自互聯網
正月十五晚有賞花燈、吃湯圓、吃元宵、猜燈謎,放煙花等等,而全國各地的民俗有鬧花燈、耍龍燈、踩高跷、舞獅子、劃旱船、祭門祭戶等等。正是因為如此熱鬧,所以元宵節的晚上街道上都是人,也會有許許多多的小姐女眷出門賞花燈,這時候接經常會出現——男子與女子的一見鐘情,所以元宵節也是中國古代的“情人節”。古裝片裡面經常出現的元宵節賞花燈,也是有寓意的。民間在除夕供奉老天爺時要設立“天地堂”,人們在院子裡紮一小棚,棚裡面小桌上立着“天地三界十方萬靈真宰”的神位;神位前擺着香爐、供品,還挂着一盞燈籠,燈籠代表姜太公的席位。據說姜太公當年封神時,别人都封了,就是忘記了封自己,自己沒有席位隻好和老天爺坐在一起。而燈籠與神有關,所以有很多的寓意,古時候人們為了驅逐黑暗的恐懼感,于是燈籠衍生為具有驅魔降福、祈許光明之意。在閩南語中“燈”與“丁”發音相近,所以燈籠也用來求子添丁,求取功名,求得避邪平安。有一種“光明燈”,在歲末年初時,把燈籠放在寺廟中,藉以佛的法力求得一年中平安順利。也有農家在田間立長竹竿挂上一盞燈 “照田蠶”,觀察火色以預測一年的水旱情況,以期豐年。“放天燈”,這天,人們以放天燈的儀式來慶祝,所以又稱天燈為“祈福燈”或“平安燈”。其後逐漸演變為向上天祈福許願的民俗活動。天燈上寫滿了心裡的各種祈願,希望天燈能上達天庭,帶給人無限的希望和光明。
圖片來自互聯網
元宵節也是有文化價值和曆史價值的,在文化上面它是屬于全民的狂歡,是全民參與的狂歡節,可以與西方的狂歡節比肩,在曆史文化上面它是從古至今各種文化因素融合而成的節日,如今被延續下來古老傳統風俗沒有變,而裡面的傳統文化元素,也始終是人們心中無法割舍的情愫。
圖片來自互聯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