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新時代的大都市,各方面都要有些能拿得出手的東西。
像是縱橫交錯的路網和鐵路線、四通八達的地上和地下交通、獨具特色的旅遊資源、時尚潮流的打卡品牌,還有名号響亮的大型商業……
不說别的,單就最後一個商業來說,不止北上廣深,許多新一線城市都有自己能拿得出手的代表商業。
在這方面,青島着實有些尴尬了。
根據第一财經發布的《2021中國城市商業魅力排行榜》看,除四個一線城市外,在統計的15個新一線城市中,青島排名第14位,僅略勝沈陽一籌。
那麼青島的商業,究竟輸在哪裡?
商業發展良莠不齊
提起商業,除了生活中最常光顧的社區商業外,集合度更高的商圈顯然更易打出名氣。
如同為新一線城市的成都,太古裡不僅是其商業地标,也是成都的城市符号。
而青島,無論是曆史更久的中山路、李村、台東,還是近年間勢頭強勁的五四、新都心,商業發展的良莠不齊,也限制了出圈程度。
牽挂青島人回憶的中山路,自2006年便提出了“複興”的口号,十幾年間,複興了一輪又一輪,至今尚未“重生”;李村商圈在地鐵的加持下,雖憑借商業體和特色商街延續了熱度,但新開業的維客星城卻人氣寥寥。
台東商圈在維系小商業的基礎下,引進了多個網紅品牌,地鐵再加上有意識地打造網紅地标,顯然又再次吸引了關注。
相較于老一輩商圈的特色和接地氣,以五四商圈和新都心為代表的新商業,在品牌引進和商業定位上,更加注重活力和品質。
五四商圈憑借萬象城、海信廣場等商業體,加地鐵換乘的優勢,主力定位為時尚和高端,奢牌、網紅品牌是吸引人流的關鍵,不過商業體間分布較遠,且各商業體水平參差。
新都心在凱德MALL和保利廣場等新商業體的引領下,也定位時尚與活力,但周邊同時打造的台柳路1907,卻不如預期高人氣。
青島的旅遊人氣具有時效性,所以其商業能否長紅,還需要對标本地用戶;青島的大小商業雖多,但在電商和網絡的夾擊下,線下商業的主力需求是休閑和享受,這自然又考驗起了各商業的更新換代。
青島的太古裡缺在哪
最近一段時間,青島大大小小的商業又有了新的動作。
前有高新區的首創奧特萊斯宣布将于年底開業,後有李滄西部的正合茂正式營業。在大型商業體落地、複蘇外,萬象城二期開業、星巴克加盟台東步行街,都刷新了原本的商業氛圍。
一時間,青島的商業都在蓬勃發展,太古裡的出現仿佛指日可待;但現實中,青島會擁有自己的“太古裡”嗎?
就現實來看,如太古裡這樣的商業,更加注重享受、休閑、打卡等屬性。
國外的奢侈品牌、大牌和本地的特色品牌共存,既有洋氣又有地氣;齊聚了手辦店、書店、咖啡店、酒吧和餐飲美食店,足以容納一天的生活和休閑需求;商圈内将本地的古建築修繕、利用,又搭配現代的玻璃幕牆建築,實現了曆史與現代的兼容;再加上公共交通的通達、裸眼3D、以及獨一無二的城市文化,太古裡出圈輕而易舉。
來源:Unsplash
但是青島,目前的城市符号暫未實現商業化。
青島獨有的海洋特色,并未在任何商業體或商圈中體現;商業體各自獨立,商業的集聚度較弱,沒有醞釀出成熟的商業規模和氛圍;商業體的品牌自成體系,或如海信廣場、萬象城一樣面向中高端,或如麥凱樂、佳世客一般主推生活化品牌,商業間聯系的割裂,休閑、購物需求無法同時滿足;受制于地勢和軌道交通的條件,公共交通的通達度有限;更不論如裸眼3D這類的網紅打卡地标。
泾渭分明的青島商業
青島商業目前的困境,主要還是在于割裂。
如五四商圈和新都心商圈,都是以新型的商業綜合體為核心,商業體内多為知名的連鎖品牌,影院、餐飲、書店等休閑設施齊聚,真正實現全年齡段化。地處周邊寬敞的城市主幹道,交通的便捷也能維系住品牌效應;再加上其部分品牌在青島市内的唯一性,無論是有打卡需求還是購物需求,都能保證客流人氣。
在綜合商業體之外,青島另一類最常打卡的台東、李村商圈,明顯更注重生活需求。
相較于以上兩個主打中高端的商業圈外,台東和李村無論是品牌引進還是商業氛圍,都明顯更加親民和接地氣;各自有大型商業體坐落,長年累月積累的特色商街和夜市,更是吸納人氣的法寶;商業步行街彼此串聯,設有專門的人行區域,餐飲類門店豐富,同時提供休閑設施、網紅打卡地标,促使日常的人流保持高活躍度。
遺憾的是,兩個商圈位處老城區,地面交通擁堵也是亟待解決的障礙,缺少當下潮流的的品牌店鋪也令其過于“煙火氣”。
總體來看,青島的部分商業具備有出圈的潛力,但或受制于整體環境、或受制于商業定位,都無法達成出圈的成就。
《2021中國城市商業魅力排行榜》從五個維度進行城市商業魅力排行。
青島的商業魅力排名落後,不僅是因為沒有如太古裡這樣的出圈、特色商業,一定程度上還由于交通、商業的豐富性存在短闆。
像是擁有高居住人口的高新區,直至去年才迎來了本區内的第一個大型商業;青島大力建設的藍谷、歡樂濱海城,人口密度大的老四方等,新型的商業綜合體都還沒有徹底變現……
多個區域闆塊的商業空白,不僅影響了本地居民的生活質量,也阻礙了青島整體的商業魅力。
期待青島的商業街區在突出特色的基礎上與時俱進,在差異化聚集的同時,共生共存。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