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健康體檢,還是生病住院,血常規是幾乎所有疾病都需要檢查的常規項目。但是一張小小的化驗單,卻包含着很多指标。這些指标的變化可以提醒我們身體出現了狀況。那麼,如果血常規出現了異常,可能是哪些原因引起的呢?
一、感染
大部分的感染多見于流感、肺炎等,在血常規中常見異常指标是——白細胞、中性粒細胞以及淋巴細胞的變化。
1、白細胞的變化:增多,常見于炎性感染等;減少常見于流感、麻疹等病毒性傳染病、放射線或藥物等所緻。
2、中性粒細胞的變化:增多常見于:急性感染、急性大出血、急性中毒等;減少常見于:某些感染(傷寒、病毒)、某些理化因素損害以及某些免疫性疾病等。
3、淋巴細胞的變化:增多常見于:某些急性傳染病(風疹等)、某些慢性感染(結核等)、淋巴細胞性白血病等;減少常見于:主要見于放射病及使用腎上腺皮質激素等。
需要引起注意的是:當血常規中白細胞異常增多數倍或者特别低時,請立即找當地血液科醫生排除血液系統的疾病。如:再生障礙性貧血、白血病等。
二、過敏
春暖花開的季節裡,過敏是特别常見的疾病。在血常規中過敏所需關注的指标是——嗜酸性粒細胞。
如果嗜酸性粒細胞高于正常範圍,且有皮膚瘙癢、噴嚏不斷等過敏症狀,就要首先考慮過敏性疾病。
當然,不是隻有過敏可使嗜酸性粒細胞增多,其它不常見的疾病,如:寄生蟲病、急性傳染病、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等都可見嗜酸性粒細胞異常。
三、貧血
如果一個患者出現面色蒼白,頭暈乏力等症狀,醫生首先懷疑的就是是否貧血。貧血在血常規中最常見的異常指标是——血紅蛋白。
一般以血紅蛋白量低于正常參考值下限的95%,作為貧血的診斷标準。最常見的就是缺鐵性貧血,它是由三個原因導緻的:攝入不足、吸收障礙、丢失過多。
下面講述一下兒童貧血,其比較常見的原因就是飲食不當引發的貧血,為了預防此類原因引發的貧血,家長可以做到:
1、孩子該添加輔食時就要及時添加,不要覺得奶水夠吃的就不添加了,這樣很容易造成營養不良性的貧血;
2、從小給孩子養成好的飲食習慣,不偏食不挑食;
3、健康飲食 少食薯條、飲料等。
需要注意的是:貧血有很多種,需要到醫院讓醫生找到原因對症治療。貧血性疾病有:再生障礙性貧血、巨幼紅細胞貧血、溶血性貧血等。
四、流鼻血
若出現此症狀,在血常規的檢查中我們最要關注的是——血小闆,它若是正常及排除凝血問題,對症處理即可;若是不正常,則需要到血液科就診。血小闆低于50x10^9/L時就需要到醫院就診,低于30x10^9/L則需要到醫院用藥治療及多卧床休息。血小闆減少性疾病有:原發性血小闆減少性紫癜、再生障礙性貧血、白血病等。
五、運動
運動量過度時也會造成白細胞數目一過性的偏高,有些朋友在過度運動後去做了檢查,如果還沒有其他任何不适,平時也很健康,對于這種原因引起的血常規異常,大可不必過于擔心。
當然,除了以上常見的引起血常規異常的情況外,還有很多其他情況會引起血常規的異常。血液在人體全身循環,她儲存了很多的人體健康信息。無論疾病是大是小,無論是一些疾病原因還是非疾病原因,都可能導緻血常規的變化,指标變化的範圍及數量也各有不同,尤其一些嚴重的血液系統疾病,血常規中的很多指标都會出現異常。如果出現這些情況,需要及時到醫院做診斷,以免耽誤病情。
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劉風(原創)轉載請注明作者!
科普公衆号:劉風工作室,醫助lfyulan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