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叔,可以測評一下斐思妮系列嗎?
這個也比較火,相比其他醫美産品,
這個很平價了
這幾年“醫美”這個詞特别火
而面膜一旦沾上了醫美的光
好像就一下子高大上
一下子各種功效、安全都來了
最近大火的這個“斐思妮”醫用面膜,性價比高到秒殺所有其他醫用面膜
一盒5片,每片的價格才7元,
還有的甚至能買到5元1片的價格。
如此的便宜,以至于有人直接屯了一箱慢慢用
斐思妮是如此的火熱,産品到底如何呢?
照例要先查詢産品成分
原來,這家的“面膜”不屬于化妝品類...
可是,不屬于化妝品類的就不能叫面膜。
它的真實身份是什麼呢?
有懂一點的說,這屬于
械字号
械字号是個什麼東東?
就是醫療器械類的備案字号
這乍一聽上去,和醫療挂鈎了,是不是信任感、安全感一下就上來了呢?
産品包裝上是有成分的
如果你是個成分黨,會質疑一點:
為什麼沒有防腐劑?
真相會讓你大吃...二驚!
包裝上成分一般我隻作參考,到藥監局官網去查一下更放心。
然後,震驚到我了!
首先,進入藥監局官網,點“醫療機械”進行查詢
直接搜索“斐思妮”是找不到任何産品的,因為作為械字号備案的是産品名稱。
斐思妮這款“燈泡膜”的備案名稱是
醫用冷敷貼
然後,搜“醫用冷敷貼”
2533個備案為“醫用冷敷貼”的産品,這無疑大海撈針。
換一個方法,用注冊證号: 粵穗械備20170190号,來搜
終于,找到了
但是,沒有看到任何成分信息!
我的腦袋一片空白.....
還可以這麼玩?這也玩的太溜了吧。
這豈不是一個天大的漏洞! 既然備案不用寫成分,那麼生産時豈不是可以随便使用什麼成分?然後銷售的時候可以随便宣傳?
果然,斐思妮的幾款不同的“面膜”,居然使用的都是同一個備案信息!
而這幾款面膜的包裝成分都不一樣。如下:
燈泡膜:蝦青素、傳明酸、神經酰胺、透明質酸鈉
冰膜:葡聚糖、殼聚糖、神經酰胺、薄荷提取物、透明質酸鈉
黑膜:殼聚糖、水楊酸、透明質酸鈉、葡聚糖、神經酰胺、薄荷提取物
紅膜:蝦青素、光果甘草提取物、贻貝黏蛋白、玻尿酸、芍藥提取物、水楊酸
藍膜:藍銅勝肽、類人膠原蛋白、寡肽、玻尿酸、神經酰胺、殼聚糖
啧啧!聽上去都是非常好的成分,隻是都不含水、也不含防腐劑.. 難道這些所謂的“面膜”都是粉狀的嗎?
這種随便寫寫的成分太可怕了...
誰知道裡面加了什麼成分?
估計隻有天知地知廠家自己知了...
械字号的管理如此之寬松嗎?
要知道,化妝品每一款産品都要備案,每個備案都要求标明所有添加使用的成分!
我們回過頭來再仔細看看這個“醫用冷敷貼”的作用
原來,醫用冷敷貼隻是個物理退熱降溫的貼,和外面的冷敷發燒退熱貼一個性質。成分使用的也隻是一些
降溫化學成分
看到這裡,我們似乎明白了一點。
有人鑽了這個空子,用不明成分的降溫貼,來當面膜銷售,還宣傳有各種美白、去痘印、提亮膚色..... 等一堆功效。
這都沒人管嗎? 我...也是無語了。
擦亮眼睛吧,
這款所謂的“醫美面膜”=降溫貼=智商稅
還有更離譜的事
是不是又受到驚吓了!
國家基因工程和1個普通的降溫貼有關系嗎?
毛線關系都沒有吧,這都能扯上....
還有離譜的事情
斐思妮在售一款“防曬霜”,居然用的是械字号! 這也太奇葩了吧
要知道,防曬霜是特殊用途化妝品,必需備案在化妝品類目下,如果沒有取得特殊用途許可證。以防曬霜的名義銷售的話,是要違規處罰的。
同樣,包裝上成分和械字号備案成分不一樣... 我們似乎已經見怪不怪了
好了,給斐思妮作個小結吧
1) 幾款所謂的醫美“面膜”是用械字号備案的
備案名稱是:醫用冷敷貼
作用:物理降溫退熱
和外面的退熱貼1個道理,不要指望什麼特殊功效。
2) 幾款“面膜”共用1個備案号,這是不可思議的,因為标注的成分都不一樣...
按照化妝品的監管規則,每一個成分不同的産品都要單獨備案。
3) 備案時沒有填寫任何成分! 太震驚了!
銷售時居然分配給不同“面膜”不同成分,并賦予不同功效...
要知道備案時的功效是物理降溫退熱...
4) 械字号備案的一個光子冷凝膠,居然以防曬霜的名義銷售。按照化妝品法規,防曬霜必須取得化妝品的特殊用途許可證,必需備案在化妝品類目下。
這種違規操作,太震驚了!
且備案成分和包裝成分依舊不一樣(違規)。
5)旗艦店首頁居然宣稱:國際基因工程技術支持....
基因工程和物理降溫貼,連毛線關系都沒有!
.... 寫累了
讓我平複一下心情...
這種“醫美面膜”,你敢用嗎?
不要再迷信什麼“醫美面膜”了,械字号注冊的冷敷貼(作用:物理降溫)當面膜來賣,就是個投機取巧,化妝品對面膜的監管要比械字号的冷敷貼嚴格多了。起碼,面膜必須标注全部成分,而械字号的所謂"醫美面膜"可以不用标注成分(或随意改成分)。
--- End ---
寫于2020.04.16 03:35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