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的職稱設置從正高級職稱到員級5個等級,依次為正高級教師、高級教師、一級教師、二級教師、三級教師,與職稱的正高、副高、中級、助理、員級相對應。不同級别下的教師職稱評定條件如下:
(一)正高級教師
1.具有崇高的職業理想和堅定的職業信念;長期工作在教育教學第一線,為促進青少年學生健康成長發揮了指導者和引路人的作用,出色地完成班主任、輔導員等工作任務,教書育人成果突出;
2.深入系統地掌握所教學科課程體系和專業知識,教育教學業績卓著,教學藝術精湛,形成獨到的教學風格;
3.具有主持和指導教育教學研究的能力,在教育思想、課程改革、教學方法等方面取得創造性成果,并廣泛運用于教學實踐,在實施素質教育中,發揮了示範和引領作用;
4.在指導、培養一級、二級、三級教師方面做出突出貢獻,在本教學領域享有較高的知名度,是同行公認的教育教學專家;
5.一般應具有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曆,并在高級教師崗位任教5年以上。
(二)高級教師。
1.根據所教學段學生的年齡特征和思想實際,能有效進行思想道德教育,積極引導學生健康成長,比較出色地完成班主任、輔導員等工作,教書育人成果比較突出;
2.具有所教學科堅實的理論基礎、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教學經驗豐富,教學業績顯著,形成一定的教學特色;
3.具有指導與開展教育教學研究的能力,在課程改革、教學方法等方面取得顯著的成果,在素質教育創新實踐中取得比較突出的成績;
4.勝任教育教學帶頭人工作,在指導、培養二級、三級教師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取得了明顯成效;
5.具備博士學位,并在一級教師崗位任教2年以上;或者具備碩士學位、學士學位、大學本科畢業學曆,并在一級教師崗位任教5年以上;或者具備大學專科畢業學曆,并在小學、初中一級教師崗位任教5年以上。城鎮中小學教師原則上要有1年以上在薄弱學校或農村學校任教經曆。
(三)一級教師。
1.具有正确教育學生的能力,能根據所教學段學生的年齡特征和思想實際,進行思想道德教育,有比較豐富的班主任、輔導員工作經驗,并較好地完成任務;
2.對所教學科具有比較紮實的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獨立掌握所教學科的課程标準、教材、教學原則和教學方法,教學經驗比較豐富,有較好的專業知識技能,并結合教學開展課外活動,開發學生的智力和能力,教學效果好;
3.具有一定的組織和開展教育教學研究的能力,并承擔一定的教學研究任務,在素質教育創新實踐中積累了一定經驗;
4.在培養、指導三級教師提高業務水平和教育教學能力方面做出一定成績;
5.具備博士學位;或者具備碩士學位,并在二級教師崗位任教2年以上;或者具備學士學位或者大學本科畢業學曆,并在二級教師崗位任教4年以上;或者具備大學專科畢業學曆,并在小學、初中二級教師崗位任教4年以上;或者具備中等師範學校畢業學曆,并在小學二級教師崗位任教5年以上。
(四)二級教師
1.比較熟練地掌握教育學生的原則和方法,能夠勝任班主任、輔導員工作,教育效果較好;
2.掌握教育學、心理學和教學法的基礎理論知識,具有所教學科必備的專業知識,能夠獨立掌握所教學科的教學大綱、教材、正确傳授知識和技能,教學效果較好;
3.掌握教育教學研究方法,積極開展教育教學研究和創新實踐;
4.具備碩士學位;或者具備學士學位或者大學本科畢業學曆,見習期1年期滿并考核合格;或者具備大學專科畢業學曆,并在小學、初中三級教師崗位任教2年以上;或者具備中等師範學校畢業學曆,并在小學三級教師崗位任教3年以上。
(五)三級教師
1.基本掌握教育學生的原則和方法,能夠正确教育和引導學生;
2.具有教育學、心理學和教學法的基礎知識,基本掌握所教學科的專業知識和教材教法,能夠完成所教學科的教學工作;
3.具備大學專科畢業學曆,并在小學、初中教育教學崗位見習1年期滿并考核合格;或者具備中等師範學校畢業學曆,并在小學教育教學崗位見習1年期滿并考核合格。
最新教師職稱評審變化:
1. 3年以上的班主任工作經驗
班主任工作經驗是中小學教師職稱評定中明确規定的要求,但是有些地方,2017年開始執行了嚴格的要求:必須有三年以上的班主任工作經驗,否則不能進行職稱評審。
2. 取消計算機應用能力要求
前幾年,計算機應用能力考試是對教師職稱評定的一項硬性規定,沒有計算機應用能力考試證書,就不能參與職稱評定。現在,取消了對計算機應用能力的要求,沒有計算機應用能力考試的證書,同樣可以參與教師職稱評定。
現實例子:煙台某區一位老教師,為了評上一級職稱,努力去考計算機證書,考了好幾次都以”不合格“告終。2016年下半年,參加考試,好不容易過了2門,打算下次将另一門考過。可是,還沒有去考,2017年教師職稱評審标準下達學校,計算機應用能力考試不做要求,也就是說沒有計算機證書同樣可以參加2017年的教師評職稱審。他憑借自己的教齡優勢,2017年順利晉升一級教師。
3. 注重師德
教師教書育人,為人師表,師德能很好的衡量一位教師的職業道德,是教師在教育教學中必須遵守的道德規範和行為規範。師德,主要從教師的愛崗敬業、愛國守法,關愛學生(最起碼的沒有體罰學生或者變相體罰學生的行為),為人師表,教書育人(教師的職責),終身學習來衡量。很多地方,每學年都要給老師們進行師德評票打分(百分制),将師德考核納入學年考核的評先樹優中,占有很大的比例。
4. 職稱評審權下放
減少了行政部門對職稱評定的過多管束,把評職稱的自主推薦權下發到各個學校,讓學校的領導、教師們更具實際情況進行人員的安排。因為學校領導、周圍的同事對參與職稱評定的老師的師德情況、業務能力等方面有最直接的了解和評價。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