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貓咪定期驅蟲,是保障貓咪身體健康的一個重要的環節。由于有些腸道寄生蟲是被吃入、或者被其他生物傳播的,同窩的幼貓又喜愛互相舔,因此幼貓必須定期驅蟲。建議從10週齡開始,以及時杜絕寄生蟲對幼貓生長發育的幹擾、預防寄生蟲性腸炎的發生。
貓咪常見寄生蟲:
1、常見的内寄生蟲包括:蛔蟲、絛蟲、球蟲、鈎蟲、滴蟲、賈第鞭毛蟲、焦蟲和心絲蟲等
2、外寄生蟲主要有:蠕形螨、疥螨、耳癢螨、跳蚤和蝨子等
貓咪感染寄生蟲的途徑:
1、經口感染,貓咪吃食或飲水時吞了感染性蟲卵或幼蟲,或吃了帶有幼蟲的傳遞宿主,如蟑螂。
2、母體中有寄生蟲,幼蟲通過胎盤感染胎兒,如蛔蟲和鈎蟲。還有可能通過乳汁傳染給哺乳期的仔貓,如弓漿蟲。
3、通過皮膚感染,感染性幼蟲直接穿透貓咪皮膚,鑽入其體内,移形到寄生部位寄生,如鈎蟲幼蟲。
4、通過中間宿主傳播,如蚊子能傳播心絲蟲的幼蟲。
5、接觸感染,健康貓咪與病貓直接接觸,寄生蟲會由病貓傳到健康貓身上,如螨蟲、蝨子、跳蚤等。
6、間接接觸感染,因為寄生蟲可在外界環境中生活一段時間,如病貓身上的螨蟲,可在其用過的生活用品中存活十多天。如不對這些物品消毒而直接讓健康貓咪使用,寄生蟲就會傳到健康貓咪身上。
注意:主人摸過病貓的手不消毒直接撫摸健康貓咪,也有可能傳播寄生蟲。間接接觸感染的途徑不僅僅局限于上面這幾種。
貓咪驅蟲的時機:
1、幼貓出生後20天,可進行第一次驅蟲,主要防止在胎兒期感染的寄生蟲。
2、幼貓半歲之前,應2到4週驅蟲一次;半歲之後,應一個季度驅蟲一次。
3、繁殖用的母貓,配種前需驅蟲一次,分娩前一周再驅蟲一次。
提示:如果條件允許,驅蟲前最好帶貓咪或貓咪的糞便到寵物醫院進行檢查,以便确定有無寄生蟲和是什麽種類的寄生蟲,以便選擇有效的藥物進行驅蟲。
貓咪驅蟲時要注意七個問題
1、驅蟲藥的種類
貓用驅蟲藥一般分體内驅蟲藥和體外驅蟲藥,常用的貓咪體内驅蟲藥為妙巴、拜耳、大寵愛等。常見的貓咪體外驅蟲藥是福來恩。
進口驅蟲藥價格雖然要昂貴一點,但是貓咪一年才吃一次,還是吃進口的驅蟲藥有保證,畢竟驅蟲藥是有毒性的,如果使用不當會有悲劇發生。
2、貓咪驅蟲藥的用量
驅蟲藥是有毒性的,所以一定要按照說明書上的要求進行喂食,尤其是國産驅蟲藥,用藥之前一定要稱好貓咪的體重,按照體重來計算應該食用的劑量。有的時候會剩下很多藥,如果覺得浪費可以喂給流浪貓。
3、貓咪驅蟲前後的準備
貓咪進行體外驅蟲前要先洗澡,完全晾乾後再把驅蟲藥點在貓咪的脖子後面舔不到的地方,在驅蟲藥是失效前不要再給貓咪洗澡。
貓咪進行體内驅蟲要在貓咪吃完食物3~4個小時後,喂完驅蟲藥後禁食5、6個小時,以保證藥效的發揮。
4、體外驅蟲也不要使用除蚤項圈
除蚤項圈大多數是用敵敵畏製成,毒性較強,對貓咪危害很大。
5、驅蟲後注意觀察貓咪的糞便
驅蟲後幾天,一般會有死掉的寄生蟲和蟲卵随著大便排出,如果出現拉稀症狀最好還是去谘詢一下醫生。
6、驅蟲後注意觀察貓咪的精神狀态
驅蟲後,有的腸胃較弱、體質較差的貓咪會出現嘔吐、精神不振甚至發燒等症狀,一般這種症狀1~2天就可好轉,如果持續幾天出現這種情況,最好去谘詢醫生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