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天說地19
《史海浪花》
範蠡和西施
2、鳥盡弓藏 兔死狗烹
春秋戰國時期的範蠡,可說是一個名震當時,流傳後世的英雄人物。他在軍事、政治、經濟上都卓有成就,且是我國早期的商業理論家,對道家黃老學說的形成,也有所貢獻。
“蜚(同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是範蠡的話。他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他輔佐越王勾踐複國後,辭官歸隐,舟泛五湖,赢來了自古到今的一片褒揚聲。
戰國末年,呂不韋主編的《呂氏春秋》:範蠡霸諸侯名傳後世。世人譽之:忠以為國,智以保身,商以緻富,成名天下。
漢·史學家司馬遷《史記》:範蠡三遷皆有榮名,名垂後世,臣主若此,欲毋顯得乎?與時逐而不責于人。
漢·史學家褚少遜:夫月滿則虧,物盛則衰,天地之常也。知進而不知退,久乘富貴,禍積文祟。故範蠡之去越,辭不受官位,名傳後世,萬歲不忘,豈可及哉!後進者慎戒之。
西漢·文學家劉向:箕子棄國而徉狂,範蠡去國而易名,智過去君,弟而更姓,皆見達識微,而仁能去富,勢以避萌生之禍者也。
唐·詩人高适:天地莊生馬,江湖範蠡舟。
逍遙堪自樂,浩蕩信無憂。
去此從黃绶,歸欤任白頭。
風塵與霄漢,瞻望日悠悠。
北宋·文學家蘇轼:春秋以來,用舍進退,未有如範蠡之全者。
宋·黃震:春秋戰國近五百年,以功名始終者唯範蠡一人。
宋·羅大經:範蠡霸越之後,脫屣富貴,扁舟五湖,可謂一塵不染矣。
宋·李綱《論範蠡張良之謀國處身》:故夫智謀之士,處困扼之時,能忍辱以伸其志;當事幾之會,能決斷以收其功;功成名遂,能高舉遠引以全其身,微二子,吾誰與歸?
宋·李肪《太平廣記·神仙傳》:在越為範蠡,在齊為鸱夷子,在吳為陶朱公。
明·文學家王世貞:五湖淼淼煙波闊,何處黃金鑄範蠡?
注:範蠡歸隐後,勾踐曾十分想念他,乃用黃金鑄範蠡像,置于座側。
範蠡那句著名的話,後來演變成了一個成語:“鳥盡弓藏,兔死狗烹”。後世許多曆史名臣雖然都以此為警戒,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的:伍子胥、文種……漢代的韓信……,許許多多功成名就的人,都過不了這一關,無法全身自保。
朱升2020、11、4、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